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许进认识是前几年北京闹“非典”,暂时归不得,我作南通之行,在与南通新闻界朋友相聚,而与许进相见的。给我的印象,许进热情豪爽,曾一再邀我再到他家叙谈。我因已安排去浙江,婉谢了他的盛情。之后回北京,我们通过几次电话和信。他还给我寄来他的文集《温乐集》。我因手头事多,未及细读。前几天,许进来电话,要我为他的《温乐集》再版写个序。盛情难却,我就展卷细读。拿起这几十万字的文集,一读就放不下来。原来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十分真切感人的自传。
说别开生面,许进在他的《浮生旧梦》自传前面,先写他的外祖父陈家鼎评传。陈家鼎是同盟会最早的盟员、辛亥革命元老。他以诗文择婿,选中了他同乡邻邑清末隐居京都的翰林公的独生子许君武,也就是许进的父亲。文集中接下来的一篇,就是纪念他的父亲许君武的传记《记者.诗人.教授》就这样,许进在他自传之前就把自己家谱作了介绍。
许进自谦是一个平凡的人,“既无功业,也无名位;没有掌过权,没有当过官;才也碌碌,貌也平平。”就是说,许进是以一位平民百姓的身份来写自己平凡人的传记的。为什么又如此真切感人,吸引我把几十万字一口气读了下来呢?因为他是真实地写了自己不平凡的经历。应该说,他是出身书香门第,父亲在民国时曾经担任过多家大报的主笔、总编辑,在全国解放前去了台湾。留在大陆的五个子女,却都跟着共产党参加革命。许进参了军,参加了解放战争,到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停战后转业到工厂。
1956年,在胡耀邦同志领导的团中央,我负责的《中国青年报》在全国范围开展学习娜斯嘉(苏联小说《拖拉机站长和总农艺师》中人物)反落后保守的斗争精神,号召青年们“独立思考,干预生活”。许进当时就是热心的参加者。他热爱生活,追求进步。但是到1957年共产党发动整风运动时,许进因为好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被打成“右派分子”,之后又被投进监狱。五年后走出监狱门,却又被莫名其妙地戴上“坏分子”的帽子,继续不断被批斗折磨,过了21年非人生活。虽然九死一生,许进竟然都挺了过来,而且不论干什么,都干得很好。直到1977年,他以破木箱作桌,写了一部电影剧本,长春电影制片厂派人来找他研究修改准备拍摄,发现作者竟是挑篮劳动被剥夺公民权列入“另册”的“四类分子”。
在古今中外的人类历史中,各种磨难总是不断。但是人类还是前进了,在战胜磨难中不断进步、发展。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呢?我感到这是爱的力量,是对生命的热爱,对追求美好未来的热爱,以爱去关怀自己的亲人、同志、朋友,自己又接受爱的抚育。正是这种伟大的爱,使人类胜于万物而统领世界。
许进的自传所以感人,是因为这是一曲以他不平凡真实的经历谱写的生命颂歌。
我虽也是一个58年被补划为右派的难友,但对如何对待共和国曾经有过的黑暗历史,却觉醒得很迟。反右时,我所在的《中国青年报》和团中央,当时也打了不少右派,由于胡耀邦对年轻干部的爱护,我们主要是在农村劳动,比起其他部门和地方许许多多难友来,所遭的罪要好得多。尽管被耽误了二十多年人生最宝贵的年华,总觉得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自已要加倍努力工作,来补偿被耽误的岁月。我发现,这也是我们许多老同志,包括像丁玲、夏衍那样德高望重却忍辱受屈的老人,都有的共同心情。就像不愿去揭母亲身上的伤疤那样,不想再提那些伤心事。但是共和国的苦难,却像连绵不断的噩梦,直到“史无前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大灾难。巴金老人一再反思要讲真话,呼吁要建造“文革博物馆”。几十年过去却不见动静。1996年,在“文革”30周年时,我在当时主编的《东方》杂志上,编辑了一期《文化大革命三十周年追思》专辑。在即将付印的时候,有关部门闻讯,如临大敌,赶到印厂,勒令撤稿。编辑部被迫换了其他稿件,但彩印封面上的标题却不及更改,只好刊登一个重要启事:“本刊因故变动内文,封面标题不及更改敬请读者鉴谅”。读者收到这期刊物后立即大哗,表示不解、责问和愤怒的信件、电话,纷纷发向编辑部。内蒙读者寄来一首诗:
叫你记住的,你要记牢,“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催你遗忘的,你要忘掉,“过去的就让他过去”。
不许记忆的,谁也不准再提,一直从来没有那档子事。
再过三十年,亲历者死净,等于世上原来没有那些日历。
让时光把历史冲洗空白,好随心作莺歌燕舞的图画,
让血腥的案卷在大内尘封中朽烂,成为永远无人问津的古谜。
但是,谁见过历史“因故变动”?“不及更改”的岂止是标题?
年年讲天天讲千万不忘的,难免又蛛丝随风而逝,
从版面上被撕掉的,却早已铭刻在人们心裹。
爱惜芳心呵,《东方》!爱惜芳心呵,《东方》杂志!
事实教育了我:一个民族要不断有发展创造,就必须十分珍视自己的历史。最黑暗的愚民政策就是不准谈历史,使子孙后代不知道什么是应该发扬的光荣传统,不知道什么是应该牢记的沉痛教训;不知道什么是尊严,什么是耻辱,使先烈的鲜血白流。当今世界各国民族都在竞争中不断向前,我中华民族却被堵塞在封闭的怪圈中,使黑暗的历史一再重复。
读了许进的自传后,我要高呼:这是一曲人生的凯歌!
(待续)
《甘苦浮生:一个凡人七十年的真实历史记忆》,黄河清主编《往事微痕丛书·纪实卷》之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