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东小群 2020-03-20

两个月来,人们的阅读焦点无疑是与疫情相关的文字。然而,有一个人与疫情无关的散文,还是引起了读者的深度关注。她便是李南央。

李南央的散文写她和继母的故事。她们之间不和,我早就知道。李老活着的时候,希望息事宁人。我也曾想起调和作用。李老晚年,我帮助他编发《九九感怀》和《百年回首》两文,都尽力在行文中体现李老希望家庭和睦的苦心。

然而,李老一走,矛盾很快公开化。围绕李老的日记到底是生前捐赠,还是身后遗产,打起了官司,而且是跨国诉讼。作为被告一方的李南央,只能面对。她撰写这篇长长的散文,将前因后果公之于世,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虽然讲的是家务事,其间公共意义自在。李老的日记,是极有价值的史料。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回忆录、蒋介石日记,要不要公开,怎么公开,的确不是私事。

李南央的性格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字:犟。她要做的事,一定要做到底,几头老牛也拉不回头。

她今年70岁,我认识她有20年了。最早的因缘是《老照片》。我是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的特邀编辑。李南央是《老照片》的作者。她当时在斯坦福大学的高能物理加速器任磁铁工程师。她也喜欢写散文,讲述家人和亲戚朋友的故事。一些篇什在《老照片》发表。她每次回国,都要约几个朋友一聚。当时我住在德内大街,把聚会地点安排在后海岸边的孔乙己酒家。参加者有《老照片》的编辑张杰,还有许医农、朱正两位出版家,他们和李锐是湖南同乡,也是李老最信任的朋友。李南央对他们特别尊敬,编书、写文章,都请他们指点。李南央已经开始整理父亲的日记与书信,几乎全部业余时间都投入进去。最先编成的是《父母昨日书》,得到朱正、许医农的赞许。我也尽自己所能,帮她疏通出版发行渠道。这套书后来有两个版本。国内版被向继东纳入广东人民出版社的“新史学书系”,获得了和普通读者见面的机会。

我和她还共同完成了《李锐口述往事》。请李老口述生平是2002年的事。我先后和他谈了二、三十次。本来想用流水作业方式,整理成文一部分,就请李老定稿一部分,然后到媒体上选载。但登了一篇就没有继续下去。李老十分繁忙,客人川流不息。他每天写日记都要利用清晨时间。我整理的稿子他只改出一篇,就再也改不出来了。陆续发表的计划只好搁浅。2008年,李南央决定参与整理父亲的口述自传。我当时清点了一下,2002年口述的绝大部分初稿都在。我说,你熟悉父亲的经历和交往,和父亲沟通比外人近便得多。我也告诉她,最大的难处,是如何请李老抽出时间校订文稿。这项工作,几年前就是在这个环节搁浅的。李南央联系了一家杂志,连载这部口述自传。如果李老不能及时改出稿子,连载就要断档。这成为一个动力,让李老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不断挤出时间,校订经李南央整理的文稿。我深知李南央付出的心血。整理一篇口述所花费的精力,甚至多于撰写同样篇幅的文章。又要忠实于口述者原意,又要让文字流畅,条理清楚,并非易事。核对人名、地名和历史事实,更需要知识积累和考证功夫。在李老96岁时,这项工作终于收官。李老对这本书十分满意。但李南央为给父亲运送样书被扣,她执着地诉讼,持续数年,每月一呼,前后写了60多封公开信,直到李老去世。

李南央也希望自己的散文能在内地出版。她的散文早就编辑成册,名为《雁过留声》。朋友黎学文曾在某出版社任职,问我有什么书稿可以推荐。我推荐了《雁过留声》。黎学文看了很喜欢,给李南央发电子邮件说,书的内容很好,但书名不合适,建议改成《那个年代那些人》,签了合同。李南央约我写一序,我在序言中说:

从体裁上说,这本书属于散文。从内容上说,这本书可以归入历史,讲的都是过去年代实际存在的人和事。所以我想定位为回忆性的散文。不止是辞章的华美,结构的精致,更有阅历的深厚,命运的沉重。李南央的人生,称得上起伏跌宕。曾经从云端跌落到谷底,又从谷底翻回到人间,尽尝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中年以后,李南央离开大陆,经欧洲而美国,在异国他乡重新奋斗,站稳脚跟,穿越大洋,回望故里,自有一番历尽沧桑的意味。特别是《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一文,一经发表,便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也引起过沸沸扬扬的争议,一度成为文坛的热点。“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以往的回忆性散文,基本上沿袭了这一传统。李南央接触了国外文化以后,挣脱了传统对精神的束缚,她在回忆生育养育自己的长辈的时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有什么写什么,不加粉饰,直抒胸臆,开启了一种已往汉语中少有的叙事风格,影响了同代的其他作者。比起那些没有机会重踏祖国大地的作家,李南央是幸运的。她回国出差,探亲访友,感受百姓的呼吸心跳。她获得了更广阔的天空,却没有失去原有的大地。所以,她以母语撰写的文字,保持了与故国脉搏的互动,得到了不少读者的青睐。

这本书后来还是功亏一篑。李南央一度对在内地出书已经不抱希望。这时,北岳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格致文库,我和小群都有文集入选。我们也推荐了李南央。内容为国外生活记述,书名《异国他乡的故事》。编辑马峻看了书稿,感到文笔上乘。提出作者在内地图书市场并不知名,可否将版税变为样书支付。李南央满口应允。我也不便提及《我有这样一个母亲》曾经如何风行一时。这本书出得很顺利,李南央拿到样书,大感意外。

其实,她更有份量的作品,还在后头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