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民主论坛》创刊10周年

今天,《民主论坛》创刊10周年了。《民主论坛》创刊时,我一无所知,因为那时,我没有任何上网的条件。而今天,我在电子信箱里每天都能看到《民主论坛》电子日刊。

我第一次听说《民主论坛》,是1998年10月我去潍坊朋友刘连军先生家里,他让我在他的usa.net信箱里看到的。次年春天我在杭州,朱虞夫先生曾建议我回家给《民主论坛》投稿,赚点稿费以谋生。但我当时除了偶尔到网吧上网外,生存的困境和失去自由的危险时刻困扰着我,我根本无暇也无力考虑这一点。

2000年我去青岛帮姜福祯先生照看书店,业余时间偶尔上网,渐渐找到了《民主论坛》的联系方式。2001年2月,潍坊临朐张铭山先生在我的介绍下先把他于1998年撰写的《浅议新文明理论》系列文章投给了《民主论坛》,《民主论坛》很快全部发表。同一个月,我和老姜也先后在《民主论坛》发表了第一篇文章。4月4日,我在江苏泗阳吴克林先生家中,闲暇之余写了篇关于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的设想,整理后在网吧里再次投给了《民主论坛》,很快又获发表。王小宁先生看了此文后撰文对我提出批评,我在南京樊百华先生家中写了篇文章进行回应,洪哲胜先生再次表示将发表。我于5月3日回到家中后再没有条件上网,7日我落入警方设下的圈套,9日正式失去自由。后来不管是在拘留所、看守所还是监狱,这个问题萦绕了我4年多:我的那篇回应文章发表了吗?4年多后我重获自由,终于得知,那篇文章几乎在我失去自由的同时,即美国时间2001年5月6日,在《民主论坛》上发表了。

出狱后,《民主论坛》继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很快《民主论坛》改版了。我曾对洪先生提出过我的看法,即《民主论坛》在帮助中国国内异议人士的自由写作方面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应在拓展稿源方面多下功夫。洪先生认真回答说,他正在这方面努力。而论起编辑和排版,《民主论坛》的认真仔细,在海外中文异议刊物中属于优等。

10年间,上网从百姓的奢侈品变成日常用品,其发展速度令我当时想象不到。而以5年前孙志刚事件为标志,互联网的巨大作用开始彰显。我的朋友温克坚、小乔、刘路、不锈钢老鼠、欧阳小戎、李对龙等网络作家,都是通过互联网进入异议界,并成为新时代自由写作的杰出代表人物。在当今眼花缭乱的网上自由写作中,海外异议刊物仍屈指可数,《民主论坛》作为其中重要的一家,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有着至少10年异议历史的人们来说,《民主论坛》是黑暗时代的一盏明灯,因为,她曾带给我们希望,并将继续带给我们希望。

2008年7月1日,北京

《民主论坛》,2008年7月1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