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上映了,我没去看。

不过我在网上看到刘慈欣一段话,大意是说,科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隐喻式的科幻,用科幻来影射现实,一种是为科幻的科幻,他写的主要是为科幻的科幻。比如《流浪地球》,如果把它理解为隐喻中国转型等等,就不是真正要表达的东西,云云。

如果要在《流浪地球》中寻找隐喻,肯定能够找到不少:《流浪地球》可以说是一个《出埃及记》,尤其是太阳变成红巨星可以让人联想到另一个“红太阳”——如果从这方面想下去,可以想到不少东西。

许多作者都不喜欢评论家对自己的作品评头论足,比如马克·吐温就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序言中写道:“如果有人胆敢在本书中寻找什么结构、道德寓意诸如此类,一律逮捕、流放,乃至枪毙。”《彼得·潘》的作者巴里也认为,非要在他的作品中寻找隐喻,问“彼得象征着什么?他和海盗的搏斗又体现着什么?”没什么意思。

不过,一部作品中有什么隐喻,一定要作者本人说了算吗?有道是:“作者未必以为然,读者未必不以为然。”何况,很多隐喻都来源于人的潜意识,作者本人也未必意识得到。

比如希腊神话中的阿尔戈号寻找金羊毛的故事,就可以解释成一个探讨男女关系问题的故事:里面不仅有许多故事是直接关于男人和女人的,就连阿尔戈号从一对不断撞击在一起的巨岩中间穿越,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性象征。神话没有作者,当然也就不会有作者来垄断对作品中的隐喻的解释权。神话是在众多讲述者的讲述中不断完善和更新的,它反映的是整个民族的潜意识。听故事的人也许能够从故事中听到讲故事的人没有意识到的象征和隐喻。

再比如,二十世纪一位专写儿童冒险故事的作家,她写的几乎每一个故事中都会出现地道。地道当然是象征儿童对于出生的秘密的好奇,可是这位作者写的是现实主义作品,其中并无任何神话、童话或奇幻成分。那么,作者自己知道自己作品中的地道象征了什么吗?这就不一定了,她写这个,很可能只是因为她从经验中知道孩子们喜欢这个。

最后再回到刘慈欣。刘慈欣说,他写的主要是为科幻的科幻,可是他的另一部作品《三体》所描绘的宇宙图景,与柏拉图、黑格尔和诺斯替主义的世界观十分相似。表面上为科幻的科幻,其内核也可能是一个诺斯替主义的创世神话。刘慈欣本人很有可能是没有读过这些东西的,那么这些“隐喻”是从哪儿来的呢?

总之,文艺作品的读者或者欣赏者有可能从作品中解读出作者写作时没有想要表达的意思。对此,作者可以说:“当初我没想到过这些。”但是说“这不是真正要表达的东西”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作者自己也不一定知道自己的作品“真正”要表达的东西。

2019.02.14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