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磁县讲武城乡朝冠村近两千村民遇到了吃水难题。朝冠村地处漳河边,南水北调穿越漳河施工不断加大抽排水力度,造成当地地下水急剧下降。朝冠村没有整体供水系统,八百多户村民打了一百多口小井,自己解决吃水问题。这里水位比较高,几家联手,花三四千元,打三十多米深,就能得到足够生活用水。

穿越漳河工程一开,村里小井有一多半见了底。大家先是互相关照,后来没水的井越来越多,有的人只好到外村找拉水,甚至花钱买水。气温一天天升高,用水量一天天加大,可是出水量却天天减少。饮水成了头等大事,众多村民聚到一起商讨应对办法。这时从县化肥厂退休的老先生李仲彬站了出来,他的一番议论引起大伙关注。

李仲彬早年在乡里上初中,19岁回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加入了共产党。后来当铁道兵修川渝铁路三年,复员安置到涉县兵工厂,又调到县化肥厂退休。他勤奋好学,喜欢读书,言而有信。为人光明磊落,好讲公理。在兵工厂当过教师、工会干部,后来当上了厂调解委员会主任,负责厂里最棘手的住房分配。许多麻烦事,经他出面都能摆平。虽不能说人人满意,但大家都承认老李不牟私利处事公道。李仲彬为人最讲诚信,头一位老伴1987年因病去世,临终前对正上学的儿女放心不下,李仲彬保证两个孩子都会受到良好教育。后来,儿子考入装甲兵学院,女儿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此后他才有了第二次婚姻。老李2010年回到了祖籍朝冠村。他和老伴都有退休工资,回乡后无欲无求,就想为乡亲们办点实在事,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意义。

李仲彬回村办的头一件事是建造小桥。小桥1.2米宽,八米长,前几年被大水冲毁后,村民来往很不方便。老李提出建桥想法后,村民李喜亮出资三千元,李仲彬出资2500元,请来村民帮忙,起早贪黑干了七天把桥建成,并把连接道路垫平,这件事让老李在村中的威信大增。

说服动员

李仲彬回村后就觉得,靠家家打井吃地表水成本高,不安全,应当统一打井,吃自来水。但是,面对已经成格局,改变谈何容易?这次出现水荒让他看到了希望,何不借机动员大家打一口深井,一劳永逸地解决吃水问题。

当时村里议论纷纷:有的说咬咬牙,坚持几个月,等南水北调漳河工程结束了,水位又上来了。有人说,咱们也学邻村午汲,从马家坟供水站引入自来水。有的准备多家合作打百米深井。更多的村民害怕集资给了村干部,钱花光了井打不成更闹心。

李仲彬一笔笔给大家算细账。他说打一口百米深井至少两万元,全村要打几十口。打井和维修成本太高。从马家坟引水,单是开口费就要四万元,以后用水还得花高价。咱们现在喝的都是地表水,水质没有安全保障。将来打三百米深井,水质好,水量足,以后只交电费省钱多了。至于如何集资,他的想法是每户入股,成立管理委员会,由股东选出大家信得过的人共同监督,每一笔开支都公开透明。他的想法得到了许多老朋友和村委会和党支部书记朱迪国的支持。

眼看事情有了眉目,村委会干部找到县自来水公司,对方说打三百米深井至少一百万元,画全村供水图纸八万元。后来找到一家南方打井队,他们在县城周围打了不少深井信誉很好。对方开价八十万元,图纸不收费。

大家一算,全村八百多户,只要有650户交款,每户收1300元,就能满足施工需要。村委会召开动员大会,李仲彬亲自上台给大家摆事实,讲道理,赢得了大家掌声。为了把工作做扎实,村委会印制了调查表,成立了五个小组,挨家挨户征求意见,结果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投票赞成打井。有了大家支持,李仲彬和村干部们心里有了底。他们确定了开工前先交款收1300元,开钻后收1800元,供水后收2600元的集资方案。井位定在村小学,条件是学校免交集资款(另有一位烈属老人免交集资款)。其他人凡兄弟都单独立户,父子可共一户。于是,村里成立了以李仲彬为首的打井入户管理小组,成员有朱靖金、杨喜林、朱宪志、王怀军、李书怀等九人,由李仲彬签字打条收取股金。村民们说,李仲彬牵头干这件事,我们信得过。不到一周时间,就收取了680户九十多万元现金。

开工入户

打井并不困难,把定金交给钻井队,他们就会按部就班干。对方工作非常认真,每天进度都有保障。真正的困难是水管入户,要挖沟埋设主管道,分管道,再进入各家各户。李仲彬担负起了这项工作。各家情况不同,有的是水泥地,有的是泥土地,施工难度大不一样,很不公平。于是管委会决定,水管入院后施工由自家负责。所有人,包括管委会成员也不例外,使进度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李仲彬在兵工厂管理过工人村用水,深知供水后最大的难题是收取水费。挨家挨户收耗时费力,往往造成大量拖欠。他设计了小井集中供水方案。每七八户共建一个供水井集中存放各家水表,由其中一户负责每季按表收费,收不齐先行垫付,收一户给一元补助。靠这个方法,全村从未拖欠过水费,基本上都是当天交清。

为此,全村要建八十八眼小井,有的村民建小井施工不认真,有的挖的很浅。李仲彬认真检查,一丝不苟,对不合格的坚决要求重建。他说,咱们的小井要成辈子使用,质量不好,车一压就塌,到了冬天上冻,吃亏的是自己。道理讲通了,大家干起来特别认真。这么多年,全村没有一个小井被轧坏。

2011年9月26日合闸供水。一瞬间,各家各户的水龙头都流出了甘甜的清水。打那以后,每天二十四小时,全村再也没有停过水。村里派人专门到邯郸自来水公司化验了水质,证明水质优良,远远超过城市饮水标准。

管委会会计朱靖金认真负责,按时公开财务。工程结束后,他告诉李仲彬,账上还有几万元结余款,问怎么处理?有人说,剩的钱不算多,找老百姓要钱不容易,留下来,村里以后办事方便。李仲彬说,咱们开工前承诺多退少补,一定要言而有信。后来管委会商定留下两万元维修款,剩余款项按每户200元退给各位股东。

管水降费

为了管理村民用水,李仲彬草拟了充分体现公开、公正、民主、透明的村民用水公约,经过管委会讨论通过后送给每位股东。其中要点是:股民选举产生监督人员,负责管理、抄表、收费,接受股民监督并有权罢免。

自来水开通后,按照村委会的想法,直接把水井承包给个人,免得给村里添麻烦。李仲彬不同意。他说,先按每立方一元钱收费,由我管理。我有退休工资,不收一分钱管理费,所有开支公开,有了结余给大伙分红。等核算出真实成本,再对外承包。到那时,包的人心里有底,大伙也不用多交。如此好事求之不得。于是管委会一致同意交给李仲彬管理。老李管了三年,第二年收费0.8元,三年期间,每位股东得到了近百元分红款。

2015 年,村里供水进行了公开招标,经过几轮竞争,一位村民以每立方0.5元的价格取得了承包权。

也就是说,朝冠村民每用一立方水,只需要花0.5元。而与之相邻的午汲村,因为从马家坟供水站接水,每立方水费2.70元。

2012年,李仲彬了解到国家为解决村民吃水问题有专项补助资金。于是写了材料,向乡里反映,要求政府给予补贴,没有得到答复。2013年第一个工作日,他和村民找到县政府继续反映情况,还是没有结果。后来有人提出,给老李两万元,以后不要挑头找了。李仲彬不为所动,决心讨个公道。他和村民商量,上访是件辛苦事,对付出者要有所补偿。大家最后决定到北京上访补一百元,到邯郸补五十元,到磁县补二十元。他们严格按上访条例办事,一直反映到国家信访局,终于得到了准确信息:农村通自来水国家按每人500元标准补贴。2014年清明节后,磁县水利局终于将十万元自来水补助款归还给了朝冠村民。

李仲彬等将账目详细公开,除了给予上访村民一万余元车票报销及补贴外,其余款项全部退还村民,每户股东又得到退款130元。

李仲彬今年七十二岁了。他依然精神矍铄,满腔热忱义务为村民服务,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到处奔走。他了解到,漳河滩林场长期占用本村土地不造林,反而转包土地挣钱。他认为这种做法于法理不通,便要求林场归还所占土地,并将情况反映到各级政府机关。他注意到,村村通公路、通汽车落实不到位,村民出行还有困难,便主动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他还义务帮助一些村民打官司,为他们挽回损失,讨回公道。

李仲彬说,人生能有多少年?我愿尽心尽力为乡亲们多做点有益的事。

(田奇庄2019年10月16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