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三十年前发生的伊朗革命,史称“黑色革命”。从色彩象征主义的角度来看,它似乎是在此之前推翻孔雀王朝的“白色革命”的解构。亲美的伊朗国王勒维在六○年代初进行的“白色革命”,并没有带来伊朗的民主政治,也没有真正改善民众的生活,制度性腐败引起大多数伊朗人的强烈不满和愤怒。伊朗最大宗教势力伊斯兰什叶派联合知识分子和大学生,点燃了穆斯林的民族情绪,迎回流亡中的何梅尼,导致政权易手。由于何梅尼和什叶派的坐大,带来的历史反讽,同样是民主革命的流产。用伊朗诗人玄鲁在那场革命胜利后立即发出的预警来说:“‘太阳升起’的预定计划已经完全取消了。一群黑乌鸦正鼓翼飞来,全面占领这个领域。”

十年前逝世的诗人玄鲁(Ahmad Shamlu, 1925-2000——编者注:又译“艾哈迈德·沙姆鲁”),今天已经被他的国人誉为伊朗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化偶像之一。

玄鲁的父亲是一位伊朗军官。1942年,正在读大学的玄鲁随父亲到当时被苏联占领的伊朗北部时,因为他的政见而被红军逮捕关押。二战结束后,出狱的玄鲁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参加过以伊朗共产党为前身的伊朗人民党,同时开始文学创作。1954年,巴勒维王朝几度沉浮的首相摩萨台(Mosaddeq)被亲美的伊朗人推翻之后,玄鲁再次羁狱一年。后来,他退出人民党,因为他发觉人民党已经背叛了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白色革命”的年代,在他以诗集《新鲜空气》成名前后,玄鲁曾多次因为政治活动和写作而羁狱。正如他自己表白的那样,“他唯一的‘罪’,是他知道谁是真正的罪犯。”玄鲁的诗集也因此被查禁。七○年代,玄鲁自我放逐到美国,以抗议巴勒维的独裁统治。

拒绝“书剑并重”的伊斯兰

玄鲁最初有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倾向,拒绝“书剑并重”的伊斯兰,但他并不否定带有和平主义趋向的伊斯兰苏菲派。他汲取了希腊文化的普罗米修斯精神,欧洲文学的堂.吉诃德精神。四○年代,诗人羁狱时,他的父亲多次劝说他签署一份悔过书以便早日获释。青年玄鲁以诗体〈书信〉作答:“你教我当一个懦夫,父亲?/按照敌人的意愿悔过/束缚我的灵魂以解脱我的肉身……”玄鲁拒绝了父亲的劝告。三十年后的七○年代,诗人本色不改,在〈裂口〉中以诗言志:

出世
在黑暗之矛的尖顶
像一个伤口一样敞开着诞生
踏上独特的寻找机遇的“出埃及”之旅
始终
在锁链中
把一个人的浑身火焰
燃烧到最后一颗火星
在奴隶们发现的
崇高的火焰中
在旅途的尘埃中
如此鲜红和迷人
在血的荆棘中绽放
如此高洁和骄傲
跨过堕落的渊薮
越过仇恨的极地……

玄鲁以敞开的伤口拥抱基督教人文主义,但他敬佩的上帝,不是《旧约》中的耶和华。在〈火中的亚伯拉罕〉一诗中,诗人表示:“我值得另一类上帝/有一个被造之物的价值/绝不为可有可无的食粮/折腰。”

我们赤足走在
刀剑丛生的路上

1978年伊朗革命前夕,玄鲁从英国赶回伊朗,成为伊朗作家协会的重要活动家、记者和诗人,就革命局势发表了许多报导、诗文和演讲。“我们赤足走在刀剑丛生的路上”──他的〈宴会〉中的这一行诗,可以视为当时伊朗人的险境的艺术概括。玄鲁否定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暴力,但他仍然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眼光来考察革命,认为一场真正成功的革命,其结果应当是劳苦大众从资本的奴役下赢得解放,要解决的是杜绝有人靠权力谋取暴利的问题。换言之,单纯的宗教意义上的革命,不是真正的革命。
1979年2月11日,“这是德黑兰,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声音……”“两千五百年的君主独裁结束了!”当德黑兰电台、报纸都在这样高呼的时候,玄鲁敏锐地觉察到一种新的暴政已经浮现了,他多次对伊朗人民提出警告。1979年夏,对于革命成功、伊斯兰共和国诞生了的庄严宣告,玄鲁的回应是:新的国会正在企图“把一位高级教士(何梅尼)驱赶到一个世俗的非精神性的‘独裁者’宝座上”。

在〈在这死亡的尽头〉一诗中,玄鲁爱情诗和政治诗揉为一体,勾勒了一幅幅伊朗革命之后肃杀的景象:

为了确证
你有没有说过“我爱你”,
他们要嗅嗅你吐纳的气息, 甚至要嗅嗅你的心。
真是难受的时刻,亲爱的。

他们把“爱” 捆绑在死胡同的耻辱柱上 用鞭子抽打 我们最好把爱藏在壁柜里。
在接着的几节诗中,诗人继续以反讽的笔调奉劝人们:最好把独立的“思想”、把灯盏的“光亮”、把“欢乐”和“上帝”统统藏在壁柜里,否则就会被捕。

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中过着世俗生活

八O年代之后,玄鲁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中过着世俗生活,作为对政教合一的伊朗生活形式的一种解构。1984年,由于其杰出的诗歌揉合了多种文明的精华,玄鲁被提名诺奖,此后经常应邀在欧美各地讲学和朗诵诗歌。他一生先后出版了七十多本著作和译著,赢得多种国际奖掖和世界声誉。晚年的玄鲁更向内看,他把诗歌视为举起来照看自己灵魂的镜子。

今天,在纪念伊朗“黑色革命”三十周年之际,要求民主、自由和人权,寄望“绿色革命”的伊朗人,无疑可以从玄鲁的作品中吸取丰富的政治启迪和诗的灵感。

原载:《联合报》2010.02.20

傅正明著《地球文学结构》(联经出版)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