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1

第十三章

一九四四年的上海,春天花团锦簇,然而真正在张爱玲眼底闪烁着光彩的是爱情,是心里有了一个可以想着的人。她只觉得这春天有一种从寒冬熬出头来的欢畅,她和所有树梢的嫩叶一样俏立在枝头迎接生命的美好。一九四四年,这也是她一生当中惟一的一个春天。

胡兰成穿梭在南京和上海两地之间。这日,他一个人在南京夫子庙的茶楼安适地喝茶看书,等着池田。夹页的书签是张爱玲的照片,她的腼腆,孤绝,清丽,稚气,聪敏都收拢在一脸欲笑不笑的幽渺神情里。

胡兰成几乎看得痴了,才把照片翻过来,后面写着几行字。胡兰成仿佛可以听见张爱玲在低语:“见了他……”

这一句是悬在空气中久久没有下文的,仿佛下文不容许轻易地揭开。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记得那天从张爱玲家出来,她把一张照片悄悄递到他手中,嫣然一笑,按下他的手不要他当面看。他站在公寓电梯里,隔着栏杆张爱玲看着他。两人的眼光都有一种千年万世的无尽感。张爱玲是专,他是宽;张爱玲还有惊疑,他却是惊喜。在这昏黄的公寓楼梯间里隔着电梯的铁栅栏,恍惚如梦,两个人仿佛是横越三世来相见的。张爱玲看着他向下沉,他看着她往上升,直到他们离开彼此的视线。

因为想到张爱玲,那茶楼里楼窗照进来的光也融融的浮散出一种韵致,胡兰成对光有了感觉也是第一次进张爱玲的房间被那泼洒进来的天光给慑住。

他像开了天眼一样,从那天起见到诸事诸人在面前都有了新意。看见茶楼老板娘远远走来,一身朴素的布衣,剪了几枝桃花来要插在柜台边上的瓶里,也觉得风和日丽,世人皆如桃花照面一样的艳。他端起茶来嗅一嗅茶香,轻啜一口茶,心更像楼窗外的茶字布招牌一样,因风飞舞。

这时,胡兰成看见池田进来,他忙把照片放回书里,这时光,这茶,乃至和池田打招呼,都有张爱玲的滋味在。他与人聊天的肉身在南京,心却早已飞回上海。

张爱玲的心也浸泡在蜜水里,她在阳台上给花浇水,会不经意地笑出来,仿佛花儿也能分享她的快乐。外面街市上声音嘈杂,可她的耳朵依然能分辨出细微的门铃声,她忙叫阿妈去开门。

胡兰成现在也不用问阿妈张爱玲在不在,直接就登堂入室,看见张爱玲只兴冲冲地说一句话:“我回来了。”他没有客套说得那样自然,张爱玲拿着花洒,靠在阳台的门边笑着看他。胡兰成说下火车就直接过来了,还没吃饭。张爱玲与他说着家常话,径直进厨房给他弄炸酱面。又一阵门铃响,是张子静来看姐姐,阿妈并不让他进来,去厨房向张爱玲讨主意,张爱玲自然说不方便见以后再来。张子静已经吃了几次闭门羹,脸上带着莫可奈何的失望讪讪地下楼。

张爱玲将炸酱面放在胡兰成面前,就进屋去了,留他一个人坐在餐厅里吃饭,他有些愣着发呆。阿妈在那里走来走去收拾屋子,胡兰成自己坐着吃面有点尴尬,心里想着一下车就赶来看她,她也就能放着他一个人,自己去爬稿子。但她是连弟弟也不见的,她的行事风格让他很难理解。

不过两个人在一起了,即使细枝末节,也有如饮琼浆的滋味。他们比肩坐在床上看画册,实则是张爱玲看画,胡兰成看张爱玲。画册一页一页翻过,胡兰成只是跟着翻山越岭,但意不在风景,完全是伺候娘子看画,满眼还都是娘子的一颦一笑,他笑问:“我不在你好吗?”

张爱玲翻着画,状似平常地答:“好呀!”

胡兰成又追问一句:“好过我在?”

张爱玲答得风轻云淡:“没想过呢!”胡兰成听了竟也释然,头枕着墙,想着自己在南京的心情说:“我也不怎么相思!只是逢人就要说到你!”

张爱玲又把心思转到画上,胡兰成指着一页说:“怎么我看来只觉得这女人横竖都不快活,脸上就写着悲哀!”

张爱玲若有所思地说:“那是为理想吃苦的人,发现理想剩得很少了!剩下的一点,又那么渺茫!可是因为吃过苦,剩下的那一点又要比从前满怀希望好!都明白了!不再只是当初那样一味地失望和忍耐!女人的爱,到这里也已经到头了!”她嘴里说着别人,却好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光景。

胡兰成听张爱玲说话,饶富滋味,马不停蹄地追赶着她的思维,求知欲到了贪婪的程度问道:“你是我认人认事以来,第一次知道有天才!现在知道天才多半命苦,又替你担心了!你长大的过程也这样辛苦吃力吗?”

张爱玲笑着,她的心却是被他的话语暖着了:“我不是天才!我也说我是不会委屈我自己的!只是碰上了父母失和,难免受点波及。自己以为是吃过一点苦,但和别人比来又不算什么了!想捏造一点天才的传奇色彩,材料还嫌不够哪!”

胡兰成也举重若轻地说笑着问:“跟爹娘哪一边亲?”

胡兰成问话是很体己的,张爱玲也就以本心来答他。她显露出来的淡漠是真实的情绪:“哪边也不亲!小时候对母亲还有些幻想,因为她老不在,真的在一起生活,才知道活在别人标尺下的痛苦!但又不能反抗,因为是母亲!父亲是做到绝断,足够让我去恨他一辈子了!但又不能真的去恨!”

“因为是父亲?”

张爱玲思索一下,她已经太久不去想起父亲和自己的关系,说道:“因为知道他的可怜!一面恨又一面可怜着,太辛苦,干脆忘记这个人!”

胡兰成很难想象,人与父母之间会是这种关系,又追问:“弟弟呢?你只有一个弟弟!连弟弟也不亲吗?”

张爱玲说时态度很冷淡寡情:“那又是另一个可怜人,但他们自己都不觉得,与我也无关系!我是把我自己照管好就不容易了,其他的我也管不了那么多!”胡兰成感到惊讶,她说得这样理直气壮。胡兰成思索她说的话,揣测这话后面的心理背景。

张爱玲翻到一张画,屏息看了很久。画里是一间裂开的破屋,中午的太阳,草生得高高下下的,通到屋子的小路都已经不见了。就在日光下,一切看起来也都惨淡没生气,真是哽咽的日色!

张爱玲被画面震慑着,喃喃地说:“这里没有壮丽的过去,只有那种中产阶级的荒凉,所以是更荒凉,更空虚的空虚!是上海劫后余生的面貌!”她掩上画册,仿佛不愿意再想起过去那个画面:张家老宅空屋被封死的窗,正是那一栋闷到要震裂的独眼空屋。在炮弹轰炸中,窗外正是那淡白日色下的荒凉。

似乎从遥遥远远处传来胡兰成的声音:“如果劫后还有余生,一定是为了来见你!”

张爱玲怔然抬眼,那句话已经不可捕捉,但余音仍在空气中,胡兰成一只手按住张爱玲的手,张爱玲挣扎着婉拒,这一触两人都僵住,这一步越过了就再也退不回来。胡兰成臣服地低着头,一只手摊开在张爱玲面前,他要张爱玲自己的心意。

张爱玲轻轻地把自己的手覆上,两人的手指交迭着。胡兰成握着她,细细抚弄她的手指,揉着她中指拿笔磨起的茧子,两只手缠绵着。

胡兰成嗓音喑哑地说:“我要坏个彻底一点又不能!怕你又不见我!”

张爱玲低着头,气都虚了:“这也不由我了!”

两个人都像给罚了一样,呆坐着。胡兰成去勾张爱玲的脸,张爱玲只是一个傻姑娘样,所有文字里的老练成熟都破解了,就是这样一个纯净的孩子而已。胡兰成忍不住要低头去吻她,先是吻她的额头,轻声问:“怕不怕?”张爱玲摇摇头,不知道该要怕什么。胡兰成长吁一口气,喟叹地笑自己:“我是在问我自己啊!”他又去吻她,这次是吻她的唇,只轻轻地一啄,两人相对痴痴地望着。张爱玲的话细不可闻:“原来你在这里!”胡兰成说:“草长满了,路都不见了!还是我自己找来的!”

窗外是萧飒的烟雨,张爱玲拉着胡兰成到顶楼的屋顶阳台,两人贴在窄窄的檐下墙边,看雨珠像帘子一样挂在面前。

张爱玲把手掌伸出去,让雨珠在她的掌心跳舞,胡兰成点起一根烟,白白的烟吹进雨里,灰蒙蒙要昏暗了的天。

他们就这样静默无语地靠着站在一起,虽然只是檐下一方立足地,却感觉是天宽地阔,雨围绕着他们,有一种言语不可及的静谧。

惟是再亲昵的时刻,张爱玲也未曾提到过婚姻两字,仿佛与她无关一样。胡兰成反而远兜了圈子来打探她,张爱玲一径款款地直叙:“你也不是追求我,我也不要有恋爱的负担!我是不愿意浪费精神力气的,现在还早,等将来要结婚,找个人就结了,也不挑三拣四!也不会闹离婚!”她对婚姻的索然仍是来自父母的阴影。对她与胡兰成这瞬间爆发的情感,却也有理智清平的态度,这让胡兰成感到自惭,毕竟是他来吹皱了这一池春水。

甜蜜的爱情瞒不了人,张爱玲也想不到要瞒谁。炎樱讲她“最近一笑就开一朵花”,张爱玲也不回避。炎樱的世界里只有快乐与不快乐的分别,张爱玲宁愿此刻像她一样,闭上自己洞察世情变得尖刻的眼。张茂渊是不爱多管侄女闲事的,可她从别人的闲言碎语中知道胡兰成结过三次婚,现在的老婆原是个歌女,绰号叫“小白云”。她有一次想开口提醒,刚起头就被张爱玲截住:“我原也没有想太多,只是不讨厌这个人!现在,我也想不了太多,喜欢他,也只能是这样了!”

张爱玲自己说完也觉得理亏。姑姑更一点不相信,抛出句话消遣她:“你要是对待感情能跟你对待钱一样宁死不吃亏,那我就放心了!”张爱玲缄默着,那爱情的烦恼还是要在这静静的夜晚爬上心头。

第十四章

初夏的阳光里,万物有一种喜气洋洋的娇慵。微微的热气蒸上来,人和景都变得生动鲜嫩。张爱玲身着一袭桃红色的旗袍,浑身散着春天桃花的香气。对着镜子,她勾上一对翠绿色的璧玉耳坠,衣领和耳坠正是葱绿桃红交相映。她把脚小心翼翼套进丝袜,放进绣花鞋里,这便是胡兰成要回来了。

胡兰成进了厅,靠着墙站,卧房门打开一道缝,张爱玲探出头来,没看见人。他从旁边转个身过来,她笑开来,那欢悦从眼底满溢,一身水桃红让胡兰成心跳都加快了几分。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她也艳得理直气壮,偏着头神气地叫他看,胡兰成一眼望到脚,看见那双绣花鞋,知道是张爱玲刻意为他穿的。

他们难得地出去游逛,梧桐嫩绿,盛夏来临。张爱玲一袭桃红是迟迟不肯去的春意,胡兰成眼睛总要搭在她的身上。连她跟菜贩子讨价还价,都成了他眼里的风景。那一身水桃红在脏乱的市场里就是一朵污泥中开出的莲。但这朵莲竟是这样流连在这泥塘。

他们每一次的久别乍见,都像是千年一会的良辰好景。

两人比肩立在静安寺的山门前,无数个荧荧的香火星子在身边跳荡。张爱玲本是极爱惜衣履的人,此刻却只觉得那万千誓愿都是她的虔诚。寺里的大香炉飘着袅袅的烟,透过烟火张爱玲看着站在另一边的胡兰成,他在袅袅香烟里,在重重雾霭里,仿佛是幻境一样,不真实。他忽而转眼过来,那温婉的眼光让张爱玲的心欢喜又忧伤。一刹那,两人仿佛仍在公寓电梯里,手抓着四面铁条,幸福地被囚禁在一起。爱情就只容于这咫尺一方的天地。欢喜甘愿地要追随彼此,哪怕同坠地狱。

张爱玲靠在胡兰成身上,仰着头感觉那坠落,坠入情网。胡兰成脸上有着虔敬,望着千年大香炉里,无数残香的袅袅烟气。

张爱玲半垂着眼问:“许什么愿?”

胡兰成低下头去就她:“我以为我们是来还愿的!我们约好要在这里见,我来了!”

“我们没有相约,只是巧遇!”张爱玲不染红尘情缘,爱到这样销魂蚀骨,也只为两人落一个巧遇。

香炉边芸芸众生,盲目无交集地在他们身边穿梭,只有他们两人隔着一炉香,目光定定地锁住彼此。张爱玲的眼睛清冷明亮,看着他,为欢几何,她只有现前一刻。

炎樱初见胡兰成时细细地盯看他的脸,弄得他几乎发窘地问:“我只知道先生会盯着小姐看,还真是没有被小姐这样盯着看过!我这皮也藏不住骨了!”

炎樱恍若不闻,继续她的研究,自言自语道:“但是你有融融的光——是下雨的夜里弄堂口亮的那种灯光。张爱,你没有跟我说他的眉毛长得很好看!真的像弯弯的月亮!”

胡兰成觉得招架不住炎樱,求救地看着张爱玲,张爱玲忍俊不禁,也不搭救,只往厨房走去,窥看炎樱在胡兰成面前耍宝。

炎樱认真思索着说:“我本来想象你就是那个陪着美女住在月亮……砍树的那个……高高壮壮的……”

张爱玲忍住笑搭腔道:“她是说伐桂的吴刚﹗”炎樱一听就来劲头,要弄个清楚明白。胡兰成觉得炎樱真像火,将他烤得快要化了,张爱玲这才端着西瓜过来解围,可炎樱的心思还在他身上,回头问张爱玲:“你没跟我说他笑起来这里有个涡!”胡兰成的脸皮再厚也得红,炎樱笑说他的脸成红烧猪头了。

他们很快就成了上海街巷中的三人行。有时候炎樱一个人摆手快步走在前面,有时候胡兰成落在后面,看两个女孩叽叽喳喳像麻雀一样谈笑。这是一段素朴又天真的时光。三个人在弄堂里乱逛,走丢了还更开心,到处东张西望。张爱玲一路走着,看着,心中恋恋无限。脚踏车载着长梯子穿过窄窄的弄堂,胡兰成让开,贴到墙边上,墙边窗口人家刚好往外泼一杯隔夜茶,胡兰成躲不及被泼到肩上。张爱玲笑着,胡兰成掏出手帕,炎樱用上海话骂人。这一瞬间,左边是挚友,右边是挚爱,脚踩的是她最依恋的上海,头顶则是暖烘烘初夏的阳光,张爱玲愿意这条弄堂无尽,一直迷路到底。

如果像张爱玲所祈盼的,恋爱只是两个人简单的互相取悦,然而他们各自还有另一层身份。首先《万象》杂志社的柯灵和平襟亚开始坐立不安,张爱玲在《万象》连载小说《连环套》,频频脱稿,用平襟亚的话说:“印刷厂油墨都等干啦!连载不到,发不了刊哪!她这《连环套》可把我们给套住啦!就怕她在赶别人的,把我们的晾着!”

柯灵一心为张爱玲开脱:“那倒不至于吧!写作很苦的,不能催的!”

平襟亚又说:“现在物价浮涨,大家都抬高了价抢她,她也言明了人情不能拿来论稿费!”

柯灵半信半疑地去张家取稿,稿子拿在手上,一捏就知道这期字数短了不少。

张爱玲一样不好过,赶稿赶得焦虑过度,胃痛得要卧床。尤令她心情大受影响的是,沪上知名文艺评论家傅雷批评《连环套》与《倾城之恋》是“一流的笔,盘弄三流的故事”,“无伤大体的攻守战,遮饰着虚伪。骨子里的贫血,充满了死气,当然不能有好结果”。不管张爱玲介意与否,这篇评论的文字是一字一句扎进她心里去的。她虽然没有臣服的意思,但也不能说毫无领会,她一惯以松散的姿态消极面对那些不理解她的人,但是心情难免不好。

胡兰成读了这篇评论文章有强烈的反应,一面挽袖子一面说,已经有点蓄势待发的味道了:“我是听见人家说你,说错一句也不行!我就怕人家读不出你的好,又怕人家读出了,以为也只有这一点好,最不愿意那些忌妒你文字好的人,把好处都只归到文字上!说这人只不过是天生长得美,一句话就完了!这才气人!”张爱玲有兴味地看着胡兰成虎虎发作,心里只管滋滋的甜,面前是她生命中为数不多的、愿意维护她的人中的一个。

第十五章

胡兰成终究忍不住写了文章为张爱玲辩护。苏青读了文章直率地警告胡兰成说:“你这篇文章一登,跟张爱玲的爱情官司就包不住了!本也不关我的事,我只是觉得挺委屈张爱玲的!谁都知道你两边有家,张爱玲又是那么少不经事的,你这拐带少女的罪名是脱不了了!”

苏青半玩笑半认真,胡兰成也严肃得俏皮:“我年来走到哪里都背罪名,现在多加一条,也不觉累!倒是政治上大奸大反的罪名在我还都不如这一条值钱,拐带了张爱玲!张爱玲是怎么玲珑剔透的人?我胡兰成何德何能叫她屈从一步?这罪名才真是委屈了张爱玲!”

苏青一路劝下去说:“感情本来是两情相悦的事!旁人能说啥?我只是要提醒你,张爱玲在文坛刚起步,正是炙手可热,你要是为她着想,说话行事要有戒心,否则少不得将来人家要拿你来攻击她,这你总不愿见吧!”苏青说的是肺腑之言,形势上,胡兰成的确正处在低空盘旋的状态,他明白苏青话里的意思。

张爱玲腰斩了《连环套》。她并非缺少自信,只是爱惜羽毛,不愿陷进论战的泥淖中,宁可另起炉灶。她翻箱倒柜把这段时间所写的小说《沉香屑》、《茉莉香片》、《金锁记》、《倾城之恋》……一一摊出来,一张窄窄的书桌上堆出这样多赫然响亮的作品,她像韩信点兵一样,校阅着这一段时间苦写出的成绩。她已决定要出版自己第一部小说集《传奇》。

她穿街过巷地寻找出版社,自动建议用曾外祖父的名头宣传。她懂得一个人即使能等待,时代却是仓促的!所以她说,出名、获利都要趁早。约照相师来拍“卷首玉照”时,她穿着一件清装大袄,那人有些吃惊,张爱玲向他解释说:“我希望照片能有一些贵族气!一般的衣裳太普通,穿不出那种趣味!”照相师把拍摄场景安置在公寓楼梯走道间的一堵白墙边。张爱玲那经典的照片定格在时光的刹那里,为自己留下了恒久不褪的身影。

换下清装大袄,她披上一件缎子的寝衣,坐在楼梯台阶上,闲闲地挽住双臂说:“我喜欢缎子面上的光!算是跟它借点光!但你可得拍得叫人家看不出是寝衣才行啊!”她说着清浅一笑,照相师钻到镜头后面,窥见了张爱玲那一抹俯瞰红尘、无限依依的微笑,有些傻着,是张爱玲整个人散发的光彩叫他傻着。

这样忙,胡兰成也只是与她两不相扰。她在桌上理她的书稿,胡兰成坐在沙发上看书。她到厨房拿一杯茶,回转时站在房门口怔怔地看他,他一个人坐着,房里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好一会儿,她才觉得手烫了,赶紧把茶杯放到旁边,含着烫红的手指,自己背身在门外,突然觉得那刺痛都是甜蜜的。胡兰成静而专注,直到她进房里才抬起头。窗外雨纷纷,偶有仲夏轰轰的闷雷声。那扇半掩的门,任谁都不愿闯入,都愿叫他们这样单独简静地说着话。

夜深沉了,张茂渊关了客厅的灯。屋子里只剩下张爱玲房门缝隙下露出的光影,胡兰成还在里面。姑姑早已决定了不干涉隐私的态度,所以也只是朝那光影望了一眼,便进了自己的房间去,关上房门。惟那门缝下的灯光仍要隐隐透露那隔绝的另一个世界

蚊香一点红热,烟盘旋而上,房里只留床头一盏灯,窗外一轮勾月。胡兰成犹与张爱玲絮絮不休:“那天我想跟池田形容你走路呀,还有神态!抓破了头也道不着字眼!池田没看过我那么咬牙切齿,坐立难安!”

张爱玲笑着,脑筋转了一下说:“《金瓶梅》里写孟玉楼,说她走路时香风细细,坐下时嫣然百媚!”

胡兰成顿时眼睛一亮叫道:“真好!这嫣然两个字格外好!”

张爱玲更得意地说道:“像丝棉沾了胭脂,渗得一塌糊涂!”她看他眼中无限爱意,仿佛甘愿伏身在地上,做一湾清浅的小溪,涓涓为她而流。她伸手摸着胡兰成的脸颊,手指纤纤一路滑下来。有一刹那她心里感到极大的震动,她只能傻气地看着他,傻气地问:“你这个人……是真的吗?你这样跟我在一起……是真的吗?”

胡兰成握住张爱玲的手,镇在自己心上说:“你是’花来衫里,影落池中’,纵使亲近,也不沾染!你是来得去得!”两人最蚀骨的缠绵就只是这样痴傻地相看。这一刻胡兰成忽然有感,张爱玲于他即使这样靠近,亦有遥不可及的地方。

静极思动,池田鼓励胡兰成办一份杂志,两人兴致勃勃地找来张爱玲和炎樱商量,胡兰成做总的经管,演说般开口道:“把我们自己对政治文学艺术的思想发表出来,用一种最素朴的方式来办,我们都能写,爱玲和炎樱又能画,可以连美术设计都自己来,池田负责找印刷,我负责编辑业务,这就有一块我们自己发声的园地了!”杂志定名《苦竹》,取自周作人译的日本俳句:“夏日之夜,有如苦竹,竹细节密,顷刻之间,随即天明。”

胡兰成的生活重心渐渐移至上海,移至张爱玲的周围。他妻子英娣偏偏在这个时候拿着张爱玲写给他的信赶到上海,她态度很明白,就等胡兰成的一句话。胡兰成却始终沉默,仿佛眼里还透出责备她翻查张爱玲信件的意思。他并非不知道自己心中孰轻孰重,但判断由别人下,自身便少了一层责任,他反而成了那个被决定的人。

英娣仍有江湖儿女的杀伐决断,她开口提出离婚。胡兰成随她回南京家里安排余下的事。再回上海时,他忍不住向张爱玲诉苦:“她走了!她一个人!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说到这里竟然红了眼眶,这是张爱玲第一次看胡兰成流泪,心里五味杂陈着,反应更冷淡平常,她一句安慰的话都不说,仿佛这一切都和她没有关系。

胡兰成望着张爱玲,知道她一点也不同情他,也知道她的位置是尴尬的,但又不觉得他自己这样的情感有冲犯,一个人坐在那里兀自伤感着。张爱玲蹲在地上,抬头看他问:“你要我说什么?”胡兰成哑然无言。

直到晚间睡下,胡兰成仍背身侧卧,看似入梦。张爱玲躺在他身边,是醒的,她回过身去环住胡兰成,把脸颊贴在他的背后,听他浅浅的息声,喃喃地低声念着:“夏日之夜,有如苦竹,竹细节密,顷刻之间,随即天明!”

黑暗中胡兰成按住张爱玲的手,又过了片刻,他转过身来,抱着张爱玲,幽静黑暗的夜里,他看着她,两人无言地和解。他不是完人,她也不是。他们只是尘世中一对俗气的男女,偷得片刻的欢娱。即便是千疮百孔的爱情,也是爱情。

即便是张爱玲,也需要婚姻来为爱情做保证。她穿着那件桃红的衣裳,整个人洋溢着一种喜气。张爱玲将毛笔饱饱蘸了墨汁,在一张粉红色的婚帖上写下几个字:“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她把毛笔递给炎樱,炎樱站在中间,带点游戏的顽皮,把毛笔交给胡兰成。胡兰成接着张爱玲的文字写:“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张爱玲看着那几个字,又看看胡兰成,她喜欢那几个字。轮到炎樱在见证人下签字,张爱玲和胡兰成只是喜滋滋地对望着。

张爱玲眉目间都是喜气的笑,姑姑把她叫到自己房里,拿给她一只金镯子,也没说是贺礼,因为这一切看来都太不像是一回事。张爱玲想让胡兰成同来道谢,姑姑急急忙忙地阻止说:“别别!我跟他还是胡先生,张小姐,这件事我也就只能表示到这样!但我是写信给你母亲跟她提了一提,我总是对她要有个交代!”

张茂渊的疏离并没破坏张爱玲的好心情,和胡兰成在一起的每一点时光,张爱玲都当做是金粉金沙当空纷纷落下。幸福像是住在高楼上,是离地腾空而起的,看红尘已隔了九天十八层外。何况,《传奇》销售奇佳。

(未完待续)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