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雁、秦晖二位老师在7年前出版的这部著作《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下文称《十年》)一书,通过对东欧诸国转轨过程的历史加以述评,对各国的经济自由化和社会运动这两个方面,以上下篇的形式分别加以分析。通观全书,其中虽然缺少社会科学研究中,特别是针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中流行的数理或计量上的分析,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社会调查与基本的统计数据以及历史叙述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方法虽不新颖,其中一些观点却值得读者的关注。而全书的上篇,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则引起了我对于转型国家的经济私有化问题的关心。
22年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相继出现了政治上的巨变,随后的全球经济政治局势呈现出了如福山所说的“历史终结”的态势。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纷纷下台,继任者们实施了直至今日仍旧争论不断的经济转型政策,也就是所谓的“休克疗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东欧剧变之后的经济转轨,可称得上是一场大规模的试验,这场“转轨”是从未有过的考验——不仅对于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对“华盛顿共识”的考验。
对于所有转型国家,当然也包括我国,“转轨”有着政治、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的问题,即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以及社会现代化这三个必须要解决的方面。建立何种形式的新的政治体制?将原有的计划经济改革到何种程度?(或者说自由化的终点在哪里?)如何在社会范围内树立起对改革的共识?
《十年》的上篇中,对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以及俄罗斯四国的经济转轨过程逐一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贯穿上篇的主线,也是作者在绪论中就加以分类的私有化的类型比较。从波兰由“雇员所有制”到“管理者雇员收购小股份”式的私有化开始,再到捷克的“全民持股”式的私有化,匈牙利的“面向外资全部卖光”,最后再论及俄罗斯的“内部人购买“的私有化机制,其实作者向解释的问题,在经济学的意义下正是对于计划经济下缺乏明晰产权导致资源错配的问题,而东欧诸国在私有化上的改革,正是为了重新确立清晰的产权,进而使交易得以发生的过程。而在产权的确立过程中,对“公平”的极端敏感、空间庞大的国有财产与极为可怜的认购资本的尖锐矛盾,迫使政策制定者们的思路必须遵循起点公平的原则上找到“最初的所有者”然而通过规则平等的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找到“最终的所有者”这样一条政策制定的路径,来确保转轨过程中的公平和效率之间的权衡。这是本书作者在本书中想申明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成本的分析中,产权明晰的前提是东欧诸国在自由化之后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是剧变后凋敝的经济,另一方面是“休克疗法”使得政府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在这样一种“缺少企业家”的同时又缺少资本的条件下,私有化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寻找“买家”。波兰、捷克、俄罗斯这三个例子中,是通过国内持有的方式解决,而匈牙利则是通过引进外来资本的方式。正因为是各自解决了困难的一方面(企业家与资本),所以各国在后来的经济发展中相继遇到了自身私有化政策带来的弊病,如捷克所面临的因持股水平分散而带来的资本的无效率(但是另一方面也确保了私有化过程中的公平);俄罗斯则面临者内部人持有所带来了的问题,腐败、贫富差距变大以及垄断资本过于庞大成为了叶利钦时代俄罗主要面临的问题。作为“东欧左派同情者”的作者,对于经济学家们这一观点表示了强烈的质疑,指出人们对于产权初始配置的理解,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认为只要摆脱国家,将产权置于私人产权之中,便万事大吉,而此种思考方式同时也带来了内部人私分等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产权分配不公的问题。
不仅是科斯-威廉姆斯的交易成本的路径,本书的研究,也包含着很多诺斯的制度变迁思路在其中。作者对于波兰、捷克、匈牙利的分析中,都指出了这些国家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于剧变之后的私有化的影响,如波兰贵族政治中所蕴含的宪政传统、捷克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发达的地区(即波希米亚王国时期),也是二战前的世界主要工业强国之一、匈牙利的奥匈传统与大量存在的自耕农,这些历史文化因素也都加以考虑,部分地解释了这些国家在转轨时期所各自采取的政策。
其实除了俄罗斯之外,另外三国都是在二战之后才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在东欧剧变之前,都出现过改革的浪潮(波兰-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其中匈牙利更是在1968年就实施过经济改革。这些制度上的小改革对剧变之后诸国在降低“转型成本”与“交易成本”的过程中,作者认为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如捷克斯是二战前东欧诸国中唯一具有左派传统及发达稳定的议会民主制的国家,使得其私有化过程中的黑箱操作、“权贵式私有化”受到了社会范围内广泛的监督和反对。
全书整整500页,对于经济自由化与剧变后的东欧左派运动的分析介绍可谓面面俱到。本文至此,也无意对其中所有方面加以评析。但是就本书中上篇的某些结论,想结合近年来的一些经济学研究,加以继续。
就私有化对于经济发展的效果,学界对此争论不断。学术界将东欧剧变视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自然实验”,这场剧变让学者们有机会对各种理论加以检验,并重新审视。在本书出版之后的数年间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了本书中对于东欧诸国私有化中所取得的成绩。
Saul Estrin, Jan Hanousek, Ev?en Kocˇ enda, 以及Jan Svejnar在2009年的JEL发表的一篇关于私有化与所有权在转型经济中的效果的实证研究的总结文章中,作者们指出:私有化与经济发展绩效之间的关系,远比曾经认为的要复杂。他们使用过去20余年的实证分析结果,得出了外资介入的私有化在短期和中长期都对一国企业和整体经济绩效有着较明显的积极作用,而国内资本的效果则需要在一定时间之后才能得以体现(Saul Estrin, Jan Hanousek, Ev?en Kocˇ enda, and Jan Svejnar, 2009)。这一研究支持了本书中对于匈牙利的对外资进行国有资产拍卖进而加速追上了私有化之初取得较好效果的捷克等国的观点。而岩崎一郎等人在2010年EJCE中对匈牙利一国的私有化及外资兼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也认为匈牙利的企业受益于外国资本对其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私有部门的效率得到了提升(Ichiro Iwasaki, Miklós Szanyi, Péter Csizmadia, Miklós Illéssy, Csaba Makó,2010)。
在书中第二章“捷克奇迹”与“捷克陷阱”中,作者认为捷克成功地制定了“寻找最初所有者”的大众持股方案,同时还发展了本国的金融部门。捷克最后却受制于过于分散的股权配置带来的公司治理上的无效化,虽然广泛设立投资基金降低了实行全民平等的股权分配方案时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投资机会的不平等,但采取共同基金的立法原则的投资基金却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证券交易而非改善公司治理结构。Jan Hanousek, Ev?enKo?enda, 与Michal Ma?ika在今年的一篇工作论文中,使用面板数据的大样本对捷克的40万家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之后发现,所有权的集中度与外资介入对于企业的财务效率、管理水平、治理机制皆有积极的影响,算是从侧面支持了作者的论点。然而另外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也是在本文一开头就指出的,本书缺乏的,正是这种利用统计数据对作者论点的支撑。全书使用了很多问卷调查的数据,但却止步于此,一方面显然受制于作者的专长领域,另一方面问卷调查的数据基于来源和目的的不同较易造成分析带有倾向性和预判结论的嫌疑,如果再进一步,比如像Irina Denisova,Markus Eller, Timothy Frye和Ekaterina Zhuravskaya在2007年的一篇NES工作论文中,同样是使用了问卷调查(对28个后共产国家居民的问卷调查)的数据,利用多元回归的方式回答了“谁希望修正私有化及其原因”这样的问题。虽然不能说这种方式一定优于本书使用的方法,然而对于后续跟进此类研究的学者来说,也不失为一个路径。
全书在经济转轨的叙述中,总体上与1996年世界银行经济学家Cheryl W. Gray一篇论文的所得出的结论相似,Gray在这篇题为《In Search of Owners: Privatiz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ransition Economies》中指出:这些不同(私有化)路径的经济绩效与其评估还只是刚刚开始,它将持续数年,甚至世代交替,人们才能得知其全貌。(Gray, 1996) 而在另一篇由Scott Gehlbach与Edmund J. Malesky在去年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举行的纪念诺斯学术成就的研讨会上所发表的对后共产国家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综述论文中则指出,科尔奈认为仅仅政策上的变化是不足以推动经济绩效的改善的,正如诺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对于什么促进了有助于保持经济增长的制度兴起尚知之甚少。而东欧与前苏联的制度转型远非一场自然实验,而是一个糟糕的,带有多种方案的,且并非随机分配的科学展览项目。(Scott Gehlbach and Edmund J. Malesky,2010)
总而言之,制度兴起中的规则形成,产权的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对与理解人类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方面。东欧诸国的转轨历程正是如诺斯所说的,理解现代社会的关键是在于弄清从“受限进入的社会秩序”向“开放进入的社会秩序”的转型的一个绝佳的样本。而金雁、秦晖的这本《十年》,也许受益于作者没有过多受限于经济学范式的影响,从而为我们了解东欧转型国家的制度变迁和自发秩序建立,提供很多新的视角,其中很多观点,都是作为实证研究或比较经济学研究的很好的论点。我们对于人类社会的演变的知识还无法完全的解释制度与经济绩效之间的相关性有多强,但《十年》确确实实在这方面加强了我们对于东欧转型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参考资料:
Denisova, Irina , Markus Eller, Timothy Frye, and Ekaterina Zhuravskaya. Who Wants to Revise Privatization and Why? Evidence from 28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CEFIR / NES Working Paper series, Moscow, Russia: Centre for Economic and Financial Research at New Economic School, 2007.
Estrin, Saul , Jan Hanousek, Ev?en Kocˇ enda, and Jan Svejnar. “The Effects of Privatization and Ownership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9: 47:3, 699–728.
Gehlbach, Scott, and Edmund J. Malesky. The Grand Experiment That Wasn’t? New Institutiona lEconomics and the Postcommunist Experience. The Legacy and Work of Douglass C. North: 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s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St. Louis, WA: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2010.
Gray, Cheryl W. . “In Search of Owners: Privatiz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996: Vol. 11, No. 2 pp. 179-197.
Iwasaki, Ichiro , Miklós Szanyi, Péter Csizmadia, Miklós Illéssy, and Csaba Makó. “Privatization, Foreign Acquisi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A New Empirical Method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Hungary.”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10: Vol. 7, n. 2, pp. 307-343.
Kocenda, Evzen , Jan Hanousek, and Michal Masika. Financial Efficiency and the Ownership of Czech Firms. William Davidson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Ann Arbor, MI: THE WILLIAM DAVIDSON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1.
金雁, 和 秦晖. 十年沧桑: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04.
来源: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