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摄于我父母在华盛顿特区的家中。司徒博士于一九四九年从南京归来五个月后严重中风,照片中可见他的身体左半部行动有困难。他身后站立者为胡适博士,我的父亲傅泾波为右侧站立第一人。(照片及说明提供:傅铎若)
目录
维一:写在汉译《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前面
周惠民:译者的话
乔治. C. 马歇尔:序言
胡适:引言
前言
第一章 家世和早年
第二章:大学和神学院
第三章:回到中国
第四章:燕京大学——实现一个理想
第五章:在燕京大学时个人的感受
第六章:中国形形色色的人物
第七章:日本的占领和自由的孤岛
第八章:监禁和释放
第九章:召入外交界
第十章:未能实现的梦想
第十一章:更加困惑
第十二章:处在竹幕里面
第十三章:去华盛顿,在华盛顿
第十四章:退休中的深思
第十五章:美国和中国:“现在采取什么策略?”
附录
序言
——作者:乔治·C·马歇尔
对司徒雷登博士作介绍,是我的欢庆和荣幸。
按照我的记忆,我第一次见到司徒雷登博士,是在南京,在一九四六年的晚秋。他被日本人监禁多年,到美国休整游历了相当长时间之后,那时刚刚返回。
我们谈论了当前的形势,他的反应给予我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后来我对国务院建议任命他担任驻华大使;当时我只是我国总统的大使级代表。我所以如此建议,是由于司徒雷登博士在中国有五十多年的经验,还鉴于他的气质、个性和他的性格。有司徒雷登博士在我身边,我就有了比五十年还多的、没有由于个人涉及中国政党而产生的、有偏见的广泛经验。当他被任命时,我发现他的建议和出众的协助,对我的帮助是无价的。
我怀疑任何人能比司徒雷登博士更理解中国的特性、历史和错综复杂的政治。他那高贵的正直使得他的意见变得极其重要。
我十分敬仰他的人品,他的个性和他那广泛的经验。
(待续)
转自《二闲堂》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