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惊闻刘华源先生在凌晨辞世,非常难过。他的太太王昭英女士已于2020111日辞世,现在,汶莱的这对文学伉俪都不在人世了。 

2013年10月,我参加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文学会议之后,应他们夫妇之邀到文莱旅游,受到热情接待,至今还历历在目。我回悉尼后,想到在文莱这样一个马来伊斯兰君主制国度,世界一个小小的角落,有他们这样的一些华人,年复一年,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华文文学活动,投身华文教育事业,很为感动,情不自禁,撰写了《怀抱同一个梦想》一文,长达两万五千字,对他们做了比较详细的评介。他们看后,给我来信说:“鸿文收阅,十分感谢您的辛劳。我俩平平无奇的人生,在您笔下产生了意义。您通过三个情结(六四情结、南大情结和中华情结)的书写,带出了我们生命值得回顾的篇章。我们可将您对我俩的生命历程的概括与总结当作我俩的小传传给子孙。”他们又说:“您的学养及文才,我们永不能企及”,“暮年得一知己,是上帝的恩典。”他们的话让我很不敢当——竟然还要把我的拙文当作他们的“小传”“传给子孙”。后来,他们为我的拙文出版了一部书,书名就是“怀抱同一个梦想”,而他们的文章、诗歌,竟然是作为拙文谈及的资料附录在书后。此时此刻,睹物思人,真是感念万分!
现在发表拙文《怀抱同一个梦想》,以表我对刘华源、王昭英伉俪悼念之情。由此,本文也是对在世界各地坚守汉字江山、怀抱普世价值的知名或不知名的华文作家,致以的一个深深的敬礼。——2022年10月15日于悉尼

本文作者何与怀博士与刘华源、王昭英伉俪摄于文莱帝国酒店大门前(2013年10月26日)。

从下榻的帝国酒店住房望出窗外,是草地、椰林、泳池、沙滩;沙滩之外,当然就是大海了。那些天好像并没有什么风,即使有风隔着玻璃窗也不会听到,但我躺在床上,朦胧中总是感到风声涛声,一阵又一阵,由远而近,近至身边,两晚如是。
我有时甚至感到就像置身于大海之中,全身轻飘飘的,随着海涛荡漾,忘了时间概念。睡梦中,我感到飘着飘着,头就自自然然枕靠在一片亲切的大地上,这是我出生的土地吗?就这么亲近。忽然,那块土地,又变成真真切切的我的母亲。我还听到早已逝去的母亲的声音,从冥远处飘来,是同样的声音。幼时常听母亲用保留众多古音的广州话相当动情地朗诵《滕王阁序》,隔了这么多年,不敢遗忘……这样,我又好像再次置身于滕王阁。那年在南昌参观滕王阁时,就曾经听到母亲那些声音。我脑海里一些思绪,游来游去,忽而杂乱,忽而清晰。我对自己说,这不是我好几年前所写的一些文字吗?我记起了。那天,我一踏入滕王阁,就自然而然屏住呼吸,默然追思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追怀他最后的、竟然与一千几百年之后的鄙人有点关系的足迹。天妒英才,花雨飘零!王勃短暂的一生,流星般地划过中华文学的星光璀璨的夜空。逝者已矣,思者永伤。人说人生无非是一次远行,文章也是,看谁走得更高更远,看谁能超越有限的生命。只是,一代代的人永远只能从零开始,后来者永远无法接着前人的高度继续向上攀登。这是文学的悲痛,也是文学的魅力……这么想着想着,又感到宇宙之无穷时间之无尽,不知此时何时此身何处?
两晚的梦境竟然大致相同。似乎有点奇怪。为什么梦境反复出现祖国、母亲、远行、中华文学……这些情景,这些意象?

作者摄于文莱帝国酒店大厅(2013年10月24日)。

一,鸾凤和鸣共制文曲:汶莱有一对华文文学伉俪

2013年10月,在吉隆坡开完世界华文作家代表大会之后,我应刘华源、王昭英伉俪之邀,来到文莱。
在他们的家里,我看到他们的藏书,他们的作品,他们极具中华文化氛围的摆设,特别是,在几天的交谈中,他们几十年的经历,他们的思想情操,他们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慢慢地在我心中成型。谁能料想到,在这个外人很少涉足常被忽略的小小的国度,而且是伊斯兰教君主国家,会出现这对夫妻几十年共同营造、小心呵护的中华文化的绿洲?我深受感动。
王昭英祖籍福建闽清县,在新加坡出生,在东马砂拉越首都古晋长大。由于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中华文化,小时就常躲在家里阅读,少女时代更沉醉于“五四”名家的作品。对文学的爱好,使她在新加坡南洋大学选读了中文系。婚后随夫赴英国深造,在伦敦大学东方及非洲研究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修读——以西方的角度研究探讨中国语言文学。这是她一个崭新的经验。l968年,她随丈夫定居文莱。归来后,随着三个孩子的相继诞生及为稻梁谋,终日与奶瓶、尿布、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文件、帐簿为伍,不得不冷落了多年以前就那么钟情的文学。这样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儿女成年、羽翼己丰、可以放心让他们出到社会打拼后,王昭英才重投文学的怀抱。开始执笔写作时,已达知命之年——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后,她一发而不可收,在中国大陆、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报刊发表作品,受到普遍的关注,并多次受邀出席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大陆的华文文学研讨会,以文会友,不但开拓了她的文学视野,亦扩大了她的生活圈子。她成为文莱华文作家较为活跃的一员。

刘华源、王昭英伉俪摄于文莱家中(2013年10月24日)。

刘华源则在东马砂拉越美里市出生,在文莱马来奕完成小学教育。此后,他从汶莱乘船搭火车远赴马来西亚槟城,受了四年的中英并重华文中学教育。接着,考进新加坡的南洋大学,四年后毕业,大学当局给他颁发了“工商管理学士”的文凭。毕业后,刘华源本拟返汶莱与大哥在商场上大展拳脚,这时却遇上汶莱人民党起义。迷惑中,在大哥的支持下,他决定与爱人结婚并一起远赴英国深造。刘华源进入了LINCOLN’S INN专攻法律。四年寒窗,限于经费不多,他是在没有导师指导下,利用图书馆的图书及暖气设备,在图书馆(不是学校)里埋头苦读,逐年通过考试的关卡,果然如愿以偿,成为专业律师。真是有志者事竟成!这样,刘华源的学生生涯长达二十二年(1946-1968)。英国学成回到文莱后,踏入社会,一面与大哥共同开展先父遗业,一面执律师业,直至1989退休,前后打滚有二十一年。
作为一名事业成功的资深律师,刘华源在文莱律师界享有相当名气。退休之后,他却完成了一个“华丽转身”——在一次又一次的“妇唱夫随”即陪伴太太王昭英参加各种文学活动之后,他坐不住了,终于决定自己也来动手进行文学创作。如他自己所言:“退休后,我经常陪她到各地出席各种文学座谈会、学术研讨会或与文学有关的活动,我才开始领悟到,与其袖手旁观,不如干脆介入,自己动手写起文章来。”
于是,便出现鸾凤和鸣共制文曲的佳话,在国际华文文坛传诵一时。

二,自小热爱华文文学的王昭英曾多年活跃于世界华文文学界

作者与刘华源、王昭英伉俪及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朵拉摄于吉隆坡世界华文作家代表大会会场(2013年10月17日)

王昭英的中、小学是在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的华校完成的。她清楚记得,当年华文课本的教材,有不少五四名家的作品。如巴金的《繁星》、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朱自清的《背影》、徐志摩的《再见剑桥》、鲁迅的《故乡》、许地山的《落花生》……等等,都是引导她进一步阅读他们其它作品的催化剂。小学五、六年级时,她己狼吞虎咽、不求甚解地读完了巴金的《家》《春》《秋》及冰心的《寄小读者》。升上中学后,除了继续阅读五四名家的作品外,她亦开始涉猎外国文学作品的译著。对于一个十七八岁情窦初开、对人生充满幻想充满幢憬的少女来说,浪漫主义诗人如拜伦、雪莱、济慈、海涅、普希金、裴多菲等人的作品,都是充满魅力的。在这些诗人中,对王昭英影响最深、也是她最喜爱的,是俄国的普希金。当她在人生的旅途中受到挫折、伤害时,脑海里总不期然地浮起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
这样,充满文学细胞的王昭英当她养育儿女的重担可以放下时就回过头来开始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是毫不奇怪的。不过,起初也是一个偶然的契机。1993年,她考获厦门大学“中医内科专科”文凭,那年六、七月间,是诗人吴岸牵的线,她认识了那里的文学爱好者。接着,作为古晋商界闻人黄文彬的秘书,吴岸借着来文莱参加会议之便,把他在“亚华”(亚洲华文作家协会)及“世华”(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会议上认识的文莱文友介绍给王昭英认识。在他的推介下,王昭英加入了本地文学组织“文莱留台同学会写作组”。真是谁也没有想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因为吴岸的邀稿,王昭英发表了第一篇习作;而现在,三十年之后,亦因吴岸的关系,她把这条断了许久的创作之线重新接起。
1993年7月25日,王昭英在“文莱留台同学会写作组”与砂拉越美里华文报借版主编的文艺副刊“思维集”,发表了重新执笔后的第一篇作品。同年十二月,王昭英以文莱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香港举行的“亚华”(亚洲华文作家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这个会议给她的冲激很大,不但拓展了她的文学视野,亦激发了她的创作欲望。面对文才济济的场面,她虽然有很深的自卑感,但也暗自下定决心,要努力进修,积极创作,以创作成果,提高自信心。
1995年至1996年,王昭英出任“思维集”主编。由于文莱没有本国出版的华文报,他们只好向邻国东马的华文报借版,在砂拉越美里的三家华文报《美里日报》《诗华日报》及《国际时报》主编每月一期的“思维集”。这个文艺副刊为“写作组”的组员及文莱其它写作人提供一个耕耘的园地。由于这三家华文报都有文莱版报导及刊登有关文莱的消息,文莱华人都视它们为本国的华文报。
这以后,开始了王昭英的文学活动活跃期。除了勤于笔耕,她亦参加了各项区域性及全球的文学会议。1995年,她出席了在新加坡举行的“世华”(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1996年,先后出席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五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及在曼谷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1997年,受邀出席在岷尼拉举行的“菲华文学研讨会”;1998年底,出席在厦门大学举行的“第三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2011年11月,参加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和世界华文作家协会联合筹办在广州召开的“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以及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举行的世华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2013年10月,参加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世华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11月,参加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暨南大学、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承办在中国广州召开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在这些会议中,她见到了心仪己久的作家,认识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国的作家代表,她的文学圈子扩大了。研讨会上或在其前其后,王昭英发表了多篇关于华文文学以及各国华文作家作品的评介,特别是,发表了多篇关于汶莱华文文学历史与现状的论文或随笔,如《华文文学世界的吉普赛人》《世界华文文学队伍中的一名小兵》《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汶华文学》……等等篇什。为填补汶莱华文文学的史料空白,她更殚精竭虑,披沙拣金,从累积数十年的浩如烟海的报刊杂志中搜寻汶莱华文作家的作品,编辑了《东南亚华文文学选集·汶莱卷》。这名“小兵”为世界华文文学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确实不遗余力。

王昭英的处女作诗文集《洒向人间都是爱》

这些年,王昭英已经出版了几部作品,下文会作一些扼要评介。这里必须一提的是她的处女作。1997年下半年,她开始整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台湾报刊发表的文稿,打算结集出版。文莱没有出版华文书籍的出版社,在新加坡作家寒川的不吝指导及鼎力协助下,她的处女作诗文集《洒向人间都是爱》,终于由新加坡的“岛屿文化社”出版了。出版日期是:1998年3月1日。出书的梦想终于成真。王昭英的生命乐章,增添了一段足可回味的快乐旋律。

三,受到两种不同的文化熏陶和大时代波动的影响:刘华源思想多元

从刘华源的学生生涯可知,他受到两种不同的文化的熏陶和大时代波动的影响。中华文化给他安身立命的力量和指南;西方文化开拓他的视野和思维,这应是他的思想多元的客观原因。
刘华源在读书求学岁月时,有些情况值得一提。
他读的中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马著名的钟灵中学,校风良好,读书风气很盛,收取学生严格,学生在学业和课外活动方面,表现优异。高中二考得剑桥教育文凭便可出国深造的例子,普遍得很。可惜他因卷入反对“学校改制成国民中学”的风潮而被开除。这一“挫折”,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他认识到,在学生时期就应该作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从此不再甘为“书虫”或“书呆子”了。
新加坡的南洋大学是唯一由东南亚华人集资创立的华文大学,中英并重,学术自由,思想活跃,很令海外华人仰慕。刘华源经过朋友和同学的指导,考入南大商学院修读工商管理。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天无绝人之路!这一经验加强了他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的信心,并从中提高克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这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智慧。大学四年,正值新加坡从殖民地走向独立,云南园朝气蓬勃,学生思想活跃。刘华源在左右思潮冲击下,觉悟渐渐提高,思想逐步成熟,决心走上人民的道路,朝向历史指引的方向前进。
英国社会开放,信息畅通,思想自由,信仰自由。在英国深造期间,刘华源了解和吸收了一些西方文化及生活方式,接受西方媒体与教育机构所宣扬的“普世价值”,如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等。这是他在欧洲留学的重要成绩的一部分。不同文化的交流,不同思想的交锋,是他发展独立思考的好办法。他十分欣赏英国人的“公平感”(sense of fairplay)。对不公平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站出来指责。这种来自人民良好素质修养所发出来的道德或舆论压力,比什么法规都强有力!刘华源是伦敦的“海德公园”的常客。他从这里学会演讲的技巧,应付刁难者发问,收益良多。英国共产党合法存在,但没有群众,英国的劳工阶级只支持工党。这样的现实,不得不叫他思考,发出重重问号。

以上所述的刘华源的思想成长背景,深深影响了他日后的生活态度、思维习惯,包括他写作的立场、观点、方式。退休后这些年来,刘华源的写作收获主要在散文、诗歌和学术性评介文章方面。散文题材主要是关于当下生活的及时记录和往昔岁月的怀想以及关于汶莱华人教育和华文文学问题的介绍、评论。他努力及时、生动、真实地记录他的生活片断,有旅游见闻、求学生涯的记录;有热心公益事业的写照;有家国民族悲欢交织的歌唱;有关于文化、宗教、风俗、民情的介绍;有针砭时弊、抨击暴政的檄文……等等。他善于宏观把握和微观分析,呈现出异常鲜明的理性气质。学术性评介文章中,如论者指出,《在变化中的汶莱华文文学生态》是最有价值的一篇。该文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清楚揭示汶莱华文文学“当前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有利汶莱华文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大气候”和“有利汶莱华社三大支柱发展的新情况”,详实细致而且令人信服地考察、分析了汶莱华文文学当前发展中的各类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提出了可能的应对与解决之道。而《是时候了!》一文则可以看成是对于前文进一步的补充,使人们对于汶莱华文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化的了解。相比王昭英一些关于华文文学的论文、随笔,刘华源这两篇文章,亦不遑多让,也可谓相得益彰,交映争辉。

四,散发着女性特质的新意诗意爱意:王昭英散文写作卓有成就

王昭英对文学的喜爱,众所周知。她说:“我的黄昏岁月在阅读、写作、以文会友中,过得充实有意义。文学是我的宗教、我的信仰。在宽广的文学天地中乐逍遥,复何求?!”她在这种虔诚心境写出的散文,佳作很多,既有新意又有诗意更有爱意,还散发着女性特有的气质。
在《洒向人间都是爱》中,她写出母亲如何疼爱、理解父亲,如何为这个家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甚至还爱及旁人。女儿所忆及的一件件小事,写得多么细致入微啊。她母亲一生没有什么离奇曲折故事,但也有一件不寻常事,昭英绝对不能忘怀,而且因此确信:只要心中有爱,就有诗的情怀。是有一天,母亲从午睡中猛然醒来,忙不迭吩咐坐在一边阅报的大哥,把纸笔拿来,说她心中有一首诗,经常在半醒半睡的状态中出现,今天记得特别清楚,要大哥笔录下来,作为上帝感召她的见证。母亲只上过四年私塾,识字不多,可是就想出了一首诗,很有意思,令人惊异。
母亲生命将要落幕的时候,一天傍晚,当牧师到来为她作安息祷告时,她突然睁开久闭的双眼,以微弱颤抖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吐出:“我很欢喜。”四个字,为自己的一生作了总结。王昭英母亲是十分虔诚的基督教徒,她的一生给爱作了最佳诠释。昭英也以《洒向人间都是爱》一文,为母亲一生作了简洁又充满爱意的刻画。
在《九九重阳忆哥哥》中,昭英从一个妹妹的视角,深情地把刘华源的哥哥描画得栩栩如生。她写道:“除夕夜,不但无法与父母团圆,还要一人独守店屋。躺在一张以破门板搭成的‘床’上,在爆竹声中,含泪睡去。”这种境况,当年哥哥只能独自辛酸,现在我们读了,心头也浮起一阵辛酸。
王昭英有几篇写了父亲。在《与父亲握手》中,王昭英写她大学毕业那年回到故乡,惊觉周围已笼罩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低气压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父亲一天傍晚自外回来,神色凝重地叫她明天就走。在机场送行时,父亲有生以来,第一次与她握手。这“第一次”的瞬间,透露出来深沉父爱,在女儿心中所引起的感应,的确难以言表。“……望着他忧虑的双眼,我除了点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转身走向离境处,我的视线模糊了。”昭英这篇散文,才七百七十一个字,却借用了电影特写的技巧,将这“握手”清晰地“定格”在人们眼前,让一刹那间成了永恒。昭英在这篇短文末尾说:“父亲已作古。每当想起他,就想起三十多年前的那一次握手。”现在我们读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作者摄于刘华源、王昭英伉俪住家花园(2013年10月24日)。

王昭英有些篇什是写她的庭园。写得比较早的《留得残竹听风声》一文收在2006年8月出版的《双飞集》以及她主编并于2011年9月出版的《汶莱——和平国:八人散文选集》中。2012年6月19日,她在《国际日报》“东盟文艺”版发表《平分秋色的两丛竹》,再次写她的庭院,写她的竹,回顾多年前自己写过的《留得残竹听风声》。我去过他们的家,欣赏过这一片竹、这个精致的庭院,当然深深感受到昭英的感情。三十多年前他们搬来此地时,庭园一片荒芜。华源兄找来几根野竹栽在一角,未几,不知不觉中便蔓延成丛。后来出现些事故,但他们让残竹又再次出现勃勃生机。他们分别以松、竹、梅岁寒三友为孩子命名,因此不但对以松、竹、梅为题的书画情有独钟,连带对庭院中的这丛竹也萌生特殊的感情。于是,他们享受到,也让我们享受到:

闲时从玻璃窗往外望,见竹影婆娑,竹涛翻腾,一股耕耘后收获的满足感,油然而生。月圆之夜,月上竹梢头的美景,让人想起古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情景,以及“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诗句,而引发无尽的遐想。
风雨之日,又闻风吹竹林的沙沙声响,及雨打竹叶的滴答声音。庆幸自己对竹的顽强生命力充满信心,才能留得残竹听风声。

一片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有论者说,这里既有古典诗歌中的幽静意境;又有现代绘画色彩的和谐对比;更有宁静气氛中突现出来的音乐旋律。我有同感。我还想起中学时读课本上一篇写到庭院写到母亲的清代桐城派散文的感觉。
《平分秋色的两丛竹》写出“两丛体态风姿不同的竹,各据一方,平分秋色”,讲到“平衡、和谐之美”,这种思辨性的感悟,在《蝉与禅》《肉眼与心眼》这些篇什中便变为充分的抒发。《蝉与禅》讲“蝉”与“禅”。“知了!知了!……的叫声使人想起某些大声宣称自己知了的人,往往既不知又不了。”“而参禅是为了能知了。知了或可解为知道了断。了断即放弃之意。知道放弃,就是不执迷。不执迷才能悟。执迷则不悟。”《肉眼与心眼》讲:“肉眼观物,所见仅是事物的表象;心眼视物,却可直达事物的内蕴。肉眼的视野狭窄,心眼的视野广阔无垠,既可遨游于天地之间,亦可透视古今,瞻望未来。越能用心眼的人,视野越广,反之,若心眼封闭,就算足迹遍天下,年纪一大把,却什么也没看到。肉眼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昏朦。心眼则越用越明亮,所谓具有慧眼的人,都是善用及常用心眼的人。”这些论述,真可谓金句!
王昭英思考的领域,比我最初认识她时的想象要广大得多。例如《我走进古国的光华中》这篇游记,立意很高,发人深思。她写道:走进时光隧道,观赏了吴哥古迹,见证千年以前匠心独具的设计,慑人的宏伟气势,严谨精巧的结构及精美的浮雕艺术,很为之惊叹。“当夕阳的万道金光,洒满吴哥窟拔地而起、象征着印度教和佛教宇宙中心的五座圣塔时,让人有步入仙境如幻如真的美妙感觉。五座圣塔在围绕着小吴哥的护城河中的倒影,更引人遐思。”然而,在置身景色的沉醉之中,昭英猛然警醒地想到,一场绝灭人性的大屠杀,居然发生在一个历来颂赞佛祖慈悲的国度。一个民族,在所谓“崇高信仰”的驱策下,竟然变得无法无天,肆意残杀无辜,尤其是知识分子。昭英不能不愤怒地喊出:“信仰!信仰!多少暴行假汝之名而行!”现在途中所见,均为草率搭建的破烂不堪的房子,光身露体瘦骨嶙峋的儿童在路旁泥地上游荡,或在景点不顾安危地涌向旅游车兜售粗糙的手工艺品。昭英辛酸不已,最后写道:

岁月悠悠,古国风华不再。回望暮色中的吴哥窟,“夕阳残照汉家陵阙”的苍凉感,突然袭上心头。
历经劫难的古国,什么时候你能再造辉煌?!

真是一个“天问”!我相信,每一位读到这里的人,心里都会长久地回荡作者这一仰天长叹,都会一起陷进深深的思索。

五,律师出身的刘华源更喜欢哲理的思考并让思辩力透纸背
刘华源初次投稿笔迹

王昭英曾回忆说,读大学时,她“不务正业”地选修其它系别的课程如哲学通论、史学通论、法学通论、地学通论等科目,因此读了不少哲学及社会科学的书籍,提升了理性思维的能力。不过,如果说昭英善于将诗意的审美与哲理的思考溶为一体,她的夫婿华源兄则更喜欢哲理的思考并让思辩力透纸背。例如,同游吴哥,王昭英写了《我走进古国的光华中》,刘华源则写出《吴哥方数日世上已千年》,绝对也不是一般的游记。华源兄毕竟是律师出身,经过严格的学习训练和工作磨练,擅长理性思维,而且养成习惯,他的文字厚重,明显现出思考的沉淀。这篇散文的标题即已摆明是“方数日”“已千年”之感叹,动笔之前,必定谋篇缜密,立意高远,思考深刻。一读之下,果然。请看这一段:

洞里萨湖是另一个旅游景点,惟没有历史古迹,它以天然景观吸引游客。我们搭车乘船在那里游了一圈回来,心情却非常沉重。我们看到的是彻底的贫穷!天还是吴哥王朝的天,白云依样在蔚蓝色的天空悠闲自在,水还是吴哥王朝的水,鱼虾养育着渔民。可是,大部分人民一无所有,他们的“房子”是随潮水涨落而可以搬动的浮脚木屋,简陋不堪。人民是那么的黧黑瘦小,显然是营养不良。这里的小孩涌向游客兜售工艺品,更多的是伸出干瘪的小手,发出微弱乞求的声音用英语或华语说:“请给我一块美金。”天哪,吴哥宫殿里和回廊壁上浮雕里健康高大的老百姓哪里去?

最后一句,真是神来之笔。如论者所言,华源兄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以绚丽的景物为映衬,用自己跌宕的感情做渲染,而当历史荣光形成的氛围越聚越浓烈时,突然来了这么震撼人心的一问,就此全文嘎然而止,以“春秋笔法”揭示了在历史古迹辉煌荣光背后却掩盖不住的真实悲剧。这是一个瑰丽辉煌与贫穷残破相交织的世界!华源兄对文明不幸陨落的深沉喟叹透露出他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追求人道主义的深切的思考。
更让我大感兴趣的是,华源兄喜欢把他的理性思考以诗歌的体裁、热烈的风格来表达,形成他甚具特色的诗风。
像他那首写于2003年1月的《风》。他的“风”,就是在千年历史风霜中吹拂的“东风”与“西风”。华源兄通过“风”的景物变迁构成了生动而旷远的意境,全诗有景有情,有历史,有现实,叙述描绘与抒情议论,交映生辉,而最大的亮点是达到深刻的思想升华:他站在东西文明之“风”交流的门槛上,在“人类的前途/是光明或是黑暗”的疑问后,终于发出“清醒的人们说/要对话不要对抗”的呼求——这呼求无疑正是全人类的企盼。
在《风》中,“我”的议论是通过对“你”的描述而伸引出来的,而华源兄于2003年3月1日写就的《藐视》一诗,“我”的抒情主体凸现。诗分四小节,前三节出现三组“我承认”和“但我知道”的排比,以前两者作为衬托推向主意的第三组,宣泄极为强烈的个人情感。最后一节,是一个《圣经.旧约》故事——牧童大卫用一块小石子杀死大巨人歌利亚,从而化解以色列的危机。华源兄利用这个经典故事,令人强烈地认同:貌似强大者往往为代表正义的弱小者所打败。这是历史正义的胜利。华源兄的理性思维,在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得个性异常鲜明,充分投入自我,《藐视》是一个很好的标本。请看全诗:

闪电在黑夜里/如怒目横扫天空/春雷在暴风雨前/轰隆一声震撼大地/我承认在童稚时期/我会害怕/但我知道/这自然现象是短暂的/挨一挨恐慌即将过去//
撒旦恶神在人间/能使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能使人全身糜烂名誉扫地/我承认在任何时候/他的力量可怕/但我知道/他的权柄有限/他和耶和华的一场打赌必败/好人的下场必比他的好//
巨无霸大仔佬/你能把对手关在牢里/你能吊销反对者的权力/你能封闭人的口/断人的手脚/你能操纵一切……/我承认/在你的国土上/你的力量恐怖/但我知道/你的下场不会好过撒旦/你也会恐慌 像所有的人一样//
瞧一瞧/小小牧童大卫/手中只有一块石头/不也把你拿下

华源兄的理性思维,竟然可以抹上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在2003年2月15日,星期六,他写下《因为我已经爱上了你》一诗。如副题所示,这是一篇“情人节的独白”。诗中,我们分明听到了情真意切的独白的声音,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和体验,以富有个性的思想感情流变,絮絮叨叨不断地倾诉自己衷情。这篇作品的问世,表明情人节的独白可以如此真心,如此坦诚,如此打动心灵,既富于浪漫诗意又充满理性逻辑:

我的好朋友纷纷离我而去/到那遥远的地方/发达的国家/文明自由和民主的世界/我不愿跟随潮流/凄凄然留下/因为我已经爱上了你//
我的朋友不断来信诉说衷情/他们找到了爱情/过着有尊严的生活/只要肯干苦干敢干/不愁日子难过/有了可到处旅行的护照/始感受到人格的完整/自由和平等的可贵/我不为所动/因为我已经爱上了你//
我的朋友说/你虽美丽比你更美的天下皆是/你虽富有你的家教太严/观念过时/你虽好学开放你的信仰和宗教传统/不够宽容/有时令人窒息/你虽娴慧偶尔脾气暴躁/过度敏感/我一点不动摇/因为我已经爱上了你//
有一个念头曾经在我脑海一闪而过/何不回到我祖先的故乡/那里江山如画/历史悠久连绵不断/那里有我熟悉的语言/和文化风俗习惯//
我何尝没有看到/许多外国人在那里/谋生发财/我还是拿不定主意/因为我已经爱上了你//
在我的眼里/你的眼神最迷人/外国美女算什么/你的微笑最醉人/天上的仙女也比不上/你的衣着最使我心仪/明星的艳装显得庸俗/你的一切我都看得上/因为我已经爱上了你//
你对我的坚贞不必怀疑/你对我的出身已很了解/你不会因为我是外族人对我有所顾忌/你不会因为我是异教徒拒绝我的爱情/因为爱情是伟大的/爱情是看不到/种族的差异/信仰的藩篱/相信我吧请你接受我送给你的三朵玫瑰花/不再犹豫/不再动摇

华源兄从不隐藏自己的观点,对世事人事的是非与好恶总是旗帜鲜明。他的诗歌热情、直白、爱憎分明。虽然有人认为这样的诗不够含蓄与隽永,然而,也正是这种清晰、明确的态度,成就了刘华源诗歌的特色。如论者所说,他的缺点,其实正是他的优点;他的长处也许亦为其短处,而这既对立又辨证统一的特点,正是刘华源诗歌的风格。
从华文文学创作来说,华源兄算是“新手”,但愿他大器晚成。

(未完待续)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