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化了是什么?”老师提问。

“是水。”孩子们齐声回答。

老师非常满意,正待要表扬,突听得教室角落里有人答:“是春。”

“谁说的?”老师皱起眉头,“站起来!”

那位答“错”了的男孩站起来,受到老师的斥责,同学的嘲笑。

原来“冤假错案”从小就可能遇到!

男孩“错”在哪儿呢?只能是错在与统一的“标准答案”不相符。

“雪化了是水?”固然“放之四海而皆准”,但那“春”的回答是不是内涵更丰富、更生动?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那男孩脑海里也许浮现出了“雪融冰消,山花怒放”的满目春色。其景象之生动明丽,远非干巴巴的“水”所能比拟。然而,老师“大棒”一挥,男孩站起一“示众”,从此他那想象无限丰富的大脑中也只剩下“水”了。或者说,从此他纵然还有“春”的感觉,“春”的向往,但现实中还是觉得与“水”保持一致最正确,也最安全。这种“只能是水,不能是春”的僵死模式,不知扼杀了多少人的想象力、创造力。

其实,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那些在艺术、哲学、科技、文学等领域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往往都具有独特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倘若他们从小便受到“只能是水,不能是春”的棒杀,世界也许不会有伽利略、牛顿,不会有雨果、贝多芬、罗丹。

再引申看,历史上与传统观念相违的“不和谐音”,往往预示着理性和科学在蒙昧中的突破。例如,当《地心说》的谬误笼罩欧洲大地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是真理的初探;当人们普遍认为“多子多福”、“人多好办事”时,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则是理性与科学的体现。

因此,从小处说,老师如果不对说“春”的孩子多一点理解,一个未来的人才,甚至天才,可能遭受摧折;从大处说,社会如果不对所谓的“异端学说”持一种宽容态度,人类社会的发展,定将受到阻碍。

在中国,由于高度强调“一元化”,因此,创造性的思维,独立的思考,标新立异的观点,尤其缺少生存土壤。多年来,人们习惯于种种固定的模式,和对这些固定模式的认同,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保持一致”的“标准答案”培养下步调一致地成长起来,他们自然又要不自主地一代又一代地将此传统延续下去。到最后,整个民族缺乏灵气,看不到独立思考,只有“水”千古流淌,没有“春”姹紫嫣红。由此我想,现在与其说去救救那少数几个会说“春”的孩子,还不如先去改造改造那一大帮非“水”不正的大人。

1996年7月30日《重庆晚报》

木公的博客2008-01-09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