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的四月,正值仲春时节,万物繁茂。生活在四月还在飘雪的加拿大,厌倦了漫长的冬天,每年都急切的盼望大地回暖,自然对一派明媚的春光感到由衷的欣喜。晋人张华的咏春诗句是这样写的:“阳气清明,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禽鸟逸豫,桑麻滋荣;纤条披绿,翠华含英。”

人间四月芳菲天,踏青赏春,不仅是应景时节,也是情之所至。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虽不能仿效古人宝马香车美人,流连于杨柳岸驿桥边的风流,但是造访近在咫尺的江南古镇,赏玩江南园林,发思古之幽情,不也是一件风雅之事吗?

退思园是同里镇的一处晚清私家花园,蜚声中外,2001年,被评为江南六大古镇中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退思园就如一位幽居在繁华都市后花园的大家闺秀,静静地伴随岁月的流淌。江苏吴江同里镇,距离上海80公里,由上海徐家汇旅游集散中心出发,一个多小时便可抵达。

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官至安徽兵备道。光绪十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弹劾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已,疲沓懈怠,剿捻不力。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劾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诗有“题取退思期补过,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见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建成此园。

中国儒家士大夫,两千多年来,文章功名,不过是效忠于一姓之皇家。在朝为官,自然夙夜惕厉,克尽职守,不敢稍有怠慢。罢黜还乡,更是战战兢兢,闭门思过,不敢流露丝毫的怨怼。唯如此方能保全,留得身前身后的名节。任兰生并未循功名的正道出身,靠着尽职勤勉,官声尚佳,混到了正三品的顶戴花翎。最后还是落得个罢职回乡,但保住了性命,也算是皇恩浩荡了。

之所以对退思园别有钟爱,不仅仅是这个园子的风景令我舒适心怀,更是这个园子的意蕴很是契合我的心境。一生布衣,落拓飘零,说不上有进退之思。但是到了颐养天年的光景,离开了险恶的社会,静静的回忆过往,应该是许多老人共同的心情吧。故而趁回乡之际,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不辞老朽,去探访心仪的风景,找寻心灵的共鸣。

到了同里镇,过了三元桥,迎面一堵硕大的粉墙下,开了一个小小的石库门洞,便是退思园的入口。如此寒嘇的门面,显然与退思园的名声不相配。可见园主的用心良苦,刻意退隐。进了园门,走入外宅,才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此地有轿厅、茶厅、正厅三进,轿厅、茶厅为一般接客停轿所用。

茶厅正中上方高悬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书写的“退思园”横匾,应是近年所写。遇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贵宾来临之时,则开正厅,以示隆重。正厅两侧原有“钦赐内阁学士”、“凤颍六泗兵备道”、“肃静”、“回避”四块执事牌,重门洞开,庄重肃穆,令人望而却步。正厅取名荫余堂,含有皇家庇荫,泽被后人之意。

穿过封火门,就是内宅了。内宅为五上五下二层建筑,以园主的字号名为畹芗楼,是任兰生及其家眷起居之处。楼与楼之间由“走马楼”回廊贯通,南北一式落地长窗,五楼屋底挂落栏槛,檐廊相接,典雅明敞。复廊东西两侧各设楼梯,雨天不走水路,晴天又可遮阳,又为主仆上下时避让。畹芗楼下另设下房数间,供侍者居用。内宅为园主居住及藏宝重地,因此内宅两侧石库门均用清水方砖砌成,以防火防盗。砖木结构的封火门,据说在同里的明清建筑中,仅此两扇尚属原物,其馀都为近世复制。中庭是西宅到东园的过渡。放眼庭中,樟叶如盖,古兰飘香,清雅幽邃,有引人入胜之妙。微风吹面,暗香袭来。

栖泊在中庭的一艘有头无尾的船型建筑就是旱船,船两侧有高大的 白玉兰和 广玉兰各一棵。据说这树是主人 任兰生当年造园时亲手所植,其意园主名有“兰”字,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异曲同工。再者是园主当时心境所至,身为 朝廷三品重臣,无数次奔走于黄河水患堤岸、解囊赈灾,遭人弹劾返乡“退思”,为证明自己做官的清白和心地无私的广博,“白”和“广”就不失是园主向 庙堂和向世人隐喻自己的节操之高洁。百年老树,枝叶繁盛有如华盖,生机蓬勃又隐含着庄严肃穆。

旱船四周的窗或门都是用活络榫头相配,可启可卸。两棵高大的玉兰树把整个船身蔽护在了绿荫之下,船的正前方,配以由假山、小树和奇 花异 草等组成的景致。旱船两侧分别是坐春望月楼男女宾朋的卧室和冬景“松竹梅”岁寒三友茶客室,这印证着园主待客的周全和热忱。

庭中旱船,前舱八扇长窗如锦屏障目,隔而不断,船头面对“云烟锁钥”月洞门,船身相接漏窗暗廊,隐去船尾,俨然一艘待航的客船。旱船又与南北两侧的坐春望月楼、揽胜阁、迎宾居、岁寒居等厅楼建筑相形错落,平添美感。

揽胜阁是一座不规则五角行楼阁,与坐春望月楼相通。此楼设计因地制宜,居高临下,可一揽东园佳境,这在 江南宅第园林中独树一帜。揽胜阁使宾客中的 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园中景色。

菰雨生凉”是一处临水小轩,位于水池东南。轩面水开四扇长窗,轩内隔屏正中置大镜一面,镜前设一小榻, 夏日卧于榻上,背后的镜里反映出池中一片莲荷,仿佛置身于 荷花丛中。以镜面扩大园林空间是 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手法,而此处运用之巧妙,真可谓独具匠心。轩内有当朝兵部尚书彭玉麟书赠任兰生的楹联:种竹养鱼安乐法,读书织布吉祥声。此联颇有来历,却说左宗棠、彭玉麟与任兰生为军中同僚,三人交好,任兰生称为岁寒三友。当年慈禧太后接到内阁学士周德润弹劾任兰生的奏章,当即下诏宣任兰生进京,接受慈禧亲自审理。慈禧在朝堂上历数任兰生罪状,任兰生只是低眉垂手,并不为自己辩解。最后,慈禧问道:今后你怎么办?任兰生答道:退而思过,进而报国。慈禧听后不语,态度稍有缓和。此时,同在朝堂的左宗棠、彭玉麟趁机进言,就按任兰生说的办吧。这才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临别时,彭玉麟就写了这一幅楹联赠与任兰生,劝戒好友善自保全,安度晚年。彭玉麟乃是一代儒将,刚直忠诚,书法奇峭,下笔立就,不轻与人书,可见殷切之心。

退思园中,闹红一舸最富动感。它由石舸突兀池中,风吹不动,浪打不摇,人站船头,却有小舟荡湖之感。舸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水流漩越湖石孔窍,潺潺之声不绝于耳。舷侧水面,行云倒影浮动,恍若舟已启航,别有情趣。

穿过月洞门,走进水乡榭;沿着回廊,便来到了全园的主景退思草堂。退思草堂古朴素雅,稳重气派,堂内隔屏后,有元代书画家赵孟频所书的《归去来辞》碑拓,点明了园之主题。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历代中国士人的基本人格。在他们仕途失意的时候,隐逸的陶渊明成了抚慰心灵的心理妙药。堂之北点缀建筑小品,堂之南的露台面临荷池,站立露台可环顾全园景致,由左至右,琴房,三曲桥,眠云亭,菰雨生凉轩,闹红一舸,水香榭,一览无余。此时荷花池绿水荡漾,水面只剩枯荷。池边的垂柳飘拂,海棠盛开。惠风和畅,吹来湿润的青草味儿,不禁叹道:久违了的江南春天!

与草堂相连的是环水池而筑的“九曲回廊”。此廊蜿蜒曲折,高低起伏,而墙上的漏花窗刻“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诗句,借以寄托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这种将诗句制作于漏花窗上的做法,在苏州园林中仅此一例。

退思园的花园以 水为中心,建筑、假山沿水边布置,建筑多贴水而筑,突出了水面的汪洋之势,故有“贴水园”的美称。退思园水面处理独到之处就是水与建筑的紧密、贴进,整个园子象浮在水上,与其他 园林相比,平添一分动感。

退思园占地只有九亩八分,却能集清代园林之长,营造出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所有的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葩。退思园小巧精致,清淡雅宜,亭台掩映,趣味横生,堪称 江南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成为中国园林的代表,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应是当之无愧。

退思园更令人所称道的是,在匠心独运的亭台楼阁中,熔入了中国士大夫的文化人格。在漫长的帝王政治的历史长河里,中国士阶层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阶层的人格修养中的隐忍、含蓄、自省、圆融等一切精神特质,都在这里的曲径通幽,小园香径之中得到了体现。我相信,这是中国特有的审美趣味,这才是中国味道和中国风格。

实际上,任兰生并没有在退思园里静心思过。光绪十四年(1888年)黄河决堤,在两江总督曾国藩和山东巡抚张曜的共同保举下,任兰生原职起复,即被派往皖北抗洪救灾。他经常骑着马顶风冒雪”周历灾区千百余里”,视察灾情,问民疾苦。光绪十四年,皖北又突发大水,下流腾涌,任兰生在江岸飞马巡视,大概是咆哮的洪水使马受惊,任兰生被掀翻落马,摔伤尾闾,伤口不幸染了毒疮,”竟以四月十九日卒”,死时年仅五十,可谓英年早逝。在病榻之上,他”诿至在三,易箦之际,犹顾问水势,以手画灾状,无一语及家事”。平心而论,任兰生可算是一个干练尽职的官员,在任上兴利除弊,防洪赈灾,兴办学校。只不过他是一个大清的中级官僚,并无彪炳业绩流传后世。窥一豹而知全身,后人也可知大清吏治还算清明,还不至于都是酒囊饭袋,贪官污吏。可幸的是,任兰生的惠民业绩虽已湮没历史中,但是他的私人宅院,却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供后人学习和享受。在这个意义上,任兰生可以说泽被后人了。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