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美国大选与中国的“保守主义”(二)

保守主义概念阐述

当今世界的保守主义常常被划分为古典保守主义(classical conservatism)、现代保守主义(modern conservatism)、新保守主义(neoconservatism)等种类,但无论是何种保守主义的类型,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征,都是强调保守,强调审慎,反对激进和变革。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保守主义者,他们的具体主张也可能有所差别,这一点与其他任何政治哲学或者思想传统并无不同。

在本文我们探讨的是政治和哲学定义下的保守主义。当代著名英国保守主义理论家罗杰·斯克鲁顿(Roger Scruton)《如何成为一名保守主义者》(How to Be a Conservative)一书中说:“保守主义很少以格言、公式或目标来自我展示。它的精髓难以言述,倘若不得不加以演说,其表述方式又是怀疑论的。但是,保守主义是能够表述的,在面临危机的时候,要么是迫于政治上的需要,要么是迫于对理论的呼唤,保守主义能够尽其所能地表述,尽管并不总是自信所找到的词藻能够与呼唤它们的天性相吻合。这种缺乏自信并非出于羞怯或沮丧,而是源自对人世复杂性的认识,源自对于无法以空想学说的抽象清晰性来理解的价值观念的忠诚。”另一位知名英国保守主义理论家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也作了类似的表达。

西方民主世界的政治格局,大致以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为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哲学,主宰着英美和西方文明国家的政治生态。几乎所有这些国家均有保守党和自由党(各国的名称不同,比如美国以共和党和民主党之分,英国以保守党和工党之分)主宰国家的政治形态和政治格局。总体而言,自由主义强调自由的根本重要性,倡导平等、民主等基本价值。保守主义强调个人主义,个人自由,个人选择和容忍社会有不平均现象。这和凯恩斯的福利国家价值观,如集体主义,社会权利和社会平等是格格不入的。

中国的保守主义来源

如何定义政治哲学上的“保守主义(conservatism)”,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亨廷顿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保守主义》是一个有益的澄清之尝试。亨廷顿曾在1957年著文提供了理解保守主义的三种定义:贵族式、自主式(autonomous)和情境式(situational)。所谓“贵族式定义”即将保守主义定义为一种单一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例如封建贵族对法国大革命、自由主义的反对;所谓“自主式定义”认为保守主义是一个自主的、普遍有效的观念体系,由正义、秩序、平衡、中庸等这样的价值观来定义的;而所谓“情境式定义”则认为保守主义重复出现于这样一种历史情景中,也就是说当确立已久的体制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那些支持该体制的人就会成为保守主义者以捍卫它。因此保守主义可以被视作为任何既定社会秩序辩护、反对任何根本性变革的思想体系。

刘军宁教授的著作——《保守主义》

显然中国的保守主义更多出自于上述阐述中第二种,即自主式定义的保守主义。其流派的领军人物刘军宁教授写了《保守主义》一书,强调了保守自由,限定于保守自由。他认为这样才能解决广义保守主义思潮中存在的缺陷回答了“保守”的概念。即保守主义是要保守自由。这个回答似乎定位了中国的自由保守主义,从而得出“真正的保守主义不仅是保守自由的力量,而且是创发自由的力量;不仅致力于维护自由的传统,而且致力于发掘自由的传统。这也是保守主义对于当今中国的使命所在。” 另一领军人物丛日云教授在《基督教 二元主义 自由主义》一文,引用刘军宁的观点:柏克是保守主义的鼻祖,但保守主义中有一派可称为“自由保守主义”,他们属于广义的自由主义的一翼,也可称其为“保守主义的自由主义”。19世纪自由主义者阿克顿(Lord Acton)曾指出,“柏克不是一个彻底的自由主义者”,他“渴望彻底的自由”,又“站在反对彻底自由的立场上”。他是“第一个成为既是自由主义又是保守主义的人”。同时还有领军人物赵士林与其弟子牧猪人,这样界定保守主义:”孔孟这种古儒在政治上,其实就是西方式的保守主义”。

上述的中国保守主义的概念与欧美流行的当代保守主义显然不在同一个哲学范畴里。北大宪政专家张千帆教授在《保守主义”保守什么?如何保守?》一文中说“在政治上,保守主义主张尊重秩序与权威,反对无政府主义和过度自由。历史上,政治保守主义一度站在反对普选权一边,要求对选举权设置纳税或财产限制。由于不信任普罗大众,保守主义具有崇尚精英政治和反多数主义的鲜明“右”翼倾向。” 这也许是对中国提倡保守主义者们提出了警示。同时张千帆给予他们忠告“中国的保守主义者注重自由和法治,但也要接受民主和机会平等”。

张千帆是如此评论中国式保守主义:他们相当有代表性的思维倾向是蔑视弱势种族、反平等、简单政治站队、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套用英美民主国家左右两党的政治。不少以“保守主义”自诩的华人认定英美保守派,英国撒切尔、美国里根和特朗普,都是挽救世界文明的圣人和维持美欧文明的唯一中坚力量的领袖;而欧美的自由主义的左派是摧毁文明的激进势力。

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不管有多少亳无底线地破坏美国250年累积的文明规则的行为,中国的挺川者都会无条件力挺和崇拜,无原则地全盘接受,完全丧失了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精神。无论美国主媒曝出的特朗普的何种不堪的反民主反文明现象和行为,都会视为美国左媒的造谣。或者说是民主党为了赢选票而故意炮制的阴谋。自由主义的美国民主党,在他们的眼中就和要搞社会主义的政党没什么区别。“这种思维非黑即白、夸大事实而又混淆是非,在其方式的极简化上和长期受极左洗脑的‘五毛’,惊人相似。”

中国保守主义是否存在

在一个民主与机会均等都无法达成的社会里,高谈和倡导欧美民主社会的保守主义,第一是在自我筑建思维的空中楼阁,无法建立与社会现实之对应,用现在流行语可以称为不接地气;第二是自我逃避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责任,政治与哲学概念混淆,将不存在的东西奉为神明,以求自我安慰,自我满足和等待招安,迎合体制的认可。第三,如果没有自由主义的自由和机会均等,哪来保守主义的保守和维护?

中国保守主义的倡导者之一丛日云在近期《后现代主义价值革命与美国保守主义复兴》一文中说:“Trump所发起的美国的保守主义复兴,它针对的是什么?是受到什么刺激才兴起的?答案就是后现代主义的价值革命。也就是说,Trump保守主义复兴,是美国社会在由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对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潮流进行抵制的保守主义,是由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保守主义,这是今天Trump保守主义的特点”。没有对西方保守主义的内涵真正意义上的了解,所以将特朗普的极端个人主义和民粹主义误判为保守主义的复兴,也就不足为奇了。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决定了认识能力的高度。混乱的认知结构也就导致了错误的对美国社会政治的判断。

所以,保守主义是相对于自由主义而言,对应成立的一种主义。这二者相辅相成,才是构成民主社会的两大哲学体系和政治流派的基础 ,两者具有互补性,缺一不可。而洞观当今的中国社会,可以说根本不存在保守主义及其流派,因为与之对应的自由主义流派从未岀现和存在。这种自我吹嘘自我标榜推崇保守主义者的现象,不过是缺乏民主政冶理念的幼稚表现。

参考资料:

张千帆:《保守主义”保守什么?如何保守?》
刘军宁:《保守主义》
丛日云:《后现代主义价值革命与美国保守主义复兴》
阿克顿:《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侯健等译,2001年,第361页。)
刘军宁:《保守的柏克,自由的柏克》
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73—84页

来源:美国华人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