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秀萍女士纪事

在当今的时代,任何一个活在世界上的人,都希望自己所处的时代是美好的,社会是安宁幸福的。为达此目的,这就要有一个好的时代与社会制度,即这个时代的社会是公平、公正、平等的,全体国民都有充分的人权保障,有广泛的自由和民主权利。在这个社会里,当官的是公仆,公民才是主人,整个社会人人遵纪守法,和睦相处,沒有暴力、欺诈和残杀,人人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幸福,这是世界人类共有的普世价值。然而这样的时代与社会,自古以來却都是少有的。就以中国而论,从古代到中古世纪乃至近代社会,中华民族虽曾有过短暂的较好时代(如春秋、汉、唐的某段时代及北宋的短暂时代等),其它的大多数时代都是在苦难中走过來的。

从上世纪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结束封建帝制建立民国以来,中国可以说是进入现代社会了,此时的中国又是一个何等样的时代与社会呢?特别是其后又从民国变成共产社会,中华民族所历经的又是什么呢?这些都是颇值得人们回忆和思考的问题。

去年以來筆者有幸结识了秀萍女士,这是一个年逾七旬的农村老年妇女,个头儿不高,身材稍瘦,面容略显微黑,显示出一脸饱经风霜的面容。她虽只有初中文化,但却写得一手好字,对社会与人生的的许多问题有深入透彻的认识与见解,也很願意与筆者交谈。以下是近來筆者几次拜访她时的谈话纪要。透过她的人生之路的记叙,人们定会看清这个时代与社会的问题种种,个中的许多问题定会是发人深省,令人难忘与深思的。

一、民国时代的简要回顾

秀萍女士1948年1月出生于中国南方大明山脚下一个农村的农民家庭。在她未出生前祖夊、祖母早已离世,使她未曾见过自己的祖父祖母。她的父亲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遗憾的是她对自己的父亲和大伯、二伯都没有印象,因为当她正处于孩提时代不懂世事时,父亲与大伯、二伯三人在1950年都柤继含冤离世了,一些往事是在她逐渐长大后听小姑和母亲说的,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她的家在大明山脚下一个名叫段曾屯的小村莊,这里是一个高山脚下的山前小盆地,两江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过许多村荘,大明山上的许多溪流则由东北往西南流入两江河,使这里的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加之这里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水丰富,非常适合于农耕种植。这里的农民多以种植水稻和玉米、花生为生。她家祖辈都是忠厚本分的农民,缺少文化,过的都是日出而起,日落而归的农民生活。

到她的祖辈时,由于是民国时代了,祖父母靠自己的勤劳和聪明才智,除了农耕外也做些经商之活,增加了收入,因而使家中生活大有改善。在这种背景下,大伯、二伯和父亲得以进学堂读书,成了当地有一定文化的一代新人。正是因为如此,三兄弟长大成人后,大伯走上了从政之路,在国民党的桂林地方政府中当上了一名农业科长,此后又从事过教书育人的工作。二伯父则在本村担任过保甲长和村长,为本村百姓们办事。父亲则入伍国军,在国军桂系的军队中担任管后勤的工作,是一个低级军需官,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复员回家,在农村中开榨油房和农耕为生。

总的來说,在民国时代,国民党政府虽是独裁专制,不时有军阀争权夺利的混战,也会不时有天灾,但那时却有新闻的自由,老百姓可以随便说话而不必担心会被制罪。经济上虽然不怎么发达,但从祖父到秀萍的父辈,她们家的生活虽不能说是很富裕,然而生活的温饱是不成问题的,从没有过饥寒交迫埃饿饭的日子,一家人和睦相处,与其它村民也是友好往来,是一段令人难忘、值得回忆的日子。

二、父辈冤死后的苦难生活

在国共两党內战中国民党败走台湾,共产党取得了胜利,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成立新政权。12月3日秀萍的家乡解放了,也建立了新政权,开始广大民众都是高兴和拥护的。但从1950年初起,少数国民党的残余势力组织力量反对新成立的共产政权,他们组织力量在农村和山区活动,妄想推翻共产政权。在此种形势下,秀萍的大白、二伯和父亲都不为其所动,他们都看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因而都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务农,从没有任何不轨的行动。然而到了1950年下半年,新政权组织解放军和民兵开始剿匪,短时间内就把各股土匪清剿干净,紧接着就是镇压反革命、反霸、土改斗地主运动。在土改运动中划分阶级成分时,大伯家划为上中农,二伯家是富农,秀萍父母家是中农。土改运动中所宣称的政策是“依靠贫顧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地主阶级”, 而秀萍的大伯、二伯及父亲三人在一个月内却先后被枪杀,罪名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军政人员和伪保甲长、村长,是反革命”。 实际上他们三人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从沒有做过伤天害理的坏亊,只是国民党一般的基层人员,也被枪杀了, 实在使人不能理解。那时她们一个村约60户人家,就有十多个人被枪杀,其中只有一个人参加过土匪武装,另有一个是地主,其它的都是农民,都被以土匪、通匪、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罪名而枪杀了。在大伯、二伯及父亲被杀害后,家属和子女则长期被打入另册而受到管制和歧视,使她们家的生活长期处于困苦之中。

父亲死后,母亲带着秀萍艰难的在农村苦度时日。从1953年起受管制稍放松些后,母亲就带着女儿秀萍流落到南宁以割马草卖和打零工为生,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生活是十分艰难困苦的。1954年秀萍七岁该到上学年龄了,尽管穷苦,母亲仍然送她到和平路上国二小读书,小学1至4年级她就是在这里度过的。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狂潮,不久又成立人民公社,秀萍母女是农业人口,自然要被清理回农村,为此母女二人被迫回到了段曾屯老家,靠参加公社的劳动艰苦度日为生,经多方哀求秀萍得以到公社中心小学继续读书。她的学习成绩向来是很优秀的,1960年7月她小学毕业了,尽管成绩好,但考初中时却未被取取,原因是其父是国民党的伪人员被镇压了,政治上不合格而不予录取。于是她小小的年纪就失学了,被迫回家随母亲劳动,养了两年鸭子,在家苦度年华。

由于1958年的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疯狂之举,把老百姓当奴隶,成立军事化组织上山挖矿、砍树烧炭,炼铁炼钢,大修水利,大刮共产风,一平二调,成立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大喊15年内要超英赶美——等等荒唐之事,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和环境。秀萍清楚的记得,1958年的9、10月间,为了大炼钢铁,她们一班小学生也被派去山上挑炭来炼铁、炼钢,20多华里路程,每人担上数十斤重的木炭,许多人都劳累得哭了,他(她)们可只是十来岁的小学生啊!

到了1959年又提出要继续大跃进,并开展反右倾和反瞒产运动。由于自1958年以来一切疯狂与荒唐的运动,带來的严重后果就是从1960年起连续三年大饥荒。此时的秀萍已是一个小学毕业的少年人了,她清楚的记得与母亲二人经常是食不饱腹,只有生产队分的那么一点口粮,每人每月只有十多斤,煮稀饭吃都不夠,又缺少食油和肉类,只能靠少量稀饭和蔬菜、野菜充饥,每天还要艰难地在生产队出工劳动,这简值就不是正常人过的生活,使不少入害了浮肿病,甚至有少数人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亡。这样的生活确实是连民国时代都不如,所谓穷人翻身解放,那纯属不符事实的胡说,这样的苦日子在秀萍心中留下了永难磨灭的记忆。

到了1963年,国家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对农村政策也有了些许改变,允许农民种自留地,所得的产品可以到自由市场买卖,这使得农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害病的人也少了。1962年在不远的另一个公社办了一所民办初中,秀萍的母亲就把她送到了这所民办初中读书。苦命的秀萍不能进入公办学校读书,能进入民办学校她也很高兴的。

1965年秀萍在民办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高中,但最终还是不能升学读书,原因是录取通知书到了生产大队,大队干部认为她是被镇压坏人的子女,非法的把录取通知书压下来不给秀萍,害得她再度失学不能升入高中学习,断送了她的前程。一个十多岁的未成年少女只有被迫回家劳动,使她深感人生道路之不平,深感前途之渺茫无望,从而陷入到了极度的悲痛之中。

回到家后,她整日闷闷不乐,饮食无味,陷入到了无限的沉思之中。她深感老天为什么这样不公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她溟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

母亲见到她痛苦不堪的样子,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不知道怎样來安慰她,只能说是自己的命苦,除了认命,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就这样,秀萍在家被迫无可奈何地走上了自食吃力的农耕之路,每天与母亲一道参加生产队的劳动,靠挣工分的微薄收入苦度时光。过着日出而起,日落而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生活,她的人生理想是彻底破灭了。

1966年中国发生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首先是在学校和文化部门出现了群众性的大字报和大批判,成立红卫兵组织,大串连,破四旧,立四新,批资批修。由于此时秀萍正在农村中从事劳动,对这些是全然不知的。只是偶尔有要好的同学升入高中了,她们来信说到了这些,才使她对文革之事大概有所了解。加之她母亲和她是被镇压者的家属子女,在农村是受管制,不准乱说乱动的,故而她是沒有资格参加文革的。平时生产队里开会,很少叫她们母女参加,只有苦差事才呌她们做吧了。后来文革运动出现了两派之争,出现了武斗,由城市波及到农村,广西的当权派韦国清支一派,压一派,把反对他的“四二二” 派打成“反革命” 和“反共救国团” 而疯狂地镇压和屠杀,在农村中掀起了一股乱打乱杀人的狂潮,杀“反革命”、“ 反共救国团”, 也杀地主和他们的家属子女,有的甚至全家被杀绝。仅她们一个村就有九人被杀害,包括一对父子和一对母子子,全是无辜的冤死者,真是太惨无人道了。秀萍母女由于平时只顾劳动,对文革之事从不乱说乱动,因而在这股杀人狂潮中她们相安无事,也是万幸的了。

三、不幸的恋爱之路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随着时光的飞逝,1968年秀萍年满二十,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大姑娘,在中国无论是男女青年,进入青春岁月就是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但由于她父亲1950年被镇压,她与自己的母亲都因此而受到株连,成了“反革命” 家属和子女,这使秀萍在择偶问题上深受影响,一般贫下中农子弟是不会找秀萍这样的女子成婚的。1969年她在一个地质队做零工时认识了地质队一个青年技术员,双方一见钟情谈上恋爱了,双方都是初恋,情投意合,最终因为男方也是地主家庭替出身,女方是被镇圧“反革命分子” 的女儿,这样的一对男女青年结合在一起,在那个荒唐的年代,影响肯定是极大的,秀萍所在的生产队是不会批准的,他们二人只好忍痛割爱而最终分手了。

第一次谈婚失败后,秀萍的心中是痛苦的,只有继续在家劳动,也不时外出找零工做,以此挣钱度日为生。到了1970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又认识了一个在南宁十中任教的男朋友,通过书信往来,不久两人恋爱上了。不幸的是,经过一年多的书信交往,当对方得知秀萍是被政府镇压者的子女后而分手了,这使秀萍又陷入到了无限的痛苦之中。她总在想这个社会为什么对她这么不公呢?人们常说“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 而秀萍的青年时代却只有苦与辣,何日才能有出头的日子呢?!

四、来之不易的婚姻

两次恋爱的失败,不但秀萍心中痛苦,母亲也为此而感到难过,只有母女相依为命的苦度时光。

转眼到了1974年,秀萍已是主要劳动力了,除了在生产队出工劳动外,母女二人有时也到附近的陆斡﨣墟,把自家种的农付产品拿到陆斡墟上去卖,以便得些钱买油、盐和日用品回家使用。由于常到陆斡赶墟,经人介绍她认了一个陆斡附近农村的男青年,几经交谈,互相很谈得来,自此两人交朋友,开始了书信往来,慢慢地就恋爱上了。

这位男青年姓谢,家庭贫农出身,年方27岁,只有小学文化化,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村青年,至今仍未婚配。自从他见到秀萍后,就对她很有好感,开始追求秀萍了。而秀萍也很喜欢这位男青年,根据前两次恋爱失败的教训,此次与这位男青年交往后,她就主动把自己父亲被杀之事吿诉了对方。这位男青知道后,不以为然,大胆地向秀萍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愿意和秀萍喜结良缘,白头到老。

听到这些诚实的表白,秀萍心里很高兴。当她把这些告诉母亲后,母亲也十分高兴,当即定下了这门婚事。1975年春节,这对大龄青年终于结婚了。

谢姓青年是一个独子,母亲早已过世,是由父亲一人养育长大的,而今儿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却了长辈的心事,内心里自然是高兴的。秀萍与谢姓青年成婚后,秀萍母亲一个人孤单地在老家生活,幸好两地距离不远,母亲不时可到女儿和女婿家走往,女儿和女婿也常到段曾屯看望母亲,从此时起,秀萍新的生活开始了。

婚后夫妻两互敬互爱,团结奋斗,生活虽不怎么富裕,但比之前的生活要好些了。1976年秀萍的大女儿出生了,此时正值“四人帮” 的倒台,文革寿终正寝,全国人民都处在一片兴高彩烈之中。1977年开始了平反冤假错案,1978年经济上开始了改革开放,政治上也出现了某些宽容、宽厚、宽松的环境,一个文艺上百花齐放的春天到來了。可以说八十年代是中国当代一个较好的时代,经济发展了,老百姓能吃飽飯了,毛时代受饥挨餓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全国人民都是高兴的。这一切都是在改革派领导人华国锋、胡耀邦、赵紫阳、万里、习仲勋——等一批改革派领导人主政和领导的结果。中国人民从此迈进了一个好的新时代。

随着好时代的到來,1980年秀萍的二女儿出生了,1984年和1988年三女儿和四女儿又相继降生人世,夫妻两心里是十分高兴的。但,1990年家公去世了,从此主要的农活大都落在了丈夫身上。秀萍除了相夫教女,不时还要和丈夫一起生产劳动,此时秀萍母亲则搬到女儿女婿家來住,以帮助料理家务和照看孙女,夫妻两和秀萍母亲三人虽是劳累,但一家人在一起,生活过的仍是美满甜蜜的。

——

转眼数十年过去了。秀萍的母在在2007年过世了,丈夫也在2015年病逝,这是家庭的不幸。好在而今秀萍的四个女儿都已长大成人,并且都已成家立业,各自有了自己的子女,生活都过的很不错。

秀萍的大女儿师范学校毕业后,她聪名有远见,独自创业办幼儿园,结婚后与丈夫又承包了几十亩土地,种菓树、桉树,同时又增办了两所幼儿园,成了远近闻名小老板,如今育有一子、一女,生活较富有。二女儿则大学毕业后,到杭州一家企业工作,成了企业的优秀管理者,婚后育有一子,生活过的也很不错。三女儿初中毕业后走上了农耕之路,结婚后育有一子,与丈夫承包数十亩土地,种菓树、桉树,每年收入都不错。只有小女儿婚后夫妻两仍靠打工过日子,现也育有一子,收入虽不如三个姐姐,但生活还是过得不错的。

看到这些,秀萍满意的笑了。回想当年她与母亲的困苦生活,婚后与丈夫的艰苦奋斗,把四个女儿养大成人,是付出了一番心血和艰苦努力的。而今她虽已年过七十,但仍身体健壮,少有疾病。由于她自小艰苦劳动惯了,现在虽然生活好了,可以颐养天年了,但她仍然坚持持每天要下地劳动,不论女儿怎么劝阻,她都不听。因为劳动成了她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办法。也许这就是她的人生之道吧!

结束语

通过几次与秀萍的交谈,我深感她的人生道路是坎坷不平的,在过往的岁月中,特别是从1950年到文革结束前20多年的苦难岁月里,她们母女两尝尽了人世间的苦与辣,但她们都能坚強地挺过来了,是非常不容易的。令人同情,值得敬佩。

过往苦难艰辛的岁是让人永远难忘的,人们应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才能更好的前进。每次交谈中,秀萍女士都表达出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她常说“自己是一介平民百姓,但位卑未敢忘忧国”,“ 应该看到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是很多的,如社会不公、不义,腐败滋生蔓延,黑社会性质犯罪多起,环境破坏,各种刑事犯罪居高不下,假货坑害国人,強制拆迁、强征土地屡禁不止,禁言、禁声和压制访民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她觉得”而今生活好了,应该牢记当年的苦,珍昔现在的甜。生活好过了,更应该在政治体制的改革上下功夫,建立宪政民主的政体,让人民有真正的人权和自由民主的权利,才能有效的监督官员,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在的好生活也才能有保障”。

这是多么诚实正确之言啊!听后使我深受感动,深感她的看法之正确。一个农村妇女能有这样的思想,实属不易,这定是她数十年來所经历的人生道路的总结,但愿所有的中国人都具有她的这种思想,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定会早日成功的!

作于2019年6月旬

***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06.21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