柳东佶:K-Pop 音乐产业大解密

说到今天最能叫世界每一角落的音乐发烧友呼风唤雨,投入得情不自禁地每天“乐不离耳”的流行音乐种类,来自亚洲的韩国流行音乐(K-Pop),想必是最具代表性的不二选择。爱听K-Pop 音乐的乐迷粉丝,除了热捧他们心目中的韩星偶像得如痴如醉,不少支持者,更也在看过那些在舞台上绽放光芒的明星表演后,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站在同一舞台上,成为当中的一份子,毅然决定远渡韩国,参加那些明星训练课程,或由电视频道举办的明星选秀节目,在充满竞争的云云淘汰试中脱颖而出,希望最终能够出道,成为万人敬仰的韩流明星。

能够成为韩国明星,固然是不少K-Pop粉丝梦寐以求达成的梦想。但其实除了踏上韩国影视舞台上表演,K-Pop市场之庞大,吸引有意投身娱乐行业的种类,何止于只有明星一种选择?韩国政府把韩国流行文化,以“产业”这个名词作基本定义,明显是他们打从心底相信,文化与娱乐在韩国国内市场的发展,绝不单只是一种单纯与片面的消费买卖而已。当中,韩国人把“韩流”定位为产业项目,是要让流行文化在韩国以一条龙,如工厂生产般源源不绝地,由打造明星开始,到歌曲制作到音乐行销推广,全部由韩国企业一手包办。外界渴望投身加入韩流产业链,不分是编曲、MV制作、广告拍摄、网上宣传与物流管理,同样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然而,坊间大部份有关韩流产业的书籍,多是围绕文化现象分析的角度作探究,鲜有从业界生产视野,为韩流事业作抽丝剥茧的描述。最近便阅读了由韩国流行音乐制作人柳东佶撰写,陈圣薇翻译的著作《K-Pop 音乐产业大解密》,希望藉此从K-Pop业界角度,更探入认识这个被外界视为像“会生金蛋的鸡”一样的行业,是如何运作。有别于一贯关于K-Pop的书籍,作者柳东佶由于曾经出身自韩国最大娱乐企业,CJ E&M的音乐部门,不论对宏观的K-Pop音乐生产流程,还是微观的企业间版权合约问题,都是了如指掌。因而,透过这本书,我们更可以以局内人身份,投入窥探出K-Pop产业个中最引人留意的地方。

如作者柳东佶在书中所言,在韩国流行音乐市场中,生产一首歌曲,绝不简单,当中牵涉到的人力、物力与流程,连系到一个极复杂的产业结构,而且也毫不隐瞒地坦白指出,K-Pop音乐根本是一门生意的赤裸裸事实。《K-Pop 音乐产业大解密》全书分为九大章节,当中以各个在生产音乐过程,涉及到的持分者作分节,详细分析每一个环节中究竟当中的步骤、考虑与法律基础,是如何进行,并最终把一首歌、一位歌手或一队乐团推出市场,在音乐市场中出售。

作为新时代的产品,K-Pop音乐在作者柳东佶眼中,首先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应对着市场利润下跌的冲击。正如书中陈述的数字,K-Pop音乐市场较其他音乐市场幸运,可以在传统唱片业式微之际,成功以推出数化位的K-Pop音乐产品,顺利把音乐工业从传统市场,过渡至数码时代。然而,随着数位化音乐市场的开始,销售音乐不能再以唱片作主要收入以后,单靠在网络上收取一首只售少于一美元的歌曲收入,或是从那些音乐串流中介企业,收取用户每月少于十美元的“吃到饱”的音乐月费,根本难以维持歌曲生产商的营运成本。

另外,在唱片不再成为乐迷主要收听音乐的渠道以来,生产K-Pop的经纪公司,便尝试在音乐市场上找出新方向。当中,它们改为以把唱片定位为如纪念品般的精品出售,不再主打歌曲作卖点。而且,经纪公司也是看准了海外乐迷对购入他们心仪歌手的唱片,他们的热情远比国内粉丝强烈。因而,企业便改变策略,把唱片主打为海外出售,赚取海外知名度与人气,国内则维持以音乐串流作主打推广,以图适应市场上的变化。

再者,K-Pop歌曲的生产,其利润也关乎到制作人收入,一个有保障版权力的法律基础,对K-Pop音乐市场之关重要。正如书中作者所言:“音乐对于我们其实跟空气一样重要,没有空气,人绝不可生存。我们虽然没有支付使用空气的费用,却有支付使用音乐的费用……”韩国音乐市场上,透过政府的介入,各式各样的平台与商户,当使用了歌曲作宣传以后,都必须要向拥有版权的制作公司,缴付相关的版权费用。但是,当中的法律空子,例如商户在店内播出已付费的串流音乐,是否给予作曲人应有的待遇,这些问题一天未解决,对K-Pop市场发展,也有一定隐忧。

想更多了解生产K-Pop音乐是什么的一回事,还有当中涉及到的市场与法律争议是什么,《K-Pop 音乐产业大解密》是一本既有趣又全面的书藉。

RFA
2017-11-03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