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雁塔 2017-01-10

自驾游前南之二十

我们从206地区公路“偷渡”科索沃后路过米特罗维察、科索沃波列,在首都普里什蒂纳打尖休息、走马观花后就离开,向西南方向进发,夜色中不知不觉间翻过一道浅山,从黑海水系的科索沃盆地进入地中海水系的梅托希亚盆地,当晚深夜抵达普里兹伦,入住普里兹伦老城的Kacinari酒店。第二天一大早,推开窗就看见穆斯林的宣礼塔、天主教的哥特式尖塔和东正教的圆顶塔在不远处比肩而立,好一派多元文化景观!我们马上就出来逛街了。

清早的街上人不多,酒店向北走不远就是老城新城分界的普里兹伦比斯特里察河。翻开地图看就会发现,前南境内凡是斯拉夫语地区有很多地方都叫比什特里察,塞语其实就是“清水”的意思。但是这些清水并不是同一条河流,于是就有了普里兹伦比什特里察、佩奇比什特里察等等这样的河流名。

普里兹伦比什特里察

这些“清水河”大都是从一个深山峡谷中流出,普里兹伦就在峡谷的出口。清水出峡,展开一大片平原,那就是城区。穿城而过的“清水河”上有很多桥,其中最著名的是“斯塔里乌拉”——这是前南时期一个塞阿混合的地名,Stari是塞语的“老”,Ura是阿语的“桥”。合在一起就是“老桥”。前南解体后两族闹掰,不用这混合的名称了,阿族改称“乌拉伊古利特”(Ura e gurit),塞族称“斯塔里卡梅尼莫斯特”(Стари камени мост),其实都是“老石桥”之意。

老石桥是普里兹伦很有名的一个古迹,也有几百年历史了。站在老石桥上,左手是新城,右手是老城,对面高山上是历尽沧桑的罗马城堡,脚下是一路流向阿尔巴尼亚的滔滔“清水”,河面上薄薄的晨雾正在消散。城里几处有名的清真寺、东正教堂和天主教堂都在视野内,令人浮想联翩。

在老石桥的两岸分布着很多奥斯曼时代甚至更早时期的建筑,比如:

希南.巴夏清真寺,建于1615年,为当时奥斯曼帝国布里姆总督(“布里姆的巴依老爷”)索菲. 希南. 巴夏所建,白色大理石的外形很漂亮。年代虽比城里另几座清真古寺晚,却因造型美观、规模宏大又位于主街和“清水河”畔,成为“古城天际线上的第一亮点”。哈尔维特宅邸,是一处17世纪的商人住宅,不大的庭院里有精美的石雕,古代“自来水”(引入的山泉)的小喷泉与盥洗设施,全是雕刻精美的伊斯兰风格大理石制品。它现在仍作为住宅使用,但游人可以随意进入庭院观赏。

希南.巴夏清真寺

16世纪的贾奇.穆哈默德.巴夏桑拿浴室,“土耳其浴室”是带有浓厚奥斯曼风格的特有景观。这座大型公共浴室有两个大圆顶和9个小圆顶,与旁边的清真寺宣礼塔挨得很近,看上去就像个庞大的清真寺建筑群,很有特色。阿拉斯塔清真寺由雅库普巴依建于1530年左右,“阿拉斯塔”意为商业区,这是当时穆斯林商人的祷告场所,当时规模颇大,一层是商人们的货栈与办公用房,二层才是清真寺。但是据说前南政府为“现代化”而拆掉了这一带的老城,从而“摧毁了这个东方城市的形象”,这座清真寺从此消失,只有一支高耸的石砌宣礼塔保留下来,这个尖塔的塔顶现在镀了金,在阳光下颇为耀眼,也是古城一景。

土耳其浴室

所有这些地方都是免费游览,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前南地区还没有遇到一个买票的景点。老城的中心沙德万广场也在河边,这个年代悠久、石头铺砌的圆形小广场周围都是小店铺,广场中央有一个饮用小喷泉。其实沙德万阿语就是喷泉之意,巴尔干地区很多城市都有这种以饮用泉为中心的广场,普里什蒂纳的沙德万广场就很有名。传说普里兹伦的这个喷泉还有一个奇异的功能,只要喝了喷泉的水就会忘不掉普里兹伦,以后还会再来此地的。但我们不知水质如何,没人敢喝。

与首都相比,这里是个很“传统”的古城,但其实这里的欧洲文化氛围也很浓郁,大街上所有的橱窗、服装陈列与非穆斯林国家并无二致,影楼的婚纱照全部都是西式袒胸露臂的,一个大婚纱影楼还就在大清真寺隔壁,性感婚纱的大型橱窗与宣礼塔相映成趣,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街上的商店很多都标明可以同时使用欧元、美元、塞尔维亚第纳尔和土耳其里拉。由于很少看见中国的游客。有一位老人问我们从哪里来?当我们告诉他来自中国时,他对我们说:“哦,毛泽东”。看样子老人心中对上个世纪的中国尚有印象。

——“where are you from?”
——”China”
——”oh, MaoZeDong”

在普里兹伦老城里抬头望,可以看到山上有一个规模可观的城堡,我们便兴致勃勃地向上爬去。半山建有欧盟驻普里兹伦的办事处,还有一些漂亮的民宅,其中一位主人还出来与我们攀谈照相,并指着新居门上的十字架装饰告诉我们他是塞族人。这使我很惊讶,因为就是这片半山腰,过去曾是该城塞族居住区,当时塞族最多时曾占这里居民的四分之一左右,这片地方因此得名“塞尔维亚季度”(取一年之四分之一喻意)。科索沃战争后塞军撤退,这里曾经被报复的阿族人洗劫,很多人都逃走了。有报道说这里后来已经成为阿族区。现在看来还是有塞族人返回了这里,可见民族关系到底是缓和了。半山腰还有一个废弃的东正教堂,大概就是在那场洗劫中被废弃的。

被废弃的东正教堂

爬到到了城堡门下,我们几人打赌猜测城堡建于何时。我认为建于奥斯曼帝国时期,张鸣认为建于中世纪早期,还有人认为是拜占庭时期。走到由美国人资助修建的城堡博物馆里面一看才知道,原来我们都猜错了,这个城堡比我们所有人想象的都要早,是公元1世纪罗马时代建成的。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已经经历了至少两千的风雨了。

大家在古罗马时代的城堡遗迹

博物馆里的图片记载了普里兹伦的变迁史以及该城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它算起来是亚德里亚海东岸一大片罗马遗址当中一个不太知名的城堡。但即使不怎么知名,它的规模还是令人吃惊。估计整个城堡在山头上占地有1平方公里之广。外圈城墙基本完好,里面有一个维修队正在工作,估计一段时期以后它就可以全貌向世人展示了。

1863年的普里兹伦

站在城堡上,面前整个普里兹伦平原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红顶的民宅一般都是两三层,多处的清真寺宣礼塔和基督教东正教堂都十分醒目。新城中心有一些新建的高层建筑群。城堡的背后正对着“清水河”流出来的那条峡谷,峡谷两边是绵延不断的巍峨群山,那就是科索沃和马其顿的界山——萨尔山脉,它的主峰在马其顿境内,前南时期叫铁托峰,海拔2700多米,是前南第二高峰。

山上朔风沐雨两千年的古堡遗迹,山下是连成片的红屋顶

这里的地势十分险峻。站在城堡上向下望峡谷,绝对高差应在200米左右。再远望,峡谷对面还有一座较小的城堡废墟,两堡夹峙峡口,如果在热兵器时代,在城堡上就可以用火力封锁峡谷出入平原的交通要道,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但在冷兵器时代,这么高的地方建立城堡的意义何在呢?我们大家发生了争议。2千年前的弓箭射程有限,根本达不到这么远,从峡谷中经过的人在这么远的距离下不会受到城堡中任何兵器的威慑。而高山城堡上的人反而很容易被断水断粮,就像诸葛亮当初告诉马谡不要在山头上屯兵一样。于是有人提出,那个时代这种城堡主要不是为了攻击峡谷,而是权贵人家躲避战乱的需要。虽然不能阻挡峡谷中的通行,但别人也攻不上来呀。

其实冷兵器时代在高山上建立城堡的例子比比皆是。我想控制交通线并不一定限于弓箭射程,在城堡里屯兵,从山上俯冲下来袭击敌人也是很有效的。

———

微信ID:qhjy_gzh

(长按二维码,欢迎关注秦川雁塔)

秦晖、金雁原创文章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