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并非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当毛遭排斥靠边站时,门庭冷落,毛自己形容说连鬼都不上门。但林彪却是一个例外,在那段时间里他不止一次去看望毛,同时他还表达了坚定支持毛的态度。

后来毛掌握了军权,林彪又站出来质疑毛的指挥能力,说你要是不行就让彭来干吧。

林彪带着他的四野进入东北后,毛希望他在锦州以西打大仗,林不同意,还在电报里说他希望主席能够头脑清醒地考虑问题。

林彪也不是一个拉帮结伙的人。进入北京以后,其他几位元帅闲下来喜欢聚在一起热闹热闹,他却从来都不参与,而是呆在家里。

他的院子也总是静悄悄的。

当他身体状态可以下床时,他也不会出门,而是自己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似乎永远不会停下来。在踱步时他也会喃喃自语,之后会把这些内容写到纸上,然后继续自言自语,丢掉已经写好的纸并重新拿出一张纸再写。

林彪曾经有跳舞的爱好,在东北时,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馆举办了一次舞会,林彪应邀参加。在舞会期间,一名苏联的女人觉得林彪身材矮小,而且一脸病容,所以拒绝了林彪的邀请,这让林彪很狼狈。虽然总领事知道后很生气,骂了那个女人一顿,可从这之后林彪就不怎么跳舞了。

林彪也很少参加社交活动,而他就算出席了活动,也极少和旁人交流。他更不会张罗饭局或找人到家里来搓麻或打牌。

1959年的国庆宴会上,贺龙端起酒杯向林彪敬酒,林彪拒绝喝酒,贺龙笑着说道不会喝酒还算什么男人,而林彪一声没吭,转身离开。

其实别说是贺龙,就是斯大林敬他的酒他都拒绝了。如果没有敬爱周在一旁接过那杯酒,斯大林可真的就下不来台了。

……

这些故事在林彪死后以各种方式和渠道在民间传播,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已经无法考证且无须考证了。何况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性地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至于那些事件的真伪,在他们看来,都不重要。

四十年的时光转眼就过去了,那个长10米,宽3米,深1.5米的合葬墓冢上已经长满了荒草,与地形模糊在了一起,墓前的石碑和那块飞机的残骸早已经不知了去向,是被雨水冲走了或是被风沙掩埋了,还是被牧羊人搬走垫了羊圈呢?

天知道。

“要是没有人带路,咱肯定找不到这里。”黄春光对张云林说。

他们是前一天的上午到的坠机现场。因为这块土地归个人所有,他们在去那里前,拜访了“地主”,送给他几瓶茅台酒和几条中华烟。

“地主”告诉他们,苏联解体前,坠机现场一直被蒙古官方封锁,不许任何人进入禁区。解体后,禁区也随之解禁。最早到这里的是2001年北京电视台《蒙古纪行》剧组,他们在附近转了七八个小时,才找到坠机现场。至于墓地在哪里,他也不知道。

他们是拿着一份上面刊有当年美国人对这一带的卫星航拍图的旧报纸找到这的,当年发这张照片的编辑不会想到,四十年后还会有人拿这张报纸来导航。

终于,他们认定一片周围散落了很多石头的土丘应该就是下葬的墓地。因为这里是草原,石头也是很稀有的东西,这些石头一定是当年修墓时从远处运来砌在坟墓四周的。

2011年9月13日上午,林彪的女婿张云林和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的儿子黄春光、邱路光、吴新潮、李冰天及黄的友人李建军和李建国等七人在林彪等九人的墓前摆上了鲜花和供果,焚上香烛,开始祭奠已经离开人世整整四十年的亡灵。

林彪与他的“四大金刚”

作为林彪的女婿,张云林第一个宣读祭文。


然后是黄春光读祭文。

二人祭文读毕,张云林打开一瓶茅台酒,把酒撒在了被枯草掩盖的荒丘上。

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54岁的杜甫来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

在夔州都督柏茂林的关照下,杜甫得到了一份为公家代管百顷公田的差事,也就是当上了国营农场的场长。

这是他结束了“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日子后过上的一段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也是他的一个创作高峰。那些我们所熟悉的如《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咏怀古迹五首》等大量名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

在《咏怀古迹五首》中诗人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丰功,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今人最熟悉的是五首中的第三首,准确地说是五首七律诗中第三首的前半部分: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据说当年教员在得知林死在蒙古之后,将这半首诗改了两个字,于是就有了: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林彪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上网查了一下,还真有。

林彪生长在黄冈,昭君生长在宜昌,此二地古时皆隶属于荆州,二人算是半个老乡。

尽管网上有此戏作,但我还是怀疑其真伪,毕竟,林的死对于教员的打击是巨大的,他能戏得起来么?

也许,又是格局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完)

来源:萤窗碎语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