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魂归何处?孝子心水孝行孝思
心水不但妻贤而且子孝。他精心培养子女,现皆已长大成人,事业极其成功,最主要的是满怀孝心。他在一篇题为“孝行”的散文中,说出了自己的切身体会:
老朽深深感恩上苍厚待,家有孝子丶其行可嘉,撰文感谢儿子外,也盼望老读者们告知后辈,要善待父母,毋忘养育深恩者,事业必定成功,人生自然幸福美满。同时,孝行非关金钱物质,重要的是拥有那颗纯真的孝心。
心水本身,就是一个孝子的榜样。
心水诗集《温柔》中,有一首题为“扫墓者”:
纷纷雨丝吹打着/魂断的人/赶着路,匆匆赶去墓地/追思或者祭拜/石碑上熟悉之名字/我点燃心香/是唯一无路可赶的扫墓者/跻身于断魂的行列/二万八千里外的西德小城/冷冷孤坟,我的名字伴您/泪在天涯外风乾/心香已燃,唉!妈妈啊/念您想您梦您也哭您/秋风秋雨里,我不像是个扫墓者
《扫墓者》写于1989年4月清明前。四年前,1985年7月,心水母亲病逝,安葬于西德北部一个小镇,叫杜鹃花城,名字虽美,毕竟远在天边。诗人居住澳洲墨尔本,相距两万八千多公里,清明有墓难扫,只能燃心香忆慈颜,成诗遥拜。此诗写尽一个孝子之情——在秋风秋雨里,他是唯一无路可赶的扫墓者,只能点燃心香,哭喊“念您想您梦您也哭您”,心底里充满凄楚和内疚。
此情年年叠加,越来越浓烈。在《三月骚动》第三辑《亲情》中,出现《扫墓有感》,写于1995年12月30日,第二次能够亲身在坟前扫墓。行云流水,倏忽之间,母亲病逝不觉十年了,真是“朵朵康乃馨蕴藏/我整整十年的思念”,“母子重逢千语万言/阴阳界旁有话难说”,“跫音像声声叮咛,回首望/您仍立于雪花飘飞中依依招手”:
朵朵康乃馨蕴藏/我整整十年的思念/天涯游子不论清明重阳/也寻觅也踏青/澳洲的坟地墓园,却找不到/那块熟悉的碑石/唯有怅然北望 燃点炷炷心香/我是万里外失群的孤雁/振翼悲鸣情怀浓浓/托寄白云清风/涉足茫茫冰地碑林里/您早已引颈含笑展颜/母子重逢千语万言/阴阳界旁有话难说/零下酷寒气温,冷冻地底/慈亲竟一睡十载/长眠中是否梦见/我已携妇前来献花拜祭/康乃馨鲜红怒放/彷佛是您慈祥的微笑/跫音像声声叮咛,回首望/您仍立于雪花飘飞中依依招手
在这二十多年中,心水撰写了多首追思悼念母亲的诗作,在《三月骚动》第三辑《亲情》中,就有:《母亲的墓碑》《母亲节飘飞的贺卡》《风铃声》《扫墓有感》《母亲的微笑》和《仲冬祭慈母》等六首,其孝行孝思的真情,都不言而喻。请读他写于1993年2月8日的《母亲的墓碑》:
乌黑着脸的大理石/不方不圆,冷冷地屹立/在千块洋文碑林里/独独您孤零零地引颈/用东方那张容颜/憔悴企盼,不单幽魂们/难明,阳界过客也没法/猜测:“先慈母之墓”/无姓无名,谁会知悉从福建同安/去国之少女半生浪迹越南/相夫教子演完贤妻良母角色/晚年逃难德国而埋骨异乡/懂方块字的吊者才明白/泣立碑石的孝男是黄家昆仲/玉液丶玉湖丶玉渊这三个名字/是您的骨您的肉您的荣耀/是您的延续您的生命您的欢笑/过了七个飘雪的寒冬/我才初次跪在雪地里轻轻/拥抱您,啊!这麽一块不圆不方/竟然又硬又黑的石头/怎的温柔如水,雪花也慈祥的/像您当年搂我抱我的双手,冷风中/碑石显现您那似有还无的微笑
“过了七个飘雪的寒冬/我才初次跪在雪地里轻轻/拥抱您”。心水第一次能够亲身在坟前扫墓,已是母亲去世七年之后,其悲楚可想而知。诗章写得很有深意。开头,在诗人面前,大理石墓碑“乌黑着脸”,“不方不圆,冷冷地屹立”,但诗人看到的是,母亲“独独您孤零零地引颈/用东方那张容颜/憔悴企盼”。“先慈母之墓”,“不单幽魂们/难明,阳界过客也没法/猜测”,但它蕴含诗人一家两代人的身世与悲怆。心水从小就与弟弟随父母由越南回福建探亲,1949年底河山变色后丶翌年岁首再辗转逃难回到南越。
没想到战争和政权易帜迫使他们成为难民,父母随着他们三个兄弟分居欧丶澳两洲,从此天各一方,成为思亲的缺憾与悲苦的最大根源!最后诗人在墓碑前好像看到母亲的微笑,深深沉浸在一种温馨但又稍纵即逝的幻觉之中:“……又硬又黑的石头/怎的温柔如水,雪花也慈祥的/像您当年搂我抱我的双手,冷风中/碑石显现您那似有还无的微笑”。诗人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浓缩在母亲的墓碑里,以饱蘸心血的诗句,道出思亲的悲苦哀伤和母子浪迹天涯的身世,这是怎样的一种失去母亲的深情呼唤!真是一步三叹,感人至深,令人不禁为之落泪。
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母亲是每一个儿女的家园,那麽父亲就是照耀在家园之上的阳光;儿女对母亲是一种深深的依恋,对父亲则是一种父子之间倾心的交流。《亲情》辑中有一首《百日祭父魂》,心水1997年8月15日写于墨尔本,让我们对如此倾心的交流感触至深:
赶路的心情/比澳航德航超音速度更快/雪梨东京法兰克福之后/百来梅机场展臂迎我/急急奔向那断肠的丧礼//您沉沉睡姿有点僵硬/安祥交叠双掌,棺椁是/舒服的眠床,闭目张口/无言相对,再难闻/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大和尚用您难懂的经文/超度我思念的悲苦/黄土盖鲜花,两界阴阳/骨肉父子,未知您是否/还有梦依旧,能听我呼唤麽?//弹指百日,上香遥祭/栩栩如生的油画遗照凝视/迷茫烟雾里我苦涩的追思/尘世情缘,爸爸啊/您魂归何处呢?
诗中,儿子感觉了:父亲“遗照凝视/迷茫烟雾里我苦涩的追思/尘世情缘”。诗中,儿子问:“黄土盖鲜花,两界阴阳/骨肉父子,未知您是否/还有梦依旧,能听我呼唤麽?”最后,儿子更发出撕心裂肺并期待最终答案的问题:“爸爸啊/您魂归何处呢?”心水以相当哲理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这种思念不同于母亲。作为家中长子,责任感就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如论者所说,这是渗透在血液里的文化传承,一种无法剔除的良知与美德。
心水当然永远不会忘记父亲“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他回忆说,父亲虽然读书不多,但见识超凡,如果不是他对共产党的透彻的认识,全家可能早已遭受共产党清算。1950年,在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在轰轰烈烈搞土改的时候,父亲却选择了逃亡,带着全家从福建逃到越南。1975年4月30日,越南南方政权易帜,共产党新政府执政,心水父亲又再一次要三个儿子赶快结束生意,设法逃命。当时心水大惑不解,三个兄弟都不相信,可是后来的事情印证了父亲非凡的先知先觉。他对共产党的一套看得真的是透彻明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