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一年的节日

一 腊月忙 正月欢

那时民间仍多用阴历,就从阴历的“过年”说起吧,这是一年中最盛大、最热闹、过得最长的节日。“过年”,从头一个年刚过,就盼望着、盘算着、准备着过下一个年了。到过了九月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家家户户就开始杀年猪了,那时节我家也养的有猪,中午放学回来看见杀年猪了,特别高兴,不仅过年有肉吃,这一年都有腊肉吃,而且这一天还有庖汤(大块肉与猪肺煮成萝卜汤,还要给近邻端送)吃,民谣说:“年怕中秋月怕半,长年就怕猪叫唤”,这一声声猪叫,就加速了“年关”的到来。这过年是快乐,也更是一道“关”啊!杀猪之后便要忙着腌制腊肉、香肠了。

更具体的准备活动从腊月(12月)初开始,腊月初八吃“腊八饭”(将各种米粮、菜、肉等等汇煮成饭食之,以示丰收、丰盛之意),然后忙着彻底打扫卫生与准备各种年货,这要繁忙很久,真是“男人跑断腿,女人累断腰”。

到腊月二十三就要“祭灶”,传说中什么都有神管,处处都有个神,传说中的灶神是伴随着每一个灶而存在的一个小神,它级别并不高,每家每户只要烧了灶,就得供奉它,它无处不在,它深入到户,监视着每家每户的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实际上是神权统治安插在每家每户的坐探,每年年终都要上天去汇报人间善恶,这腊月二十三日,就是它上天去汇报出发的日子,每家每户都要给它送行,点燃香烛,供奉些食品:如“灶麻糖”(一种黄糖食品,吃了可以粘灶神的嘴,使其少说坏话)与“灶麦生”(一种内包糖心,外沾芝麻的小饼),贿赂一番,这一天,天刚亮,街上就有“灶麻糖!”“灶麦生!”“请灶神!”(即出卖一张张印好的灶神像)“请灶书”(一种专供祭神用的金黄色薄土纸,折成条形,有的还印上字,供祭灶时焚化)的叫声,把人们从梦中唤醒,在城乡宣示着“要过年了!”这种“灶神管制法”,把管制机构健全到最基层,把管制内容细致到最基本的生活,控制着每一个人生存的最低要素“吃饭”,这可谓中华数千年统治文明的精华:“民以食为天”,在中华文化中“天”是最大的,是至高无上的,控制了民的“食”,就自然成了民的“天”;50年代建立新的专政之初,首先就是实行全国粮食的统购统销;后来要人民走向共产主义,也是从大办公共食堂开始的;管人,首先严管其口粮;在许多小说中都可以看到记有这样的事,犯人从劳改队偷跑之后,又乖乖地回来了,其原因是在外面没有了粮食关糸,连半口吃的也找不到,会很快饿死的,这比在劳改队受折磨还死得惨些;当年改造知识分子时,也常常伴以“饿其肚皮”来使之就范。

腊月二十三日送走了灶神之后,(灶神要上天去开七天会,到正月初一子时,又要举行“接灶”仪式,把灶神接回来过年,这灶神真可谓克尽职守,监视人间做到了寸步不离!)人们就疯狂了,疯狂地准备着过年:公事要准备结束,学生要收拾书箱,生意要准备结算,债权债务要了结,明年的打算要安排,远道的要赶回家过年,清洁卫生要彻底打扫,要扫天棚上的扬尘,一年中都没有动过地方,也要去扫除一番,连木柜上的铜器件也要用瓦灰擦拭明亮,一切不干净、不吉利的都不能带到新的一年去,年货要一一置办、制备:穿的新衣,用的新物,团年饭菜,腌腊品,蔬菜,涝糟汤元,糕点……等等,我家常做的有米秫(主要是糯米,加少量大米,炒熟,磨细,加红糖拌和,再用木模,打压成各种花型的糕点),夹心糕(粉子与米秫同,分层次面为粉红色,上下为白色中夹层甜豆沙,压成正方形糕),油炸果子、麻花、散子,煮涝糟,吊汤元等等,还有香烛,鞭炮,年画,春联,大红灯,花灯……等等。当然各家各户贫富有别,境迂各异,物质准备的挡次差别很大,但都是在尽心尽力,期盼着来年好运,所以,这种繁忙就总带百姓的期盼与祝福,更给孩子们带来那永远难忘的欢乐。在繁忙中还要忙碌着洗一次澡,即使是在这大冷的严冬,儿歌唱道:“二十七,洗病疾;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洗毛狗”。

到了腊月三十日除夕这天,开店铺的要结束生意,关门后,要在印章盒上贴上写有“封印大吉”与“开印大吉”字样的封条,在钱柜上、货架上乃至门板上都要贴上这类吉利的红色封条。这天就是最隆重的吃“团年饭”的日子,我们又叫吃“连夜饭”。这“连夜饭”关键是两个:一是参加的人要力争齐全,实现全家大团园,远道的要努力赶回来参加,如遇两处都应参加时,要在时间上设法错开,所以也有安排在腊月二十九日的;二是内容要尽可能丰盛,除干菜、腊肉、香肠、凉菜、炒菜等等,还有红杂烩、青杂烩、蒸菜,最好还要有一盘有头有尾的全鱼,以图“有头有尾,年年有余”之吉利,最好还要有丸子(为了节省,常用掺入豆腐作成肉丸)表示园满、团园之意。饭前要敬神祭祖,还要燃放鞭炮,都回家过年去了,街市上行人稀少,与刚刚过去的热闹繁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此起彼伏的一阵阵鞭炮声,更加浓着这过年的气纷。这一餐饭吃的时间较长,孩子们多是以玩为主,饭后就忙碌着写春联、挂灯笼,一到夜晚,灯笼都点起来,门前高挂的点燃的时间长的灯内,多是放一个盛油的“天星”,手提的点燃时间短的灯多是插个小烛。那时的蜡烛很多,有专门制作、出售的,它是用一根竹签作中心,一端绕上灯草再浇铸蜡油,留一个头可点燃,另一端留着用手拿的也可插放的竹签棍,色彩有红有白,大到小有各种型号,多用作祭司,也可用作照明。那时夜里出去时都离不开要打个灯笼,记得小时候我家提的灯笼上还写有“冰玉书屋”(唐朝诗人贺知章的书斋名)或“祥记”(商店名)或“贺记”等字,而提着灯笼夜行,却是孩子们很开心的事,每年三十都要提着好看的花灯上街走走,这时也就正好沿着管星街上去,到外婆家“辞岁”,这时大人们都要给孩子“压岁钱”,我们好高兴啊!玩够了还有好吃的夜餐,三十夜家里还兴“发地阵子”,就是在每间屋的四角插上点燃的小蜡烛,照得亮亮的,表示红火喜庆。三十的夜里还要点着烛,生着重炭火,通宵不眠地“守岁”,这都是大人的事,孩子们虽然很不愿去睡,但支持不住了也得去睡,“守岁”多是婆婆与大大的事,到了三更子时,便要敬神:“接天”“接灶”“接祖宗”点香烛、放鞭炮,“迎春接福”。

这正月初一,为图吉利禁忌很多,忌用凶器刀剪,不可劈柴、切菜,也不可动针线,拉圾也不能倒出去,过年每餐前都要敬神、敬祖,点上香火,叩头时还要敲謦,“叮!叮!叮!”一声声悠长的回响,使人肃然,(平常每月初一、十五早晚也要点香敬神、敬祖,大人们给孩子说:敬神时手一定要洗干净,否则菩萨要来摸脑壳,会使你头痛的,孩子们对此总不大相信,便故意去上厕所后,又偏不洗手,就去烧香,然后总不断地摸着头,试试看是否会头痛,)早餐多为吃头天就准备好的面条(凉面或馅子面),这天,大人小孩都要从头到脚穿一身新,除夕夜我们入睡后,母亲总是把新衣服给我们套好,只等我们初一起床就穿。除留下老人在家“守财”外,人们都出门玩去了,大街上有午龙、午狮,锣鼓喧天,店铺都关着门,挂着各式喜庆的灯笼,贴上各色春联,多数春联是现成的吉祥词句,也有一些是别出心裁精心撰写的,我们街上春联写得最有看头的是,街东头门牌1号李(镜芙)老先生的八字街门上每年不同的精心撰就的针贬时政的长联,围观的人很多,边读边议,喜形于色,十分开心,这也是当时百姓发言的一种方式,可是我由于当时年龄还小,意思不甚懂得,许多精言妙句,一个也记不得了。街上满是穿着新衣的喜笑颜开的小孩和大人,孩子们一边放着鞭炮,一边吃着零食,望着街边卖的花花绿绿的玩具,边跑边跳,大人们见了面总要笑嘻嘻地拱手拜年。热闹的还是河坝里(我记忆中的河坝,比后来多次走过的与现在看到的要大得多,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破坏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河坝确实变小,另一方面在孩子的眼里,小小的天地总是很宽大的),这里有表演马戏的大棚,小孩虽然不能常常买票进去,但更多的是站在外面看那露出棚外的高高云梯上的惊奇的表演,河坝里还扎有公用秋千,围着很多小伙子,争相荡上兰天,赢得姑娘们银玲般的笑声。从江边那金顶光芒四射、绿瓦红檐、高耸入云的古镇江楼--华光楼沿宽敞石阶南下便是木板浮桥直达对岸南津关,这过江的浮桥是每年枯水季节都要搭建,它是将一只只木船横放,上面连着铺放行人的木板,再用碗口粗的竹制牵藤从两岸间固定起来,人蓄在上面来往十分热闹,每天中午固定时辰,在靠近南岸航道处放开一个断口,让顺航船只通过(这叫开关)。过年时浮桥上行人更多,这时节桥下的江水特兰,支撑桥面的一只只木船高翘着的船尾,排列在浮桥两边,也贴着花花绿绿的张贴,过江后便可以爬山了。

过年爬山,这在阆中是一个传统的项目。其中首选当然是城南的锦屏山,其次是城东的塔子山、大佛寺,然后便是城北的巴巴寺了。锦屏山是县城南边隔江而立的宛若城市的一个锦绣屏障,东西双峰呈马鞍形,从东边山脚的南津关上山,东边山峰叫赛锦屏,西边山峰下即吕祖殿,从西边下山即到空树溪。从浮桥到江南岸,这边完全不是像北岸那样的沙滩,这边是临江的山崖,南津关就处在锦屏山与另一个建有魁星楼的小山之间的夹口处,通关向南是当时直达省城的大道,大路出去要经过三道牌坊(古节孝牌坊),我二叔母娘家就在关口上,她父亲王北辰就在这儿开“牛房”(专供赶牛人住宿的,上面是住人的,下面设有蓄圈,60-70年代阆中城里都还有专门的“牛马大店”)。从关口山后沿右边石级蜿蜒而上,就上锦屏山,行不多时,便可以看到刚经过的对岸江面,再上即见江段两岸风光,上行不久便是小小的罗半仙祠(这作神仙也有“副职”或“预备级”叫“半仙”),经较平坦一段后再缓上,然后有一急峰可直达赛锦屏山顶(这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挂警报红灯笼的地方),缓上可经一小巧玲珑的观音殿,殿前的过廓是观景的好地方,可观看阆城沿江秀色,再沿石级上去,便到了主景点吕祖殿,这是一组紧靠山崖的过厅式的半边建筑,殿门前先有一半边楼台名灵官殿,内奉有一尊脚踏火轮杏眼园睁、高举金鞭的通体金像,再进一幽雅石门,有画虎大师张善子画的上山虎石刻,再进门厅便是一内通道,通道左面:上石级是依山岩洞“纯阳洞”,内供奉吕祖(吕洞宾)塑像,据传唐朝时的吕洞宾还真到过阆中锦屏山和玉台山呢,上悬吕祖宝诰,这就是全山的中心神殿,廓内有一些碑刻,多为麻醉人们的空话,记得其中有几句是:“人生得如意,几十年过去;人生不如意,几十年也过去,…”。再前行是三贤祠,也就是有唐宋三贤的三塑像。通道右面:是一排排吊脚楼廓,临窗清风徐徐,窗外翠竹绿树,阆城全景尽收眼底,城内楼台街市,红男绿女,都看得清清楚楚,怎能不吸引游人呢。通道尽头处向上,有陡梯攀铁纯而上达八仙洞与飞仙阁,可领略入古洞作仙人的味道。通道尽头处向下,可到另一稍平的崖坡小寺院丘祖殿(60-70年代环境恶化山体滑坡,此处已荡然无存),通道尽头处向西即可下山到空树溪,亦可转去后山游武候祠。这锦屏山之所以热闹,不仅在于它是住在平坝城市里的人的一个很近的登山之处,而且它也是这个城市的一个广阔的观景台,更由于它宗教色彩很淡,佛教影响小,带着几分道教的清高,极重风光的秀丽,道路的平坦,冬日登山,夏日避暑,都是绝好去处。据考这是古时的锦屏书院旧址,当时楼台亭阁还更多风景更美。从南津关沿江边向东即到马哮溪,也可从城东到禹王宫河边乘船渡河直达马哮溪,这是后来从阆中到南充、成都的公路出口处,60-70年代在这儿设有汔车渡口,到80年代才建成了过江公路大桥。从这可沿一临江直道,攀登到江边最高山峰——塔子山。到了山顶便可登塔了,进塔门后,沿着塔内古砖砌筑的巧妙的螺旋形梯道,踏着古今千万人踏过了的足迹,一层层地登上古老的白塔,每层都有门洞观光,可以从此爬出来,胆大的还能绕没有护栏的外围走上一圈呢!好不风光。登塔子山多为年青人之举。塔山北半山崖上古木参天,树丛中有一幢飞檐跷角的五层楼阁,还有木梯可上,从内看却是空心的,从地到顶有一尊巨大石佛像,为释迦座像,高约三、四丈,神态慈祥,此为唐代所建之大佛精舍,后称大佛寺,凡一千二百年间多次补葺,我儿时所见到的上述楼阁为清代所建之仅存的主殿,做梦也没有想到仅在十多年后的1966年,在那席卷神州大地的红色恐怖中,这仅存的残破的主殿也未能幸免,当时的无产阶级司令部--县革委会下令拆除,将木料运回城去修县革委会大楼,而我当时作为一名工人正好奉令从头至尾参加了拆毁工作,我们一个个身栓安全带从山崖上爬上一层层屋顶去下瓦,拆木,然后把木料一根根放下山脚河边,再用船运过河,拉到县革委去,此处拆完后,受到表扬,要求乘胜追击,去拆除华光楼,那天上班连上房的草鞋与安全带都拿在手上了,正要上房,突然来了驻县革委的军代表,他听群众反映后赶来现场察看,终于下令停拆,这使得华光楼才幸存下来。

过年除了游玩外,更重要的是拜年,正月初一在自己家里拜年,从初二起,就要到亲朋好友家登门拜年了,去拜年要送礼,主人家要请吃饭,至少要茶点招待,有小孩子还要给过年钱(红包)。做生意开店铺的老板,初四就要请伙计来“吩咐话”(意即来年的续请,与工作安排),我家洽遇正月初四是我母亲的生日,这天也总要请李家的人,把正月初五叫破五,过了这天禁忌就可放松一些了,初七是“人过年”也是节日中的节日,当时有“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九龙十虎……”之说,哪天天气好,来年就出哪样,就这样你来我往要闹上半个月呢!到正月十五才是元宵节,要吃元宵(汤元),我们那时叫“过大年”,要耍花灯,家家门前都要挂上各式各样的灯笼,人们手上还要提着灯玩,现在的灯会,完全是机动、电控,让人们去看,有什么意思呢,没有了人人参与制作和才华创意展示,就没有了生命力。正月十六“游百病”,还要去四处游玩了,过年才算基本结束。不,一个正月都还不断有人宴请,这叫“撙春酒”,天气好还可设宴到郊外风景地。

二 赛龙头 渡春荒

过年虽然欢乐了,但年后的日子却并不好过,农村要闹春荒,手艺人没有活干,店铺生意萧条,孩子读书要交学费,正是家长犯愁的日子,更加白昼长,肌饿难挨,老百姓把这叫做“赛龙头”啊!到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要忌用针,怕它会扎伤龙的眼睛。

三 清明节 大农忙

忍饥挨饿又讨又借,也得迎接春耕大忙,要是种不上日子还更难过的,这是种下百姓的希望啊!学校里也要放农忙假,支援春耕。

春天一个重要的节日是清明节,清明前后十天,共计二十天都是上坟扫墓的日子,开始的那天叫开山,最后的那天叫封山。为什么上坟的时间安排这么长呢,“清明时节雨纷纷”,要晴天才好上坟,这二十天中,总会遇上些晴天的,这上坟扫墓就是要约集能去的后人,带上香烛纸钱,食物供品,到坟墓上去祭拜祖先。带去的食物多为现成的干菜、凉菜,再有一些凉粉、凉面,饼子、锅魁等等,那时会常用一种方便提走的几层饭盒,这也是全家老小到郊外去作一次缅怀逝去的亲人的春游,讲究的还有请厨师、包席桌,挑着担子去扫墓的。孩子们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到郊外去有吃有玩,还有许多小朋友,更可以放风筝,在坟坝里奔跑,有多开心啊!我们贺家的祖坟有两处:一处是在城北郊较场坝(后来的飞机场),在这儿放风筝可以跑得很远,这儿还有一处孔家大坟,此坟特别高大,像个小山头,再跑远可到望不到边的飞机场;另一处是在城东大步坎,这就在机房街东头,就是后来的粮库所在地,后来这两处坟地都不能用了,我祖父便安葬在城南天安乡新墓地。外婆家、李家的坟在白溪乡,从城里过河,到锦屏山西面脚下的空树溪,再过一个小河沟(白溪),还要走些小路才到,这里就是路途曲折好玩,特别是要经过空树溪大江弯处一段悬崖险道,这是在笔直崖石上用人工凿成的小道,头项、脚下和一侧面都是巨石,另一侧面就是波涛凶涌的大江,涛声大吼,春风劲吹,又只能容一人单行,走起来真是胆怯心惊,还深怕对面有来人,更怕狂风大雨。

春季里还有一个习俗,每年阴历四月初八据传是佛祖的生日,这天要用露水调墨写些小红纸条,上写“佛祖四八生,毛虫今日行,嫁到青山去,永远不回城”等话,贴在门上,可使毛毛虫少些,这叫嫁毛虫。

四 过端午 办庙会

春荒也总该有个尽头,春粮开始收获,迎来了夏日的第一个节日--端午节。

这天家家都要吃“粽子”,在粽叶的清香气中,同着亲友去品味米香和糖甜。这也是蛋节,还要吃雄黄蛋,孩子们头上还要用雄黄写上个“王”字,门口要挂上艾枝、苍卜(除虫防病卫生草药),剧团要上演传统戏“白蛇传”,家家要喝雄黄酒,处处还要放黄烟(一种除虫剂),老师们要在课堂上讲讲屈原的故事,最热闹的还是江面上的划龙船。

河坝搭满了彩棚,锣鼓喧天,两岸人山人海,河上有一只只大彩船,张着彩棚,敲着鼓乐,在江面上施放鸭子(还要给鸭子灌上酒,使其老向水下钻,不易被捉)和彩球(把杀猪、牛时取出的膀胱,吹胀后着上色),最活跃,最风彩,备受众人关注的中心还是那一只只,神采飞舞,斗志昂扬的龙船,船首龙头高昂,船后龙尾活泼,船员一个个身强力壮,头扎英雄巾,身着各色泳衣,手持整齐的木桨,在一个打扮特别的经验丰富的高立船头的头领伴着鼓点午动着双手的指挥下,奋力向前划桨,并跃跃欲试,适时跳入水中,去追捉刚刚投下的鸭子或彩球,常常是几只龙船奋追着同一目的物,紧张激烈地在水上嬉戏,两岸的欢呼`喝彩,此起彼伏,响彻大江。

阆中还有一个传统习俗那就是五月大会,这在方园几百里都是知名的。即每年阳历五月十五日前要在县城的南岳庙举办盛大的庙,会期七至十天,这南岳庙在阆中城东郎家拐街北头,大殿外有一广场,这是举办大型群众活动的好地方,大殿上佛像庄严,金碧辉煌,殿下众僧念诵,广场上两边都要搭建一个个各行各业的公所,供该行业宾主观光休息之用,广场入口处要用柏枝搭建一高高的灯山,上面层层点放着几百盏天星灯,此灯是用面做的内安灯蕊、盛满菜油的杯子,(到会结束那天撤这灯山时,许多人们就可以来抢丢下来的天灯,拿回去蒸了食用,传说食用它后便可以生儿子)。会期内每天有各行业的花龙队敲着锣鼓进进出出,在城内游街,在会场朝拜,还要向午着的火龙施放烟花,在夜空中煞是好看,还有周边县乡,四面八方的朝拜者、进香者络绎不绝,日日夜夜,闹腾数天,最热闹是最后这天,五月十五日的“出神”:就是举行盛大的拥着花灯,举着旌旗、仪仗,抬着神像,绕全城大街游行。队伍中除舞龙耍狮外,还有打八仙鼓的队伍,每人头扎毛巾,身穿中式背心,左手握一只带长木柄的皮鼓,右手高举鞭子,合着节拍敲打,非常雄壮;还有高跷,社火,平台,都是一幕幕传统的戏文,五彩缤纷,美不胜收;还有呜锣开道,“肃静”“迴避”牌子,还有开路的鬼怪,还有举着二十四象的銮架仪仗队,最后才是抬着金顶黄盖的神像大轿,真如帝王出行一般。这是抬的瘟祖菩萨,又叫瘟祖大帝,是专司人蓄疾病之事,这时人们特别祭示它,是在这每年疾病多发期到来之前的初夏时节,早作祈求。

五 求雨降 捉鬼王

阆中是一个古城,是一个农业县城,也是一个集中的农村。它一直是一个古老的农业社会,一直是演绎着重传统的农业文明。

每年春夏祈雨是全民的一件大事,求雨的方法很多,烧荒,耍水龙,唱大戏,求神……等等,设坛祭示是传统的方式之一,若神认为久旱不雨的原因是鬼王“旱魃韩林”作乱,则祭示完毕时,便要捉旱魃,又叫捉韩林,用人扮成旱魃,沿街乱跑,边跑还边抢街边吃食,后面的人去追捉,跑遍几条大街后,终于捉住了旱魃,然后把它关在准备好的大牢里,(我看到的那次,那时我在商职校读书,正是中午放学回家路过此处),大牢就设在闹市区太平寺戏园坝子里,是用纸扎制成的,里面还有一个纸扎的鬼王被捆着呢!

六 六月六 晒衣服

中华民族以勤劳节俭著称,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传统到六月夏日,要把冬衣拿出来晾晒一番,除霉防虫,收拾好后以备过冬。民谚:“六月六,晒衣服”。

七 七月巧 过鬼节

阴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在银河上鹊桥相会的日子,这是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把这天定为女儿节,民间叫巧影节,是颇有深意的,女人一生的幸福与否,是同她的爱情的幸福与否密切相关的。这是姑娘们的节日,不要大操大办,悄悄地备几个菜碟,到晚上姐妹们在一起摘下豆芽尖尖,轻轻地放入盛着清水的盆中,细细地观察它在灯光下千变万化的影子,作出各式各样的解释,以预测心中那神密的愿望,然后窃窃私语,到深夜子时,再去水边(亦可到水缸边)偷听牛郎织女的私语,据说还真能听见呢!

阴历七月十五日,是传统的鬼节,儿歌唱道:“七月半,鬼乱串”,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纸钱,有的还要装入纸封代内,写上收件人,这叫做“福纸”,也有的还要用真钱在上面踏印一次,晚上对天空香烛拜祖先后,便将其焚烧,一到这时但见院坝边、河坝里、山坡上、空旷处,到处是纸烟缭绕,只听得一声声悲哭,只闻见一阵阵呛鼻味,除了给自己的祖先亲人烧纸外,还要给一切已没有了在世亲人的孤魂野鬼烧纸,大人们告诉小孩说:今夜到处都是鬼魂,这真是一个想像中的人鬼同聚的时刻,以了那未了的情,以还那未还的债。

八 中秋夜 赏明月

人间的节日,总饱含着人间的情义,上月叙了女儿情、人鬼情,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中月亮最园、月光最明的日子,这天正处于中秋,戏文中唱道:“八月中秋月正明!”,感叹人生:“天各一方,月共一轮”,这正是思念亲人的时节。传统在这天都要吃月饼,家乡的月饼很有特色:首先它呈宝塔形,十分好看,一套十层,个个大小不等,这对一个个有老有少,兄弟姊妹大大小小的家庭来说特别适合;其次是它采用苏式,连皮也是疏松的,老少均宜;最重要的是它的馅特别讲究,特别香,重软和、重口感、重气味、重新鲜,一股桂花香气扑面而来,几十年了,写到这里时,我至今还能闻到她的香味。这月饼若作成单个的,就叫做月光,八月十五夜要赏月,要敬月光菩萨,要摆上供品,除一套套美观浓香的月饼外,还要配备各种果品如花生,核桃,石榴,柚子等等,这还颇有诗意。在一个大大的柚子上沿四面八方插满多达360根香后,将它挂起来再把香点燃,这叫“插香园”,祭拜后还要诵读月光经,这月光经写得口语化,读来上口,拟人化,把月亮作为一个人,一个不辞辛劳,走遍五州四海,历经风霜雨露,看尽了人间的更夫的自述,表面上是一个旁观是立场,诉说着人世的冷暖,又饱含了人间的深情,读来十分亲切,那时虽还是孩子,但却特别爱读,祖母没有文化,可也最爱听这个经。拜完月后就该人来享用这些祭品了,分到自己手中的,总是只吃一点点,留下明天带到学校去,该有多美多香啊!

九 秋风凉 过重阳

秋收一过一年的命运已成定局,秋风一吹又该筹划如何过冬了,这正是回顾一年,总结一年的时候。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为重阳之日,是时秋高气爽,三五知已相约,带上半壶簿酒,加上一点秋日正有的吴茱萸(当地叫树辣子)以御寒,登高远望:文化高的自然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文化低的就是说观景休间,总结人世;没有文化的,也可以话话家常,说笑找乐。这就是过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一过,不时又能听见杀年猪的叫声了,这告诉人们不管愿不愿意,又要说过年了。仅管是“一年不如一年”,这“王小二”还得“过年”,从小就听见大人们常说:(歇后语)“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十 节日多 难尽说

以上只说了一些全民性的、重要的、普遍的节日,没有说到的还有很多:如上半年的观音会,下半年的财神会,各地的庙会,学娃儿的夫子会(吃夫子会时还兴把灯灭了吃,这很有童趣),杀猪匠的刀儿节,袍哥们的关帝会等等,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节日,至于各家各户还有许多节庆,如开业,迁居,建房,上梁,出行,升学,高就,出师,过继,认亲,归宗,出生,满月,生日(有寿辰,阴寿),婚嫁(有订亲,结亲,回门,谢媒),丧葬(倒头,吊唁,祭礼,头七,出殡,安葬,百七,忌日)等等,此外还有当时政府规定的什么四四儿童节,六三禁烟节,青年节,妇女节,双十节等等就不用说了。

那时有这么多节日,主要原因是人们要交流、交往,其次是人们要休息、玩耍,那时一般百姓是没有星期日的,第三是促进物资交流。

(待续)

转自民间历史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