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戎在望 修戈待袍泽 2018-10-10

陆中桂,号皓东,兴中会早期党魁,广东香山人,长于香港。其父为上海富商,兴中会早期经费即为陆家遗产,有迹象表明他才是早期兴中会的头号人物,并非孙文追随者,乃孙文等人之核心。1895年与孙文等人共同策划广州暴动,组织退伍兵和香港别动队,想凭藉先进洋枪攻扑总督衙门。机事不密败露,孙文等人逃走,陆皓东遁回焚毁名册,逃走不及被捕,旋遭处决,年29岁。仅遗两枚遗齿及衣冠,葬于翠亨犁头山。

组织别动队直扑衙门中枢,这一起义策略曾被孙、黄一再反复,时过境迁,清军也很快装备了大量洋枪,使这种方式成功的可能已经非常微茫。

传青天白日旗为陆中桂设计,但更多迹象表明系日本黑龙会所作。并有伪造陆中桂遗书一份传世。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著有《仁论》,早期维新派重要思想家,对中国传统秩序持全盘否定态度。谭嗣同认为改革旧秩序之道,当以推广民办平民学校,普及“新学”、奋发“民智”作为基础。本是位热心探索民办教育之路的教育改革家,认为在未来的改革中不应排除革命手段。1898年卷入戊戌变法,事败后拒绝逃走,与康广仁等共6人被问斩菜市口。年33岁。

谭嗣同与妻书,胜林觉民多矣!

闰妻如面:

结缡十五年,原约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写此信,我尚为世间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阴曹一鬼,死生契阔,亦复何言。惟念此身虽去,此情不渝,小我虽灭,大我常存。生生世世,同住莲花,如比迎陵毗迦同命鸟,比翼双飞,亦可互嘲。愿君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喜无悲,听其自然。我与殇儿,同在西方极乐世界相偕待君,他年重逢,再聚团圆。殇儿与我,灵魂不远,与君魂梦相依,望君遣怀。

张荫桓,广东南海人,常年担任外交官,受西洋政法影响深重。戊戌变法前为户部侍郎,主管路矿事务,变法中最热忱的政府官员。将康梁一党引荐给光绪的最关键人物,促成伊田博文会见光绪,使光绪皇帝决心变法。政变后被捕,被各国公使力保救下,改发配新疆。

1900年拳乱爆发,慈禧对万国宣战后,下令将张萌桓处决于戍所,年53岁。

唐才常,湖南浏阳人,1900年立宪革命领袖,自立会总干事。自立会明确提出“联省自治”方案,设议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执掌立法权,各省自愿加入。此蓝图以地方自治为根基,以宪法取代一元化的集权传统,力图打破旧的大一统王朝秩序,堪称充满建设性的伟大理想。同年,自立会起义因被康有为掐断军饷陷入困境,本有机会逃走的唐才常试图效法故友谭嗣同,游说张之洞作最后一搏。

在学术上,唐才常是中国比较历史研究的先驱。他致力于将中国历史文化放诸人类史中,与各文明进行比较,反对封闭式“中学”。提倡跳出“先天中国视野”,以“人类视野”,将中国历史文化当作人类历史文化的一小部分来对待。具有伟大的前瞻性。

唐本是一位学者,为偿故友谭嗣同之死,而继承其改革志向。他并非一位处心积虑的革命家,却比绝大多数革命家都更具备革命家应有的胸襟和胆魄。他为中国后来的革命留下一份巨大的遗产,使后来爆发的辛亥革命获益良多。因此有“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溅荒坡”之绝笔。1900年,被张之洞处死,年33岁。

林圭,湖南长沙人,自立军总指挥,长沙时务学堂学生,史上头号“兵运”专家。在两湖新军中拥有无以伦比的巨大号召力,他运动士兵的主张,成为后来革命最重要的策略。1900年自立会起义失败后,与唐才常一同就义。年25岁。

沈克諴,湖南善化人,自立会起义失败后,遣散会众,只身潜入北京,以记者为业。因将慈禧太后与俄国秘密交易披露到报纸上而被捕。此秘密交易订于1900年慈禧西逃陕西时,以东三省为交换,由俄国派遣总督统辖东三省,仿英印模式,换取俄国在八国联军会议上支持她重回北京。

1903年,因慈禧七十大寿不宜行刑,遂将沈克諴杖毙。行刑4小时粉身碎骨尤未断气,行刑官遂应其要求,用绳绞死。年31岁。

沈克諴系中国第一位为新闻自由捐身的记者,中国新闻界的骄傲。

今年三十有一岁,
赢得浮名不值钱。
从此兴亡都不管,
灵魂归去乐诸天。

邹容,四川巴县(重庆)人,年18而作小册子《革命军》,在上海租界报纸《苏报》上连载,鼓动青年参加革命,建立代议制政府,名动一时。1903年在倾听压力下,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章太炎,章太炎关押期间动员邹容前来“自首”,以身殉道。后英国领事拒绝将二人移交清廷,章、邹二人分别被判处3年、2年监禁。邹容于监禁期间病逝。

陈天华,湖南新化人,长沙华兴会与同盟会会员。曾作鼓吹革命的小册子《猛回头》、《警世钟》。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陈天华见中国人内讧,丑态百出,遂身怀遗书,投海自尽,试图以身死警醒“同胞”。年30岁。

陈天华遗书节选:

惟留学生而皆放纵卑劣,则中国真亡矣!岂特亡国而已,二十世纪之后有放纵卑劣之人种能存于世乎?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胞时时勿忘此语,力除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

夫空谈救国,人皆厌闻。更卧薪尝胆,刻苦求学,徐以养成实力,丕兴国家,则中国或可以不亡,此鄙人今日之希望也。

恩铭、徐锡麟,于库里.恩铭为满人立宪派,1906年任安徽巡抚,应严复倡议,以推广新式教育为任。他在安徽一年间创办大量小学校,由政府出资赞助平民子弟入学,从儿童启蒙开始推广西学,试图以探索一条使西学从小扎根于大众脑海之路。徐锡麟为光复会员,浙江绍兴人,受恩铭提拔,任安庆巡警学校学监,巡警会办,深受恩铭赏识。1907年徐锡麟在巡警学校毕业典礼上公开行刺恩铭,随即试图发起暴动被俘,旋遭处决。时年恩铭61岁,徐锡麟34岁。

恩铭早知徐锡麟为“革新党”仍器重有加,胸襟博大,至诚至信;徐锡麟则因排满思想而专注于行刺满洲立宪精英,忠勇慈柔,二人同归于尽,世代悲歌。

爱新觉罗.载湉,其事毋庸赘述,1908年在慈禧太后临终前被害。载湉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亦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值得百代纪念的皇帝。

刘静庵,湖北潜江人,基督徒,武昌革命读书会日知会主持,以办讲座方式推广共和立宪思想,号召效法美国,建立一个联邦制的民主国家。讲师多为美国传教士,因此美风浓厚,鼓吹三权分立、地方自治、自由贸易、私产神圣、保障人权等美式政治逻辑。日知会影响巨大,会员及类似讲座遍及两湖、苏皖、河南、山西、陕西各省。为长江革命之先声。1907年,刘静庵被奸细污为“逃匿会匪头目”,被捕入狱,判处终身监禁。1911年狱中病殁,年36岁。

杨洪胜、刘复基、彭楚藩,武昌三烈士,1911年10月9日,三人被武昌陆军协统铁忠处死,次日新军突然举事,武昌起义爆发。

杨洪胜农民出身,湖北谷城人,当兵吃粮入伍,本系文盲,慕学心切加入共进会。秘密运送弹药如军营时,被哨兵打伤被俘。刘复基为文学社发起人,新军士兵。彭楚藩为文学社会员,武昌宪兵。三人皆非革命领袖,湖广总督瑞溦本不愿杀革命党,只求逮捕后令其具结悔过。但三人被俘后对主审铁忠破口大骂,被铁忠恼羞成怒处斩。如此普通革命军卒,实为最值得纪念之人。时杨洪胜36岁、刘复基26岁、彭楚藩27岁。

爱新觉罗.良弼、彭家珍,良弼是满洲皇族立宪派核心,皇族中第一个剪辫子的人,曾留学日本。主张重用汉人中的新式人物,包括革命党,痛恨皇族中贪庸。他在皇族中响应立宪请愿大潮,要求立即开国会,释放国事犯,组建由新式汉人构成的责任内阁。保路运动爆发时他多次反对载沣高压政策未果。辛亥革命爆发后,汉口、西安等城市发生了杀戮满人事件。北京朝廷想关城门杀汉人,以北京汉人为人质要挟革命者。良弼时为禁卫军统领,愤而以举兵独立,拥护共和相威胁,抗议屠汉建议,终使城内汉人免遭荼毒。1912年初,良弼组建“君主立宪维持会”,俗称宗社党。革命党人彭家珍曰:“良弼,枭雄也,此獠不除,终为革命大患。”

1912年1月26日,彭家珍怀爆弹炸良弼,当场陨命,良弼两日后身亡。临终道:“炸我者好英雄也,真知我者!”“我死,清廷亦随之亡矣!”

彭家珍少年热血,一身之死换万姓共和。良弼之后,满洲再无英雄。二人惺惺相惜,相逢即成诀别,本可生为同志,不幸死于壁垒。时良弼35岁,彭家珍24岁。

附录一:隆裕皇太后归政诏书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诸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附录二:黎元洪至海军司令及老师萨镇冰

夫子大人函丈。

前肃一函,早邀钧鉴。然至今未奉训谕,中心惕悚莫安。洪此次所以出督诸军之由,实非由于得已。敢敬再上告于军门之前。

洪当武昌变起之时,所部各军均已出防,空营独守,束手无策。党军驱逐瑞督出城后,即率队来洪营合围搜索。洪换便衣避匿室后,当被索执,责以大义。其时枪炮环列。万一不从,立即身首异处。洪只得权为应允。吾师素知洪最谨厚,何敢仓猝出此。虽视事数日,未敢轻动。盖不知究竟同志若何,团体若何,事机若何。如轻易着手,恐至不可收拾,不能为汉族雪耻,转增危害。今已誓师八日。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昔武王云,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今则一心之人何止三万。而连日各省纷纷之士,大多留学东西各国各种专门学校及世代簪缨,各有专长,阅历极富,并本省官绅人等。故外交着手,各国已认为交战团体确守中立。党军亦并无侵外人及一私人财产之事。不但在中国历史上视为创见,即各国革命史亦难有文明若此。可知满清气运既衰,不能任用贤俊,致使聪明才智之士四方毕集。此又岂洪一人之力所能致哉。即就昨日陆战而论,兵丁各自为战,虽无指挥,亦各奋力突进。汉族同胞徒手助战,持刀协击,毁损铁轨者指不胜屈,甚有妇孺馈送面包茶水入阵。此情此景,言之令人奋武。谁无肝胆,谁无热诚,谁非黄帝子孙。岂肯甘为满族作奴隶而残害同胞耶。洪有鉴于此,识事机之大有可为,乃誓师宣言,矢志恢复汉土,改革专制政体,建立中华共和民国,维持世界和平。是以连日通告各国政府,遍檄各省同胞,劝其各自独立,以备联合,择定地点公举大统领摄治。同胞欢迎此言,声震天地,故一战而歼敌数百。现今满汉兴亡之机兆端已久,不待智者而已明。洪之所以能明此大义者,一系吾师平日训诲之功。此次武昌之举,洪已审定确实,非如他项革命可比。以数小时之间,居然恢复武汉三镇,其地有兵工厂、铁厂、织布局、纺纱局、麻布局、缫丝局,为全国商务上政治上之中心。今值交通之世,国都合建于此。始能与伦敦、柏林、巴黎、圣彼得堡、华盛顿相颉颃。刻下又风闻永平秋操,满汉各兵亦交相哄斗。果如所云,则天数已定,岂人力所能为。

洪受业于师,学识浅陋,不能担负重任,已向同志宣告,将以党军之所要挟者。倩诸先生登轮。要求师宪。昔人谓谢安云。斯人不出,如苍生何。同胞万声一气,谓吾师不出,如四万万同胞何。刻下局势,只要吾师肯出,拯救四万万同胞,则义旗所至,山色改观。以四万万同胞与数千满族竞争,以方兴之民国国民与运尽之清廷抵抗,华盛顿兴美,八年血战。吾师若出,收见不八月而亚洲地图之上,必有中华民国国旗飘扬也。

知弟莫若师,知师亦莫若弟。洪虽不肖,不为旗人之奴,独不为大匠之弟乎。时乎时乎。师一出,不但名正言顺,而实较胜于汤武。何也?盖汤武救民,犹自为帝。吾师救民,必不让华盛顿专美于前也。洪非为私事干求函丈,实为四万万同胞请命。满汉存亡,系于师之一身。齐王反手,洪计之已熟,否则各同胞视为反对此志之人,即以满奴相待。虽洪亦不能禁止其不要击也。倘不以为妄,尚希训示只遵,当即率汉族同胞出郭欢迎。临颖不胜迫切待命之至。

肃此即请钧安。

黄帝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二十九日受业黎元洪上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