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连续三天,至少有三家自媒体出现了这样的标题:

何况这个标题也太吓人了,好像谁不站在方方一边谁就“不是人”似的,这哪儿成啊?
我相信,原作者也没这个意思。
标题党,不是这样做的。
强行栽到我头上,就更不能不澄清。
没奈何,也只好说说方方日记。
不过事已至此,解决问题的办法恐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将各种意见,包括支持的、反对的和认为可以理解的,更包括方方自己的答辩结集出版,让世界听到不同的声音。
德文版,可以叫做:
Kritik der Fangfang Tagebuch
方方日记批判
因为德文的Kritik(批判)本意是一般研究。这里说的“一般”不是“不怎么样”的意思,一般研究也不意味着批判的对象是坏东西,比如康德的:
判断力批判
方方日记,当然也可以见仁见智。
大家都出外文版,也很公平。
至于出版经费,我是没有的,哪位愿意赞助?
其实,哪里只是或有?是肯定有,还很大。
比如:
疫情看来不会很快结束
一些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动物正在成为病毒的新宿主
新冠病毒很可能会对人类社会反复冲击
还有:
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
世界经济格局前所未有动荡
中国复工复产的条件出现紊乱
也就是说,弄不好正常生活都成问题。
当然,如果弄不好。
我是希望弄得好的。
至于国际政治风险,就不说了。
清楚了吧?这事更值得关注吧?
怕不怕由你,反正我是怕了。
因此我想说:
翻船并非绝无可能。
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船翻了对谁都没有好处,除非你有直升机,甚至得有太空船,因为全人类也都在同一条船上。
还是同舟共济为好。
所以,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共识。
真实团结,塑造共识
这当然是对的,只是有点难。
网上吵成一片,对立倒很真实,共识怎样才能也真实呢?
那就提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新冠病毒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
大敌当前,需要齐心协力,至少也不能制造矛盾。
因此,制造族群对立和挑动斗争的行为都不可取。
当然,塑造共识不等于和稀泥,对于“中国病毒”和“武汉肺炎”之类的说法就必须坚决反对。
疫后的主要问题是国民经济的复苏和心理伤痛的抚平。
因此,这次危机所表现出来的公众大的不满一个都不能忽视(这话是照抄《环球时报》的,就不解释了)。
共克时艰不能平均分摊。
困难有大小,能力也有大小。困难小能力大的要多让点利,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要帮助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活下去。大部分企业能活下去,外来务工人员才能活下去,社会也才安定团结。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员。
比如:外交相信崔天凯,抗疫相信张文宏。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
达成共识,并不等于观点一致。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大家都都能自由言说,也是共识。
各说各话,总比互骂脑残好。
就说这些吧!
诸位赞成吗?
赞成的请举手!
来源:作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