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蓄水十六年与鄱阳湖的生态危机

一、2019年11月30日湖口水位7.84米,鄱阳湖跌破历史最低水位

根据长江水文局的数据,2019年11月30日17时湖口水位7.84米。鄱阳湖跌破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长江流域的最大湖泊。与洞庭湖一样。与长江有着水量、水位自然互补的作用。鄱阳湖的面积在平水位时(14米至15米)大约是3150平方公里;在高水位时(20米)为4125平方米公里以上;在低水位时(12米)仅为500平方米公里。鄱阳湖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有鱼米之乡的称号。

自三峡水库于2003年6月1日投入运行以来,十六年以来鄱阳湖流域的洪灾依然如旧;枯水期的水位持续下跌,出现枯水位的时间不断提前,旱情越来越重。最初,官方媒体还是关心鄱阳湖的这些问题,报道比较及时,环保组织的呼声比较多,民众在网上也能自由讨论这些问题。但是最近几年,官方媒体很少报道这些问题,就是有一点报道,时间上也是尽量滞后,放在比较不引入注目的版面和时段,环保组织尽量不发声,民众也不敢在网上畅所欲言。因为一谈到鄱阳湖流域的洪水问题,枯水期湖泊变为草原的问题,自然就会涉及“国家重器”的三峡工程,这是中共领导人不想听到的,不想看到的。

最早报道2019年鄱阳湖提前近两个月进入枯水期的不是CCTV或者新华社,而是一个名为湿地中国的媒体的一位名叫鄱阳湖水文人的网友。他在2019年9月8日写道: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水文信息网》和江西省水利厅《江西水文信息网》公开发布的数据,位于鄱阳湖中部湖区的都昌水位站2019年9月8日8时水位12.56m,较该站多年平均水位(1952—2018年平均水位13.68m)偏低1.12m,标志着鄱阳湖从此拉开了今年枯水序幕。

都昌水位站1952—2018年进入枯水期的平均时间为11月2日,今年该站提前55天进入枯水期,是近八年来进入枯水期最早的年份,比去年提前六天进入枯水期。

都昌水位站2019年9月8日水位比正常年份同期(同日)水位偏低3.31m,比去年同期(同日)水位偏低1.12m。

9月8日同期(同日)最低水位出现在2006年,为10.56m。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目前鄱阳湖退水(水位下降)速度之快令人吃惊,如都昌水位站9月6日—7日水位下降0.22m,7日—8日水位下降0.26m,已经达到十月份鄱阳湖“寒露霜降水推砂”的境况,尤其是9月下旬将进入三峡水库蓄水时期,如何应对鄱阳湖未来严重枯水对湖区生活、生产用水及周围生态环境需水的影响,不可掉以轻心!”

根据鄱阳湖水文人提供的资料,早在2019年9月17日8时鄱阳湖中部就出现了历史同期最低水位,水位为10.29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水文信息网》和江西省水利厅《江西水文信息网》公开发布的数据表明,位于鄱阳湖中部的都昌水位站2019年9月17日8时水位10.29m(冻结基面),比历年同期(同日)最低水位(2011年9月17日的10.43m)偏低0.14m,即创造了历史同期(同日)最低水位的新纪录。

鄱阳湖区都昌、星子一带自7月13日起的67天中一直没有出现有效降水,气温高蒸发量大,都昌水位站水位自7月17日持续下降,至9月17日两个月下降10.25m,目前较正常年份同期水位(同期多年平均)偏低5.39m。”
鄱阳湖中部就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应该是表明鄱阳湖生态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为什么CCTV与新华社都不报道?请注意,历年同期(同日)最低水位10.43m,发生在2011年9月17日,也是发生在三峡水库投入运营之后发生的事情。

几天后鄱阳湖水文人报道鄱阳湖出现今年第一次倒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水文信息网》和江西省水利厅《江西水文信息网》公开发布的数据表明,鄱阳湖出口控制水文站湖口水文站2019年9月21日9:32流量-41m³/s,说明鄱阳湖出现今年第一次倒灌。

鄱阳湖这次倒灌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长江下游一级支流汉江近日泄洪,显著加大长江来水,加上鄱阳湖流域五河来水量很小,湖盆水位很低,对于鄱阳湖倒灌条件的形成十分有利。

虽然这次鄱阳湖倒灌持续时间仅一天(倒灌与9月22日9:30结束),倒灌水量只有1971.5万m³,但鄱阳湖水位有所回涨,对于抑制或者扭转鄱阳湖水位快速消退局面起了很大作用,延缓了鄱阳湖严重枯水的发生,有利于湖区农业生产抗旱与生态环境保护。”

2019年9月21日长江自然向鄱阳湖补充水量,正好说明了长江与鄱阳湖的自然互补关系。在鄱阳湖流域发生洪水灾害时,长江湖口站的水位低,有利于洪水快速流入长江干流,减轻鄱阳湖流域的洪灾;如果鄱阳湖流域发生旱灾时,长江湖口站的水位高,有利于长江干流的水量流入鄱阳湖,减轻鄱阳湖流域的旱灾。这就是自然造就的内水(鄱阳湖)与外水(长江干流)互为依存、互相弥补的关系。

几天之后,2019年9月23日中央电视台网才报道:从2019年9月10日开始,江西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下降至海拔12米以下,标志着今年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9月23日下午一点,水位下降到海拔11.17米。湖中的一座千年石岛——落星墩再次完全浮现出来。中央电视台网把江西鄱阳湖再次提前进入枯水期和湖底朝天的原因归之于“受降雨偏少及上游来水减少影响”。江西鄱阳湖星子水文站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其水位既受鄱阳湖的影响也受长江来水的影响。上游来水减少,可以是指流入鄱阳湖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也可以是指上游长江的来说。
10月9日鄱阳湖水文人报道,鄱阳湖中部湖区出现严重枯水: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水文信息网》和江西省水利厅《江西水文信息网》公开发布的数据,位于鄱阳湖中部湖区的都昌水位站2019年10月9日8时水位9.67m,较该站多年平均水位(1952—2018年平均水位13.68m)偏低4.01m,表明鄱阳湖中部湖区进入严重枯水状态。

都昌水位站2019年10月9日8时水位比去年同期(同日)偏低1.68m,比1952—2018年同期(同日)平均水位偏低4.91m,较同期(同日)最低水位只偏高0.24m,按照当前水位下降速度,三四天后都昌水位站将再次出现历年同期最低水位。

有关部门应加强供水、用水管理,切实保障供、用水安全。”
可见到10月9日鄱阳湖中部湖区已经进入严重的枯水状态。
下面是鄱阳湖都昌站1953年至1992年的水位数据:

资料来源:闵骞:鄱阳湖水位变化规律的研究,湖泊科学,1995年9月

1953年至1992年鄱阳湖都昌站10月的最小水位是10.46米,而2019年10月9日8时都昌站的水位为9.67米,比1953年至1992年的最小水位还低0.77米。

中央社台北10月12日报道,受持续少雨和长江水位降低的影响,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提前出现枯水期;这次干旱影响范围几乎遍及长江中下游,其中江西、湖北、湖南及安徽等地被列为“特旱地区”。

综合新浪及新华社报导,根据8日的数据,鄱阳湖指标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已下降到9.99公尺,比多年同期平均水位的15.05公尺少了5.06公尺。10月14日中央电视台又报道:鄱阳湖水位跌破10米,江西朝九成地区出现严重旱情,导致316.4万人受灾。

大纪元网2019年11月8日报道,7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严重干旱,是近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其中,位于江西省的中国大陆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提前出现枯水期。据江西省应急管理厅10月底统计,当时旱情导致农业损失占比95%以上,440.8万人受灾,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的人有71.2万。吉安市吉州区长塘镇淇塘村口的池塘干涸、塘底土块龟裂,村民家中已停水近两个月。

11月21日鄱阳湖水文人继续报道,鄱阳湖中部湖区再次出现同期最低水位: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全国水文信息网》和江西省水利厅《江西水文信息网》公开发布的数据,鄱阳湖中部湖区的都昌水位站2019年11月21日8时水位8.87m,比历年同期(同日)最低水位(出现在2013年)偏低0.02m。

都昌水位站曾在今年9月17—22日出现历年同期(同日)最低水位,偏低最严重的是9月20日,比历年同期(同日)最低水位(出现在2018年)还低1.06m。

鄱阳湖中部湖区历年同期(同日)最低水位的出现,主要是受鄱阳湖流域今年7月以来降水偏少、长江上中游近期来来减少双重影响造成的,既妨碍湖区企业与农业生产供水及居民生活供水,对于维持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也极为不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都昌水位站水位已经接近极度枯水状态(水位比历年平均水位偏低5m以上),保障用水安全任务更加繁重。”
11月21日鄱阳湖中部湖区再次出现同期最低水位,比历年同期(同日)最低水位(出现在2013年)偏低0.02米。
鄱阳湖中部湖区再次出现同期最低水位的这条重大消息,CCTV滞后了六天才予以报道。2019年11月27日央视报道《鄱阳湖“枯水一线” 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受今年7月下旬以来降雨偏少和上游来水减少的共同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出现历史罕见干旱。

截止到11月26日上午8点,鄱阳湖都昌站水位跌至8.03米,较历史同期偏低3.56米,是都昌水文站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位。鄱阳湖呈现出“枯水一线”景象,都昌县采取三级提水24小时运转供水,缓解县城18万居民生活正常用水。”

二、三峡水库汛后蓄水与鄱阳湖枯水期水位的关系

从三峡水库的运行可以看出,三峡水库的汛后蓄水、减少下泄流量直接加重鄱阳湖流域的旱情。
三峡水库在2019年8月21日水库的水位在海拔145.41米。在这之后,三峡水库就开始蓄水,就是说,出库的水量小于入库的水量,三峡水库的水位升高。
到9月10日,三峡水库的水位升高到在海拔147.20米。在二十天的时间内三峡水库水位升高.1.79米,这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
从9月10日起,三峡水库拦截更多的水量。到10月2日,三峡水库水位升高到164.78米。在22天的时间内三峡水库水位升高了17.13米。在这段时间内,三峡水库每天拦截每秒8000立方米到每秒10000立方米的流量,几乎拦截了入库流量的一半。
到11月30日,三峡水库仍在拦截长江水量,水位继续升高到174.59米,距离目标的175米还有0.41米。
随着三峡水库坝前水位的不断提升,长江与鄱阳湖交界的湖口水位不断地下降。2019年8月21日三峡水库坝前水位145.41米,湖口水位15.74米;11月30日,三峡水库三峡水库坝前水位的水位升高到在海拔174.59米,湖口水位只有7.84米。而湖口水位8米是极枯水位线!
三峡工程如此规模地减少下泄流量,是造成2019年9月鄱阳湖再次提前进入枯水期、水位跌破历史同期最低水位的主要原因。
三峡工程对鄱阳湖水位的另一个影响是来自清水下泄,河床下切。

三、鄱阳湖枯水期的水位将持续下降

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和出现鄱阳湖变大草原的状况,也是因为三峡工程的清水下泄。也许大家不清楚水库清水下泄的危害,当初黄河三门峡水库大坝工程失败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清水下泄,造成黄河下游地区的河岸崩塌,以致威胁到郑州黄河铁路大桥的行车安全,中国政府才不得不下决心改建三门峡工程。

三峡工程的清水下泄,造成中下游长江干堤的崩塌,加大洪水风险。清水下泄也造成长江干流河道的无序挖深,使得长江河道与鄱阳湖、洞庭湖等沿岸湖泊的自然调节关系失序,被无序挖深的长江河道“抽干”了鄱阳湖、洞庭湖等的蓄水,造成鄱阳湖、洞庭湖周边地区在枯水期更加缺水。

关于三峡工程与洞庭湖枯水期水位的关系,原湖南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聂芳蓉有这样的解释:“三峡蓄水后,在9、10月份最需要用水的时候,从长江进入洞庭湖的水减少了70%以上,最严重的时候,少了90%。”“长江的水来得少,而且水进入洞庭湖变得更加困难。”这个解释也适用于三峡工程与鄱阳湖枯水期水位的关系。

聂芳蓉认为,三峡水库清水下泄导致长江河床加深,进而导致长江水位下降。在(洞庭湖的长江湖口)松滋口和藕池口,冬天枯水时,洞庭湖的河床底比长江水位还高,长江的水进不来,是无法给洞庭湖补水的。江湖互补的关系受到破坏。

三峡工程上马前认为,在工程运行三十年内,清水下泄,河床加深,不会影响到长江的湖口河段。但是三峡工程清水下泄,河床加深,导致长江水位下降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原来的预测。现在清水下泄,河床加深,长江水位下降的影响早就超过了岳阳、超过了武汉,超过了湖口,超过了大通,乃至影响到上海、长江口。而且长江河床的加深是无序的挖深,破坏力很大。

目前,三峡工程清水下泄,河床加深,长江湖口河段在枯水期的水位也随着降低。因此鄱阳湖枯水期的水位将持续下降,生态灾难将越来越重。

笔者在这里还要指出的是,三峡工程上马之后,中国政府又在三峡工程上游建造了许多大型水库大坝工程,如向家渡、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等工程,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减轻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问题。目前三峡工程与其他二十余座水库大坝工程联合调度。所以现在汛后不单单是三峡水库逆向调节、进行蓄水,蓄水量不仅仅是官方公布的三峡水库221亿立方米,而是二十余座水库的总库容量五百多亿立方米。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张奇早就指出:“从三峡大坝2003年开始试蓄水以来,下游地区江湖水位变化就十分明显。”张奇表示,“鄱阳湖和洞庭湖均属通江湖泊,长江水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出入湖流量的大小,如果长江水位降低,其“拉空”作用会导致湖泊水位随之下降,湖泊水面面积退缩。”
四、结束语
2019年11月30日,湖口水位下降到7.84米,低于湖口极枯水位线!鄱阳湖湖底朝天。鄱阳湖流域出现严重旱灾,农作物缺水,湖区居民生活用水供应也出现困难。

但是在5个月前,鄱阳湖区则是另外一片景象,洪水一片。6月10日6时,鄱阳湖星子水位16.62米,较多年同期均值(15.78米)偏高0.84米。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关于全力做好抗洪抢险救援工作的通知》,赣州、吉安、鹰潭等9市65个县, 12人因洪灾死亡,大量村庄农田被淹,道路电力中断,防汛抗洪形势十分严峻。

从2003年以来,鄱阳湖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灾情越来越严重,这不是什么天灾,而是人祸。

1992年2月17日国家环保局批准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这份利大于弊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指出,三峡工程的利有三,一是减少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二是增加长江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有利于改善枯水期水质;三是为南水北调提供水源条件。

2019年6月鄱阳湖流域发生的洪灾,秋季发生的旱灾,正好证明了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弊大于利。从2003年鄱阳湖流域频繁发生的洪灾、旱灾,也证实了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弊大于利。

【 民主中国首发 】 时间: 12/2/2019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