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基督徒宋耀如和“未来总统夫人”宋霭龄
(视频2018年3月文字2018年6月整理 by 安澜)
摘要:
三个美丽女子,“一个爱钱一个爱权一个爱国”?抑或是“一个资本主义,一个共产主义,一个三民主义”?
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家教成就了宋氏三姊妹的杰出?宋耀如有贡献于中国哪两大革命?华人不得入内的规定是怎样废除的?美货代理商为何抵制美货?买办们是卖国奴才还是护国先锋?
谁是宋家掌门?宋霭龄PK蒋介石,谁会赢?排华法案和佩奇法,宋霭龄人生第一次挫折?宋氏三姊妹中谁最早对话美国总统?谁最先戴上总统夫人桂冠?谁又最知足常乐?
————————————————————————
正文:
说起宋氏三姊妹,很多人都会想到97年香港拍的一部电影《宋家皇朝》。这部电影我其实没有看——因为我一看海报上的一句话,我就知道会是什么内容了。这句话流传非常广,它说:三个美丽女子,一个爱钱,一个爱权,一个爱国。爱钱的是宋霭龄,爱权的是宋美龄,爱国的是宋庆龄——这个皇朝啊美丽啊虽然很俗,作为吸引大众眼球的噱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宋霭龄爱钱宋美龄爱权宋庆龄爱国”这样的标签是一直以来某个政治团体为它的政治目的刻意扭曲、刻意塑造的刻板形象。我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另外一个总结,说宋氏三姊妹代表了近代中国风行的三大思潮:宋霭龄代表了资本主义,宋庆龄代表了共产主义,宋美龄代表了民族主义。这个说法稍微符合事实一点,虽然宋美龄代表民族主义那一句改成三民主义更恰当。不管怎样的描述,没有人否认宋氏三姊妹是那一个时代的传奇姊妹花。
这三朵传奇花的始作俑者当然是她们的父母了。宋氏姊妹很幸运地降生在一个非常开明的家庭。她们的母亲倪桂珍是大名鼎鼎的明朝著名科学家和天主教徒徐光启的后裔。倪桂珍从上海的女子高中毕业,数学很好,会弹钢琴,也会点英语,还做过教师,而且呢,她完全不担心一双大脚会嫁不出去,坚持要自己选择爱人,在十九世纪的中国可以说凤毛麟角,换一句话讲,在当时的大男子主义者眼里,她就是“灭绝师太”一枚。有幸的是她遇到了一个有品味的男人:宋耀如。宋耀如从小就从海南去了美国,过继给在波士顿经营茶叶生意的亲戚,一边学英语一边学做生意。他做学徒期间有两个官派留学生经常来店里买茶叶,一个姓牛,一个姓温,这两个小朋友跟他很有缘,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也是以后给他和倪桂珍牵红线的媒人兼连襟(他们三个人先后娶了倪家的三姊妹)。宋耀如受到牛温的“引诱”,也想要求学上进,但是养父死活不准,宋耀如就离家出走了,好在他遇到几个善良的美国人收留和资助,在美国的神学院完成了大学学业,又派回到中国传教。先是被派到苏州(宋霭龄就是在崑山出生的),然后又转到七宝和太仓。这样过了大概五年,1890年的时候他辞去了教会职务,专心经商,很快就藉印刷业和代理外国机器,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实业家。
关于他为什么辞去教会职务,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说他受不了当时卫理公会中国区负责人林乐知和另一位美国同事的刁难,不满卫理公会对华人的歧视,愤而辞职;也有说他参与留美学人会从事政治活动,教会担心惹怒清廷,对他诸多限制,让他感觉报效国家无门,郁郁不欢,辞职;也有说他在这一年加入了祕密反清组织三合会;更常见的解释源于他两年后写给基督教倡导者主编的一封信,自陈每个月十五美元的薪水无法养家。无法养家这个说法我是存疑的,我查了当时美国的薪资水平,纽约一个家庭教师的月薪也就十五美元,工人只有十美元,在生产力比美国大大落后的清国,美元的购买力应该要强很多,而宋耀如当时还只有宋霭龄一个孩子,不至于窘迫到养不活的地步。而且,他才派到苏州的时候林乐知就要求他自筹经费建教堂,他就已经下海经商来筹措经费了,已经是兼职经商,跟他从教会辞职后一边经商一边本处传道没太多两样,所以我个人认为宋耀如辞去教会职务还是希望摆脱限制,薪水问题只是一个托辞。为什么我特别要讲这件事呢?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宣传机器将宋耀如归为“买办阶级”,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奴才,是黄皮香蕉二鬼子。事实上,宋耀如对中国的爱、对中国革命的付出比诋毁他的这些人要多太多太多。从他辞职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有他自己的AGENDA,他不甘愿受洋人上司和同事的摆布。
1886年他刚从美国到上海不久,就参加了留美学人会在外滩公园的一次抗议活动,抗议外滩公园不准华人入内。当时上海和香港租界的公园不允许华人入内的事大家都知道。近两年关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那块牌子是否真的存在过有很多争议,一方面确实没有发现实物的证据,另一方面又有相当多的并不只是左翼文人的包括许多华人、西方人和日本人在内的口证。也有分析可能是法租界那边越南兵驻紮期间因为报复临时立过一段时间。不管把华人与狗并列的牌子有没有存在过,确有实证的是当时公园的规定的确不对华人开放。我们不能够否认那个年代欧洲有过进化论和种族主义思想的蔓延,在殖民地有类似种族隔离的政策。外滩公园一建起来就表示只对外国人开放,清廷的官员也没有反对。但是外滩公园用地是中国的官地,工部局建造公园的税金,有一半以上是来自华人的,它是公园,不是私家花园,所以就有许多有西学教育背景的华人,所谓的买办阶层,认为不公平,起来抗议。工部局解释拒绝华人入内的理由是,公园太小华人太多,以及华人有摘花啊喧哗啊这些不文明的习惯。问题是,你凭什么可以假定所有华人都有这样的坏习惯呢?就好比今天我们的公园如果规定:因为农民工脏乱差,所以农民工不得入内。大家会觉得OK吗?你可以规定摘花者不得入内、衣冠不整者不得入内、大声喧哗者不得入内,但你不能不分清红皁白地针对一整个族群做出这样歧视性的规定。所以1885年底唐廷桂等一批大买办上书抨击工部局以后,申报,留美学人会等也都加入了抗议。后来上海租界的老人回忆,当时年青的宋牧师头上顶着一本圣经跪在公园门口——根据圣经,一个城市里只要有一个义人,就不可以说这个城里的人都是罪人;工部局的董事们作为基督的信徒,怎么可以给华人整个一个族群定罪?工部局到底不是中共当局,宋牧师们的抗议多少起到一点效果。1886年夏天,工部局略微放宽规定,每个星期安排两三天给有地位有名望的华人发放游园证,1890年索性另建了个小公园给华人叫华人公园,外滩公园又重新禁止华人入园。老外玩这边,华人玩那边,互相隔离,直到1928年蒋介石北伐到上海,国民党控制租界以后,这个规定才彻底撤销。
宋耀如参加过的爱国活动还有好多起。1905年,因为美国拒绝废除排华法案,上海的绅商包括宋耀如在内发起了延续一年多的全国范围内的抵制美货运动,后来因为清廷禁止才逐渐平息下来。宋查理,这个美国买办,靠进口美国机器发财的,竟然抵制美货,这是我们以前的历史教科书不教的。买办这个阶层过去被冤枉得太多,事实上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中国走出闭关锁国的先锋、中西文化结合的先锋、实业救国的先锋,也是维护华人平等、尊严和权利的先锋。
宋耀如辞去教会职务以后和林乐知的关系反倒转好了,他承办了教会和西文书刊的印刷业务,一边印圣经,一边悄悄地印反清的革命传单,同时还在几所学校兼职,教英语的同时传播林肯的民主思想。胡适还很青葱的时候在中国新公学上学,就听过林耀如的课。中国公学就是同盟会的一个祕密据点。宋耀如那时候已经是同盟会的司库,相当于财务部长,负责为革命筹款。
早在1894年孙文北上上书李鸿章的途中,宋耀如可能是通过他姓温的连襟,就结识了孙文,一见如故,从此冒着砍头的危险,倾尽家产,成为孙文最大的财务支持者,并且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从事了大量的祕密工作,支持孙文革命,却从来不求闻达,不醉心仕途。辛亥革命成功以后,孙文曾经在给友人的一封信里面称赞宋耀如二十年始终不变的坚持,说他:从事于教会及实业,而隐则传革命之道,是亦世之隐君子也。
在我看来,宋耀如有贡献于中国的两大革命:率先引进先进的外国机器,推动中国工业革命;举家荡产,冒灭门之危险,推动中国民主革命。
有这样一位父亲,宋家的孩子的确很幸运。我这里说的幸运,不是因为她们含着金钥匙出生,而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宋耀如夫妇不止是以身作则为儿女树立了典范,他们在教育方面也是颇有心得。宋耀如的母亲是一位知识女性,妻子也是一位知识女性,他切身体会过知识女性的魅力。他们夫妇又都主张男女平等,所以对女儿们的教育和对儿子是没有区别的,甚至宋耀如更宠爱女儿。但是他的宠爱不是把她们当作弱不禁风的花朵,而是从智力上到性格上都把她们视为同男孩完全平等的个体,从小锻炼她们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能力,以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宋霭龄和宋美龄都是五岁就送去寄宿学校,宋庆龄要靦腆一些,七岁送去寄宿。等她们大一点,又都送去美国留学。当时让女孩子读书的家庭就很少,出国留学更是只送男孩,宋家则是把三个女儿都送去了美国留学,宋霭龄可能是中国第一个女留学生。
那个时代的女孩子都要学刺绣这类的技术,但并不是每个女孩子都喜欢都适合。倪桂珍自己也不会刺绣,请了师傅来教三个女儿。偏偏这三个女儿都讨厌刺绣,还捉弄师傅,宋耀如就劝妻子:眼睛最好用于阅读。
后人评论宋氏三姊妹很幸运地从小学习英文,从小接受中西合璧的教育,宋耀如从小鼓励她们演讲、办报……我认为这些都还是次要的。宋氏姊妹可以出落得这么杰出,关键还是宋家为她们营造的平等独立、个性自由的气氛,给了她们不输于任何男子的自信。凭着这股自信,也凭着父母从小薰陶的对天下兴亡的关心,她们都深度介入了中国的政治,甚至一定程度上主导了中国的政治。
宋氏三姊妹中出了两位总统夫人,但其实最早被戴上总统夫人桂冠的,不是宋庆龄也不是宋美龄,而是宋霭龄。
宋霭龄15岁的时候被父亲送上轮船,漂洋渡海到美国留学,心中充满各种憧憬。但是船到旧金山入境的时候,她遭遇了可能是她十五岁大小姐的人生中第一次莫大的羞辱。当时美国有一部排华法案,虽然针对劳工,但是对旅美商人和他们的家眷也造成了许多困扰和不便。尤其在1882年的《排华法案》之前还有一部专门针对亚洲女性尤其是中国女性的《佩奇法》。我们都知道坊间一直传说单身女性无论去哪个国家旅行,获得签证的概率都要远远小于男性和已婚女性。《佩奇法》是使得无论单身还是已婚的中国女性都非常难获得入境。《佩奇法》立法的书面理由是禁止娼妓入境,但它的背景是加州的淘金热中国移民遽增,所以它的条文写明“亚洲女性”,直到1903年才改为“任何女性”。它的效果是直到二战前,华人社区基本都以男性为主,女性,包括这些男性移民的妻女,鲜有获准入境的,再加上当时加州的民法不认可华人与白人通婚,如此就有效地限制了华人社区的稳定发展,遏制了移民。为什么禁止娼妓入境的规定会达到几乎所有中国女性都难入境的效果?因为这个法案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假定每一个女性都没有自立的可能,她们入境以后不是成为福利负担,就是成为娼妓。这个法案规定要对入境女性要做品格鉴定,而口岸官员有任意裁量权。当时的美国还没有今天的男女平权,女性也还是男性的附属品,所以每一个申请入境的中国女性都被要求详细介绍她们的父亲和她们的丈夫——她不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人,而要通过她们的男性所有人——父亲和丈夫的地位和品行来判断她的身份和品行;即便她们有父亲有丈夫而且都是体面的家庭,她们也要回答一系列侮辱性的问题,譬如,你在中国、香港或者澳门的妓院居住过吗?你在中国、香港或者澳门从事过娼妓行业吗?甚至还有一系列指南教口岸官员通过观察女性的衣着和身体来给她们的品行打分来判断她们是良家妇女还是有做娼妓的可能,包括是不是有缠足、是否年青漂亮,还有走路的模样……宋霭龄在旧金山过海关的时候,不知道触犯了哪一条,遇到的口岸官员就是看她不顺眼,说她是假护照,不准她入境。她只好回到船上,这条船不可能老停在旧金山,她就再换船,换了几条船,直到三个星期以后,她父亲的好友步牧师,原本受她父亲托付带她来美国的,但中途妻子重病,在日本就下船了,处理完妻子丧事以后才赶到旧金山,通过交涉,使霭龄得以入境和入学。一个小女生,异国他乡,没有做错任何事,无辜地被拒之门外,提心吊胆地捱了几个星期,她当时是敢怒不敢言,忍了下来。但是宋霭龄的性格是很泼辣的,一年半后她终于找到机会出了这口恶气。
1905年底,她的姨父,也就是当初光顾茶叶店的姓温的小朋友,率领中国教育代表团赴美考察,把霭龄也接去出席老罗斯福总统的白宫宴会。老罗斯福总统挨个跟客人寒喧的时候,礼貌性地问,觉得美国怎么样啊。宋霭龄就瞅住机会对总统说:“美国是个非常美丽的国家,我在这里很快活。但是,你们为什么说美国是个自由国家呢?”“如果说美国真是那么自由的话,为什么要把一个中国姑娘拒之门外呢?我们决不会这样对待到中国去的客人。”总统哑口无言只好说很遗憾很遗憾。第二天,美国的报纸就纷纷报道出来:《中国少女抗议美国政府的排华政策》。美国人对这个中国少女的率真和大胆都刮目相看。
还有一件事令美国人刮目相看的是,宋霭龄的一位教授有一次夸赞她,说她看起来已经是一位“优秀的漂亮的美国公民”了,这当然是善意,但与事实不符,宋霭龄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骄傲地声明:我不是美国公民,我是中国公民。
小小年龄就敢质询总统,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美国公民的头衔都不要……宋霭龄气场之大,她毕业的时候,美国的报纸就预言:中国未来的总统夫人要回国了。
我没有去查当时报纸的原文是总统的夫人(First Lady),还是总统夫人(Madam President),不过我想当时的美国也还没有女总统的VISION (想象力),所以应该是认为宋霭龄的潜质将是中国未来领袖的夫人;一所“女子学院”教育的最高目标,恐怕也只是期望她以妻子的身份,将在美国学到的知识和民主思想用来辅佐未来的国家领袖。倒是宋庆龄后来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大姐若是个男人,委员长恐怕早就死了,她在十五年前就会统治中国”。宋霭龄PK蒋介石,会不会真有这么厉害,我们就不可能知道了,因为尽管大家对她有那么高的期望,宋霭龄似乎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1910年宋霭龄回国以后就加入了同盟会,先是担任同盟会司库也就是父亲宋耀如的祕书,然后在孙文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担任孙文的英文祕书,据说孙文就职大总统的英文誓词就是宋霭龄起草的。孙文让位袁世凯后,以为民族民权都搞定了,就缺民生,于是着手他的修建铁路计划,宋耀如和宋霭龄父女也都陪着他全国勘察,宋霭龄在这段时间自修成了一名铁路通,甚至能纠正日本专家的错误。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宋耀如父女跟孙文一起流亡日本。这个时候孔祥熙也逃到日本,任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同时替孙文新建的中华革命党筹集革命经费,期间认识了宋霭龄,第二年他们在日本举行了婚礼。宋霭龄同时辞去了孙文英文祕书的职务,由宋庆龄接任。
宋霭龄婚后就没有太主动地介入政治活动,基本上是站在孔祥熙的背后帮他主持学校、打理家业、出谋划策。她把她的才华从政治转向了金融领域,成为了一个成就非常高但调子非常低的女金融家,有民国王熙凤的戏称。现在有不少网文说宋霭龄才是最有权势的幕后老大,才是真正操纵中国的人,这个我认为有文学夸张的成分。
宋霭龄的母亲非常有主见,个性严厉刚强,从不优柔寡断,她的亲戚说她甚至要男人都听她的。宋霭龄作为长女,继承了母亲的强硬,也继承了父亲的威望,再加上她本人绝顶聪明的才干,又擅决断,弟弟妹妹都非常敬重她,家里有任何事摆不平的都找她作主,在家族中确实可以称之掌门人。甚至蒋介石对大姊也是毕恭毕敬,浓浓的亲情。
另一方面,宋霭龄似乎也继承了宋耀如“隐君子”的人生哲学。她假如想从政是有绝佳的条件,但是她婚后就很少抛头露面,深居简出,非常的低调,做事也从不居功。她的崇高权势主要还是体现在家族事务上。家族事务以外她engage的工作也就是社会慈善事业和妇女解放事业。对于国家大计,她只是在她最擅长的财经领域,偶尔充当一下智囊。(至于那些说她暗结裙带关系是四大家族腐败祸首的谣言,我们以后另开话题再谈。)
总之,宋霭龄是一个非常理性、强势、精明的女人。因为她很会赚钱,谣言说她贪婪,我倒是觉得她非常知足,比宋庆龄知足多了,她没有执着于轰轰烈烈,而是急流勇退,回归平淡的家庭生活,她的一生是宋氏姊妹当中最平静最easy的。
她没有成为美国人预言中的总统夫人,但当初令她羞辱令她耿耿于怀的排华法案,因为她的妹夫不屈不挠地领导四万万军民在中日战场上打出来了对中国人的尊重,因为她的妹妹在美国国会为中国奔走呼号,以不卑不亢、优雅雍容的气度,使美国人对中国女性的印象由歧视转为倾倒,排华法案终于在1943年得以废除。
(待续)
——《纵览中国》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刊登日期:Friday,June 15,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