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眼里,《争鸣》是眼中钉。当那个不吉利的年头扑面而来的时候,若按照李福善先生的尺码,《争鸣》大概要取消坐直通车的资格。不过,用不看紧张,就在这三四年内,大陆的变数还是存在的,借用毛的一句话——铁老虎也会转化成纸老虎,大陆变色的可能性很大。果能如此,《争鸣》的前程将是有惊无险。如果这一天到来,《争鸣》原来的历史使命便告结束,必须另辟蹊径矣。

邓榕女士赴香港卖书,发表谈话:“九七以后邓小平一定要到香港来,哪怕在这块土地上站一分钟也好。”如果真出现一分钟的戏剧性场面,则并非港人之福。接收大员开进香港,可能对香港的报刊分类治理整顿,如砍掉一批向来对中共不敬的刊物或报纸,必然激起世界舆论的谴责,以及海内外华人一致的抗议,《争鸣》在为自己的生存权奋斗中,获得广泛的支持,反而销数大增,而中共的接收大员被港人奚落,一个个变得灰头土脸。最好让九十五岁的邓小平来香港,亲自领略陷于空前孤立的“一国两制”,其中一“制”(即“专制”)遭到人人喊打的局面。只怕他老人家的寿限未必能赶上这一天。

假定接收大员频频施压,以关门威胁《争鸣》,但只要允许《争鸣》存在,那么同意版面上作一些调整未尝不可,这不是屈辱投降,而是改变一下风格,如在文章前面加几句邓语录或江指示(江是不是尚能“指示”,也是个变数)。身居危地,仍然要坚持代民立言,揭露被隐蔽的真象,报人和编辑就得学会玩杂技的本领,例如,不妨学习钦本立的“打擦边球”,或者反话正说、搞影射等等。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争鸣》的存在就是一面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旗帜!首先,它可以全大陆发行,读者会增加几百倍!

总之,邓小平教导我们:只要摸着石头,没有过不去的河!

这叫做光明的尾巴,我在这里提供“戴帽穿鞋法”的例句,以便争取安全系数也。

祝《争鸣》前途无量!

《争鸣》1993年11月号

文章来源:王若望纪念馆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