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过,节日不是轻浮的狂欢,节日不在于欲望享受,而在于归宿认同。节日是共同体的经验,是一切人的。节日的经验就是不允许人与他人分隔开来。我国人族人歌哭于斯,聚精会神于斯。如同节日一样,真正的哲学、思想不在于增进多少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感通、提撕心灵的境界。妙处难与君说,大可悠然神会。

人文节日远非人的自由意志或偶然规定,而是跟天文节律合拍的产物。太阳回来了的日子,是普天同庆的日子,人们此时出门回家都悠着点,此时收取红包都不会有人说闲话,古典中国人观此象而系辞为“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只是今天依然“朋来无咎”,却失了“出入无疾”之义,大家惶疾,人在囧途,谁之咎?

唐人街入口处的“天下为公”的大字,给我留下了印象。那里面有热闹,外人却不可理喻,只有那几个大字还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文明和它的谜。我后来在“年关”中说,没有了信仰,没有了是非,没有了创造,只有庸福,只有喧天的锣鼓和爆竹,耀眼的烟花,以及众人在地上(而非鲁迅时代的众神在天上)醉醺醺地祈福并相互祝福。

节日打油:万古不磨意,中天真著明,悬象数圆时,天涯共此情。人们都有从群体里撕裂的经验,但节日不允许哪怕最孤僻者的隔绝,它有着完善的形式,而非商业气息或阶层的分别。节日非止于血缘之善,它是人类的经验。节日不仅把我们从日常超拔出来,而且证实了我们的情谊、归属,“提升了我们对生活的感觉。”

有朋友远游云南过春节,说这么多年,终于化解了所谓的“乡愁”以及所谓的归宿,心在哪里,家乡和归宿就在哪里。另一朋友说,可惜太多的人安顿不了这一颗心,只好把心寄放在别处,伴侣、想象中的事物、语言……节日,甚至各类热闹。或问,谁能安心,佛祖?达摩?耶稣?饮食男女?答案是,只有自己。

本文内容摘自《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余世存工作室 2017-01-25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