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就是国魂和民魂。它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一个人没有灵魂就是死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灵魂就是虽生犹死的一群行尸走肉。鲁迅逝世以后,国人称之为“民族魂”。胡耀邦逝世以后,国人称之为“国魂”或“中国魂”。可见,民众需要国魂、民族魂。民众需要民族精神。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是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优秀的精神素质的。否则,它就不会凝聚成为一个五千年来代代相承、持续生存和发展、而且强盛多于衰弱、和平多于侵略与被侵略的伟大的民族,就不会相继出现炎黄创业、大禹治水、汤武革命、成康刑措、周召共和、先秦学术、两汉功业、盛唐文明、宋代科技、郑和下西洋、以至清代的康乾盛世。

儒、道、墨、名、法交融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包含着专制主义、奴隶主义、蒙昧主义的劣性遗产,但是,他们当中的优性价值理念,如民本主义、仁民爱物、信义廉耻、中庸和谐以及兼容各种宗教、各种文化和各种少数民族的精神,曾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哺育出群星灿烂的民族的脊梁。

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5.4”以后,科学、民主、人权、自由的现代普世价值观念传入中国,但却没有普及。普及到民间成为新的民族精神的,是救亡图存、保国保种的爱国主义。凭借这种精神,中国人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挽救了濒临灭亡的祖国,取得了民族独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又成为新的民族精神。凭借这种民族精神,中国大陆人民推翻了专制、腐败的蒋介石政府,初步建立了现代的工业基础,提高了国际地位。

1954年以后,毛泽东撕毁了各民主党派在1949年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终止了新民主主义。他先后剥夺了农民、手工业者、工商企业家的一切私有家产;用一党专政取代了多党联合政府;用“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治运动,对知识份子、资产者和农民、工人进行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改造;用无所不包、无孔不入的“党天下”,消灭了历史上长期形成的社会联系和社会组织。这样就使身在大陆的中国人丧失了原有的精神家园,降低了精神素质。比如:羞恶之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本来是中国人的良知和道德底线。可是,在没完没了的政治运动中,我们这些中国人你整我、我整你,你骗我、我骗你,把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骂得狗血淋头,骗得昏头昏脑,大家的人格尊严都扫地以尽。可是,当时的我们并不觉得羞耻。一群连羞耻感、尊严感和同情心都没有的人,一群靠说假话和互相残杀来维持自己可怜的生命的人,还有什么良知?还有什么人格?还有什么精神素质。

上面讲到的情况还不是最坏的。那时,不论真信、假信或是半真半假的信,总还有一个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抽象概念在维系人心。1989年6月4日一声炮响摧毁了维系人心的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紧接着,在畸形的经济开放中,在强权压制以外又加上金钱的诱惑,一切固有的和新加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都土崩瓦解。大部份中国人完全变成精神家园的流浪儿了。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贪污腐化的普遍化、弄虚作假的普遍化、荒淫堕落的普遍化、欺压人和被欺压的普遍化。所谓普遍化,就是:不论官场、商场、农村、军警、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信息、传媒部门,贪污腐败、弄虚作假、荒淫堕落和人欺负人的事件和现象,都是层出不穷、罄竹难书。神州大地,到处乌烟瘴气,很难找到多少净土了。

因此,重塑民族精神,是一个刻不容缓而又需要长期进行的一项根本性的重大任务。

为什么说重塑而不说重振或发扬呢?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论儒、释、道融合、还是儒、道、墨、名、法融合,它们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现在,作为一种价值系统,都已经过时了。连东亚价值、东亚模式的倡导者李光耀先生,现在也承认它们过时了。所谓“儒教资本主义”、“儒教自由主义”、“儒教现代化”,都是不能成立和成功的。现代的中国人只能以“人权、自由、公正、民主、法治”的全球化普世价值为主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永恒作用的理念,来辅助和丰富普世价值。比如:儒家的中庸和谐、推及己人;道家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杨朱的贵生、重己;墨家的兼爱和互助、互利;等等。同时要采用中国人习闻乐见的表达形式。

不以全球化的普世价值为主体,就没有现代性和时代精神;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不采用中国人习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就不能在中国这块广土众民中普及和扎下根来。在这个问题上。我的上述意见也可以简称为:以全球化为主,以民族化为辅。如何操作?其实也不复杂。对于全球化的普世价值,放手拿过来;对于目前还保留在中国人的思想和习惯中的文化传统,批判和清除其劣性成分,肯定和保留其优性成分。自然,在拿来西方先进的普世价值和保留中国优性文化传统的时候,必然会发生引进错了和保留错了的现象。那就进行再批判、再选择好了。

重塑民族精神和建立公民社会一样,现在就可以在民间起步和积极进行。但是,它的完成和完善,还有待于国家实现民主化和法治化以后,再由政府和民间结合起来去进行和完成。

民主论坛2001.5.15 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