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31日

笔者在讲三星堆故事提到,大禹治水的传说有可能是来自异域,伴随几千年的民族迁徙,经历无数次辗转相传和层层加工,才成为今天的版本。最初版本何来?值得研究。

其实这类异域文学变形记甚多。比如中国神话小说中最著名的人物孙悟空,很多学者认为原型就是印度神话的神猴哈奴曼。

中国传说的一个包公审案故事《灰阑记》故事情节原型并非产自本土,很有可能是来自希伯来圣经(基督教的旧约圣经),这是我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发现的。1993年当时红遍中港台、金超群主演的台湾电视剧《包青天》正在热播,其中一集是包公审判两妇人争一子的案子,即灰阑记,这是一个大家都很熟知的公案。剧情讲两女子争一子,都自称是孩子亲母,英明的开封府尹(北宋京城汴凉的最高长官)包拯妙用一计成功判断出谁是孩子的亲母。包公用石灰围绕孩子画了一个圈,即灰阑,要两妇各持孩子一手拉向自己,说拉赢的就是亲生母亲。在孩子被拉痛的哭声中,亲母不忍孩子受伤放弃认输,而包公则以此判断此妇为孩子亲母。

刚巧在此几天前我看了一出古犹太人所罗门王故事的电影,立刻产生这样的猜测:包公灰阑记的故事可能最早源自圣经记载的所罗门王的审判。所罗门王在判断一宗两妇争子案也以测试母爱来作判断。所罗门王声称要将孩子用剑砍成两半,一妇一半,亲生母亲立刻表示放弃争子。

当时只是我的直觉,但实际有没有这种可能?包公是中国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但发生在包公身上的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虚构的?

《灰阑记》的故事情节最早出现在北宋的一种类书《太平御览》,后因元代剧作家李行道改编为《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简称灰阑记)而广为流传。很多学者都认为这个剧中情节是虚构的,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灰阑记的主角包青天北宋时候曾当过京城汴凉最高长官开封府尹,是位清官,因刚直不阿铁面无私广受爱戴,遂被民间神话,衍生出许多包公英明断案的民间传说。好多并无其事,纯粹是民间文学创作,胡适在《三侠五义·序》一文就说包公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民间传说中的各种奇难断案故事都会射到他身上,最终将包公神话成中国版的福尔摩斯。比如最著名的包公怒斩渣男陈世美一案,就是无中生有,北宋期间并无一个当了驸马因忘恩负义欲杀妻秦香莲而被包公怒斩的陈世美其人。包公灰阑审案无任何历史记载,和斩美案一样都是文学创作而已。

如果说包公灰阑记故事情节来自希伯来圣经,难道在中国宋元时代,圣经的故事已传入中国成为民间传说,随后才能被中国文人采用为戏剧素材?有此可能性吗?确实有可能,而且可能性也很大。因为在北宋时代,京城开封府已有个犹太人社区,希伯来圣经中的一些故事很可能就在那时传入开封民间,当地百姓就把从犹太人社区听来的所罗门王英明断案故事投射到他们熟知的箭垛包青天身上。

犹太人何时来中国,有很多说法,现可以确定至少唐朝时候已有犹太人来华经商。唐朝时候的阿拉伯旅行家阿布·赛义德·哈桑在他的游记《中国印度见闻录》披露,唐朝末年黄巢造反,在广州屠城,除不计其数的中国人遭受大屠杀,还有了12万到20万在华经商的外国伊斯兰教徒、祆教徒、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惨遭屠戮。为什么这位阿拉伯旅行家会有这样确实的屠杀数字?他在书中解释说,“这四种宗教徒的死亡人数所以能知道得这样确凿,那是因为中国人按他们的人(头)数课税的缘故。”此书中国已有两种译本,最早译文民国1927年出现在《语丝》周刊和《地学杂志》,193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最早的译本,刘半农父女翻译,书名叫《苏莱曼东游记》。最近的的版本是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印度见闻录》。

此书提到的基督教徒应该是基督教早期一个教派“景教”的教徒。景教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我稍后会写一篇文章谈景教传入中国的故事。

犹太人至少在唐朝已来华,但可以肯定在北宋时候已开始落户开封,在北宋京城汴凉已形成一个犹太人社区,即今天开封市中心的教经胡同一带,据说教经胡同至今还有开封犹太人后裔在此居住。当时犹太人对外自称一赐乐业(Israel的音译)教徒。当地人对犹太教一无所知,看他们不吃猪肉,头顶黑色奇巴小帽,与回族人头饰相近,所以叫他们青回回。由于宰杀牛羊要剔除脚筋,又称他们为挑筋教。教经胡同原名就叫挑筋胡同,因民国时统治开封的军阀冯玉祥觉得挑筋不雅,遂改名教经胡同。犹太人在北宋开始定居开封的历史,有一赐乐业教于开封教经胡同的犹太会堂门前的两道碑文,即明朝弘治二年的《重建清真寺记》和明正德七年的《尊崇道经寺记》为证。现两碑石和清康熙18年的《祠堂述古碑记》皆保存于开封博物馆。

以色列大流散博物馆展出的开封犹太会堂模型。(蔡咏梅拍摄)

不知是否巧合,教经胡同离包公湖畔的包公祠距离不到一公里。据记载包公祠始建于靖康之难后的金朝,当时北宋已灭亡,人民怀念前朝的清官包公,遂建祠纪念,是否就是在这个时候从教经胡同传出的“所罗门王审案”故事在开封民间流传,最后变形成了中国版的灰阑记。

类似所罗门智断两女争子案这样的故事在印度佛经(本生经)中也有,但《本生经》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而记载所罗门王故事的希伯来圣经《列王记》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期间,还要早两三百年,所以论时间,圣经版本更早。但再往上溯,所罗门的审判恐怕也不是最初原型,我看到网上说,这个故事情节最早版本来自苏美尔文学中的传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文明。今天人类很多东西都可以溯源到苏美尔,想不到连一个中国的民间传说也可在两河流域找到源头。

有趣的是,李行道创作的元剧《灰阑记》在19世纪开始传入西方国家,被翻译成多种文本,是国际社会最为熟知的中国戏剧。德国现代戏剧家布莱希特还根据李行道剧本创作了《高加索灰阑记》。但布莱希特的剧本和原着明显不同的是,孩子最后判给了孩子的养母,并非亲母,因为在灰阑断案时养母表达的母爱远胜于血亲母亲。布莱希特这一关键情节的改编可以反映出时代观念的转变,人类之爱已开始超越血亲和族群。

一部灰阑记来自西边,兜兜转转,往东走了一圈,五千年后又回到西方,真是神奇。这证明文学作品能超越时空,让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男女可以共情同感,是因为普天之下不分古今中外,人性都是普世相通的。

来源:大纪元时报(香港)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