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方展博 馒头山下的守望者 2022-04-15 18:08

乌克兰战争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迄今为止,战争进行到了第51天。于是,有许多读者朋友产生了一个疑问,战争的到来,乌克兰老百姓一定是吃不饱、穿不暖、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吧?就好像我们的上海一般,或许比我们的上海要更加严重。

不可否认,战争对乌克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肯定还是有影响的。家园尽毁、妻离子散、每时每刻都要受到生命的威胁,每时每刻都在计算战争什么时候才结束。

不过,在美西方国家的援助下,乌克兰老百姓很快就过上了比较正常的生活。今天展开来说一说。

先说吃饭。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战争期间,黄金、珠宝、货币等和平期间人见人爱的东西,受欢迎程度远远不及一个面包,一杯淡水。道理很简单,前者并不能维持你的生命,后者则能将你从死亡的边缘拉回。

因此,总部位于美国的“世界中央厨房”(World Central Kitchen)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后,立刻行动,在波兰与乌克兰接壤的8个边境点向乌克兰难民提供食物,并迅速把援助范围扩大到乌克兰周围的5个国家。

(世界中央厨房为难民们准备三明治)

不仅如此,还向包括利沃夫、敖德萨、尼古拉耶夫、哈尔科夫和基辅等在内的多个城市的餐馆,提供食品。

根据有关媒体报道,“世界中央厨房”在波兰第二古老城市普热梅希尔(Przemyśl)设立了一个巨大的食品烹调中心,普热梅希尔距离乌克兰边境仅几英里,每天接收数以万计的难民。

世界中央厨房新设立的烹调中心有12个大型海鲜饭锅和12个大烤箱,每天可以烹饪10万顿饭菜。世界中央厨房在波兰的8个过境点24小时不间断提供膳食,在寒冷的夜晚提供热汤和其他菜肴,同时还提供热可可、茶和咖啡等饮料。

从此可以看出,战争期间的乌克兰老百姓,假如所在城市陷入战火或者即将陷入战火,可以迅速撤退到其他国家的边境,在那里接受国际组织的人道主义援助。

如果不愿意离开所在城市,也没关系,相关的国际组织,会把人道主义援助直接送往乌克兰各大城市,仍然以“世界中央厨房”为例,他们的一个团队,仅在利沃夫就布置了50个提供新鲜饭菜的烹饪点。没有撤离的市民可以选择就近地点就餐,非常的方便。

因此,尽管战火纷飞,尽管家园尽毁,乌克兰老百姓吃饭的问题,始终都不是问题,不要说饿死人,就算是少吃一餐、两餐,都不存在。这也是乌克兰军队能够安心在前线打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这样说?假如士兵们在前线拼死奋战,后方传来消息,不是昨天饿死人,就是今天饿死人,士兵们肯定会担忧,这些被饿死的老百姓是不是自己的父母、兄妹、亲戚或者朋友。有了这样的担忧,军心还能稳定得下来吗?

至于交通,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是,2月28日开始,基辅全市便恢复了便利店和公共交通的运营。当然,地铁的班次比平常大大减少了很多。

另一个难以置信的事实是,铁路运营也很正常。和我们国家一样,铁路运输也是乌克兰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据相关的数据显示,铁路运输承担了全国52%的货运量,37%的旅客通过铁路进行周转。

或许读者朋友们以为,炮火之下,铁路或许早已瘫痪。其实不然,大多数乌克兰铁路还在正常地运行,可以买到相应的火车票,正常的营业,而出现铁路运营不正常的主要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而据相关的报道,对中国来说,中国直达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中欧班列,还在正常地运行,因为直达基辅的铁路是从苏梅州入境,暂时并未受到影响。而从西安至乌克兰至匈牙利的班列,则选择了改道波兰。

接着说说就医看病。众所周知,战争期间看病是一件特别麻烦的事情,所以,战争对健康人来说,仅仅是生活上的不便,对有着各种慢性病、重大疾病的人来说,就是灾难。

看疫情中的上海就知道了,由于相关的封控政策,一些有着慢性病的人,往往由于医治不及时而遭遇不幸。譬如前几天,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母亲突发疾病,因为要等待核酸结果才能予以治疗,结果,核酸检查耽误了整整四个小时,导致病情恶化,老人不幸离世。而更早之前,某护士哮喘发作,辗转了几个医院都被拒诊,最终也不幸去世。

那么,战争中的乌克兰呢?随着战争时间的拉长,乌克兰开发了很多战时手机APP,方便乌克兰日常生活的需要。尤其是就医方面,乌克兰对此高度重视,泽连斯基就亲自承诺过,不会因为战争而影响乌克兰人的各种日常医院服务。所以,相关的医疗app,能够帮助老百姓非常方便的找到附近的医疗地点。

为什么医院能正常运营呢?这当然也是因为美西方的援助,使得医院里各种药品、器械储备充足,而医院属于人道主义设施,俄罗斯不会也不敢对其进行轰炸。

总体来说,战争对乌克兰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构成一定不便的,但还不至于饿死人,或者有病无法救治。这与美西方国家高度重视人道主义援助有很大关系。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些援助,在下发过程当中,全程免费,这就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食物的公平分配。假如这些食物标上价格,那么必然就会造成分配上的不公。而分配的不公,恰恰就是饿死人的关键。

至于大家都非常关心的疫情,在乌克兰也存在,但相比饥饿、炮火、子弹,疫情被排在了最末。甚至,连口罩都很少有人戴。虽然很多人都感染了病毒,但大多数人被感染以后,挺一挺,也就自愈了。

对此,东方网的记者曾随机采访过三位乌克兰的华人。其中一位华人告诉记者,他身边90%的人都感染了病毒,但都是靠自身免疫系统自愈,毕竟,战时的医院,还有更多比新冠病毒更严重疾病的人要处理,假如把医疗资源都投入到抗疫上,恐怕病死的人反而更多。

最后,衷心祝福俄乌冲突早日结束,愿乌克兰老百姓早日回到自己的家园,早日开启新的幸福人生。

2022年4月15日于株洲家中

作者简介:刘淼,网名方展博,自由写作者,现居湖南株洲。

告读者书

亲爱的读者朋友: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新约·约翰福音》第1章)

首先,感谢大家百忙之中,阅读此文。

当您阅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有可能就躺在医院接受透析治疗。是的,可恶的尿毒症在夺去我父亲的生命后,也降临到了我的身上。为了能够维持生命,我不得不刷信用卡甚至银行借贷来进行治疗。时间一天天过去,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信用卡的窟窿也越来越大。

现在,我已经到了极其赤贫的地步,然而,我依然要为广大读者创作有价值的作品。假如您能在阅读完我的作品后,给予我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我一定为之感激不尽。

当然,帮助也不一定非得是打赏,我是一个无名作者,和那些网络大V相比,虽然公众号开通多年,但一直不善于运营,所以粉丝量和点击量都少得很可怜。如果随手帮忙转发,我一样也感激不尽。

我相信,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会有更多的力量继续写下去。谢谢你们。祝大家都能有一个好的身体,都能够在坚定地守望中,看到即将到来的黎明。

(由于腾讯改变了推送规则,关注公众号后必须设为星标才能及时收到文章,所以,麻烦愿意关注公众号的读者朋友,设一下星标,谢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