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苏联日志(110)

728  据新华社报道,苏共莫斯科市委机关报《莫斯科真理报》7月27日刊登一篇署名文章,分析了苏联目前成为世界反共反社会主义中心的原因和CP人的对策。文章指出,“苏联正在成为世界反共主义的危险中心。” “除苏共外,当前几乎一切政党、社团都反对苏联向社会主义发展。” 文章分析指出了六点原因: 一、苏联原先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机制的危机;二、改革的危机;三、人民生活恶化,劳动者绝对贫困化;四、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崩溃;五、世界经济疆域重新划分;六、苏联政治领导错误、左右摇摆、讨好外强。

同日  亚美尼亚部长会议国防委员会发表声明,号召所有拥有“必要的战斗武器”的亚美尼亚青年人在29日晚上以前到当地政府机关进行登记并接受任务。声明称: “最近三年来,苏联和阿塞拜疆对亚美尼亚人民进行了一场未经宣布的战争,目前完全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了。” 声明还要求那些拥有武器而出于某种原因不能参加战斗的人把武器交给政府机关。

729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立陶宛最高苏维埃主席兰茨贝吉斯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两个共和国之间关系的基础条约。条约确定了双方在文化、艺术、卫生保健、教育、科学、信息、技术和其他方面的合作,两共和国在经济上互相提供最惠国待遇。叶利钦指出,这一条约的签订打开了俄罗斯和立陶宛相互关系的崭新一页。 “目前,我们两国正在走向未来,已签署的条约证明,我们能并将一直并肩前进,为了两国人民的利益不断协调自己的行动。” 所以,“这个条约具有重大意义。” 兰茨贝吉斯也表示,条约的意义已超出了双边条约的范围,他希望,俄罗斯将成为“其他国家的好榜样”。叶利钦还谈到了他签署非党化命令后的局势。他说,非党化命令“既不是反宪法的,也不是反民主的,其目的在于结束党的官僚们的垄断局面,为所有政党和运动的活动创造一个平等的民主条件。不仅如此,这项总统令的目的还在于防止各级党和运动之间可能发生的政治对抗”。叶利钦强调,苏共中央的声明和不服从命令的种种呼吁是在中央和各共和国之间、在苏联总统和俄罗斯总统之间挑动对立。叶利钦声称,如果戈尔巴乔夫反对非党化命令,就会造成双方关系的严重不平衡。

在此前后,不少非正式组织在人民代表选举中获胜,从而正式合法地夺取了苏维埃的领导权——先是在波罗的海三国,随是阿塞拜疆、乌克兰,然后是俄罗斯。

更有甚者,党外有党,党内有派。苏共三派已成鼎立之势,而且斗争日趋激烈。

激进派在二月全会之前正式成立“民主纲领派”组织,自称拥有成员五万多人,代表三分之一的苏共党员。领袖人物是叶利钦和阿法纳西耶夫(历史学家)。他们向苏共中央提出了自己的“民主纲领”,声称如果苏共中央不接受民主改革,他们将脱离苏共,成立一个社会民主党。该派在党内没有较高的职务,但在各级苏维埃中已具有很强的实力。

传统派的领袖人物是利加乔夫,在二月全会后向苏共二十八大提出了自己的“马克思列宁纲领”,因而被称之为“马列主义纲领派”。该派在党、政、军以及苏维埃机构中都不乏实力派人物,并可依靠原有的组织体系固守阵地。

主流派也称“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派”。该派以戈尔巴乔夫为首,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为左右臂。它虽然是改革的主导力量,在国家政权机构中是驾辕的马,但由于左右边马(激进派和传统派)劲不往一块使,导致车子更加摇摆,前进更加困难。戈尔巴乔夫的权力看起来越来越大,但主流派的根基却被传统派和激进派越挖越小。

正是苏共领导的改革为各种非正式组织创造了条件,而首先向苏共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的也正是它们。它们不甘心处于“非正式”的地位,而要获得法律上的承认,与苏共平起平坐。

因而,取消宪法第六条,剥夺苏共的特权就日益成为斗争的焦点。

其实,提出取消取或修改宪法第六条的第一人还是萨哈罗夫院士。那是在19895月苏联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当人民代表与党的领导人会面时,他说,既然还权于苏维埃,就应当实行国家管理机关管理国家,党的机关管理意识形态。如果保留宪法第六条,这种分工迟早将变成一句空话。

萨哈罗夫总是喜欢把话说在前头,出语惊人。当时戈尔巴乔夫面对由他放出的这个“魔鬼”发出的“咒语”,既感到吃惊却又无可奈何。

但是在那次人代会上,取消宪法第六条的话题只不过嚷嚷了一阵而已。萨哈罗夫提出的宪法修正案只有少数代表支持。无论是他的对手还是他的支持者,都把这个话题当作轰动一时的新闻丢在一边了。

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后不久,激进派代表成立了跨地区议员团,萨哈罗夫是议员团主席之一,他坚持要把取消宪法第六条列入议员团的纲领性文件。于是,最高苏维埃每次开会,总有他们的人要提出宪法第六条的问题。

荀路  2021725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