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李白 2018-12-24

一、

荷花开了,银塘悄悄。
新凉早,碧翅蜻蜓多少?
六六水窗通,扇底微风。
记得那人同坐,纤手剥莲蓬。

下班途中,随手翻到的,读两遍,情绪难抑。这是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说词不是词,顶多算个小曲。填于一副荷花图旁。这个金农,不似郑板桥有名,却也是书诗画兼佳,一等一的才子。才子入都应试,又屡次不中。一身才学无处去,性格更加孤傲张狂,不济那是命定的。

这首小曲,作于他人生最穷困潦倒之时。功名不成,老婆走了,温饱都成问题,流落到扬州,卖书画以自给。这个时候,他念着一个女子,回味着她,纤手剥莲蓬的样子。

人生最灰暗的时刻,我们会想起谁,思念谁,谁是黑暗中的那束光。

二、

子见南子,是孔子的那束光吧。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卫国的实际掌权者,名声不太好。书上形容她,就三个字,美而淫。南子仰慕孔子的能力和品德,想见孔子,孔子去了。南子国服盛装,隔帘跪拜。论语里,没有二人的对话,电影里编了一段。

南子问孔子:听说您常讲‘仁者爱人’,您的那个‘仁’字里,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孔子低着头,不出声。
南子又言:《诗经》里有一句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这是什么意思?孔子答:“君子好美,但是求之以礼。”
南子,笑:《诗经》里有好多篇是关乎男女情爱的啊。
孔子:诗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情思深深,但没有邪念。
南子,笑: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是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
孔子的背,轻轻颤抖了一下。背之下,是五内俱热了吧:走遍春秋列国,只此女子知我懂我,怜我惜我,敬我爱我。

事后,学生子路不满老师去见这个美而淫的女人,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世人多半理解成,孔子当面赌咒,矢口否认没干坏事。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里,将这解释成:她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她不是与天道违背的人。

要知道,孔子走了这么多个国,他在卫国的待遇是最好的。南子对孔子,是以国士相待。对于一个欣赏自己、珍惜自己的人,修养如孔子,第一反应不该是“我要和她有瓜葛,被天谴,被天谴!”,而应是:“谣言止于智者,她不是那样的人。”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当这句话是民间谚语。读了司马迁的《史记》,才知道,这是他写刺客豫让的。豫让为给智伯报仇,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刺杀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死前,赵问豫让,之前也侍奉过其他人,为何唯独对智伯如此忠诚,豫让说:智伯以国士待我。

钟子期看见俞伯牙,鲍叔牙看见管仲,南子看见孔子,莲蓬女看见金农,无论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知己,还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悦己,说到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看见”。这里的看见,是由身到心,全息的映照,是懂得,是欣赏,是怜惜,是爱意。to see, not to look。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看见自己的人。

今天平安夜,愿亲爱的你,心头有光。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