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黎海感到有些不安,作为市公安局的副局长兼刑警大队的队长,他用不着院长来教育他认清现实。但黎海确实没有想到医院面临的这些具体问题。回到公安局后,他调来档案,结果发现,过去两年,广海市各个医院都发生过类似的恶性事件。至于亲人死在医院或者医院门口,家属撒泼甚至抬尸“闹事”的情况就更多了。所以,在以后看各分局上报的文章中,他都会特别留意和医院相关的刑事案件。

处理完这件案子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黎海眼前总是浮现那个哥哥泪眼模糊的面孔。当时,他刚刚看过一部美国的大片,是黑人影星丹佐?华盛顿主演的。影片中,华盛顿七岁的儿子肾脏衰竭,必须进行器官移植,否则就死定了。但这个黑人没有钱,医疗保险又不负责支付这种高昂的手术费用。于是,在儿子的生死抉择面前,这位黑人父亲做了选择。

他决定用自己的自由甚至生命来换回儿子的生命。他取出武器策划了一起劫持医院的犯罪行为。他占领了医院,把一些病人和医生劫持为人质。然后提出要求,必须给他的儿子动手术,否则,他开始杀手上的人质!

经过一系列谈判,直到他从闭路电视上看到心爱的儿子获得了新器官,这位父亲才乖乖放下武器,束手就擒。影片揭露了美国的医保制度和穷人就医面临的困境,这让黎海心里好受了很多。这说明,穷人看病难的问题不但中国有,美国也有。

黎海突然想,那位劫持护士的哥哥是不是受到这部影片的影响才铤而走险的?这部片子虽然没有正式进口,但翻版的光盘地摊上到处有卖,录像厅也都放映过。影片虽然讲述一起犯罪,然而,任谁看过后,都会对“罪犯”充满同情,甚至把他看成英雄。在这些影片里,冒着生命危险参与破案的警察不但是配角,而且往往看上去让人觉得有些不近情理的可恶。

看起来,我们国家在引进外国文化音像制品时确实要注意,我们国家自己在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上也需得有中国特色。黎海想。他是从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 公民和一名有经验的刑警警察的角度出发思考这个问题的。中国人口多,成份复杂,素质又特别低,如果受到不良新闻和舆论的误导,那么那些犯罪分子会聪明起来的,而且会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到时,遭罪的是社会和普通大众。

然而,对犯罪学有着深刻研究和几近变态的偏好的黎海还是忍不住暗中设想各种不同的场景。那天如果那个哥哥再坚持一会,或者要求装设闭路电视观看弟弟手术经过的话,他的弟弟是否就可以救过来呢?他的弟弟无罪,而且救人也是正义的,一旦他的弟弟成功进行了手术,那么哥哥就算犯的罪再严重,也没有人能把弟弟怎么样了。

没有经验而且幼稚,黎海想,不但无法挽救弟弟的生命,连哥哥自己也把十五年的青春葬送了。想到这里,黎海不觉长吁短叹。这时,突然一个念头蹦进他脑海里……

如果自己是那个哥哥的话,身无分文,眼看自己的弟弟就要死去,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迫使医院和政府甚至社会为救自己弟弟的手术买单呢?

这个想法突然把这位人民警察置于罪犯的位置来思考,让他浑身哆嗦了一下。在破案中把自己放在罪犯的位置设身处地思考往往决定一个案子是否能顺利侦破。也是判断一个刑警干部是否称职的关键。当然最关键的是,替罪犯思考的时候既不能低估罪犯的智力,也不能高估,只有和罪犯想到一起去的话,才能够顺藤摸瓜,抓到罪犯。问题是,黎海在这个时候的思考,往往和工作中的破案没有多少实际的联系,而且,最主要的是,他并不是在替某个案子中的罪犯设想,而是把自己作为罪犯来思考了……

我绝对不能那么傻!他默默地想,如果我是那位哥哥,如果我的弟弟等着我拿生命去换回他的生命的话――

不要向医院交一分钱,好不容易筹到的一万五千元无济于事!最好用好不容易借来的一万五千元到邻近的深圳买一支带消音器的狙击枪,那里的黑枪市场上,除了打飞机的手提导弹发射器,什么枪都不难买到……然后,带着这 支可以远距离射杀目标的枪,我――不,是哥哥,哥哥回到了广海市。

哥哥给广海市人民政府写了一封匿名信,信的大致内容是:“人民政府,这封信是我的最后通牒,如果在24小时内,广海市各大医院不开始同时治疗那些没有钱交费的病人的话,我将每天杀一个广海市的市民,直到你们开始救人……而且,三天后,也就是在我杀了三个人后,我将把事实真相公布于众……”

怎么办?如果哥哥这样做了,那么这就是广海市建市以来最肆无忌惮的谋杀,也是一场以人命为赌注的智力竞赛。作为劫持犯的哥哥不再是用小刀劫持了一个女护士,而是用一支暗杀枪或者更加厉害的――恐惧――劫持了全城民众。案子一旦曝光,广海市将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而这个焦点中的焦点,毫无疑问,就是有神探之称的广海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刑警大队队长――黎海。

广海市正规医院就有十八家,每天因为无力缴付费用而不得不在医院耗着或者拖回家的伤者、患者就有几十人,且不说那些等在医院走廊外不死不活的、家属正在筹钱的伤病号。再说,广海市政府也不可能接受要挟做出妥协,中央也不会同意。于是,罪犯开始每天杀一个人。唯一能够阻止他杀人的只有黎海了。

于时,沉思中的黎海突然叹了一口气,心情轻松了许多,脸色也从荫翳变得开朗。因为这时的他,已经从设计出如此歹毒的罪犯突然成为一名神探。

但破案又谈何容易。这名神探的脸色又慢慢凝重起来。

广海市仅仅流动人口就多达两百万,这两百万人口几乎都没有登记,这在西方例如美国等国家是无法想象的。西方人有迁移居住的自由,但他们每到一个地方,无论是办驾驶证、租房或交水电费,都立即有了固定的登记。可是在广海市,出租屋不下50万套,真正登记身份的,不足百分之四十。在茫茫人海中,如何找到凶手?而最主要的是,茫茫人海中,如何保护受害者?谁是受害者?按照匿名信,广海市所有的民众都成了被劫持者, 那个凶手也在这些人中,只要他的目的没有达到,他就可以随时出手杀人――太可怕了。

可以从凶手的动机着手。凶手逼迫政府为出不起钱的病人买单,那么凶手十有八九就是那些出不起钱的病人家属中的一个。虽然也不能排除有人见义勇为,但以这种杀人的极端方法见义勇为实在少见。然而,就算是能够判断凶手和无钱医治的垂死的病人有关系,也不是一下子能找到的。毕竟广海市无钱医治的病人实在太多,如果算上郊区农村的,那就更多了。话说回来,如果这个数量不是那么巨大的话,每年GDP都以双位数上升的政府也许早就把这问题解决了,还用等到罪犯用枪杆子劫持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治病吗?

但最感棘手的还在后面――那就是罪犯要公布事实真相。如果罪犯一旦开始杀人,政府又没有答应他的无理要求,公安局也没有能够及时破案的话,那么罪犯公布事实真相将对广海市,不,对整个中国政府造成无法挽回的恶劣影响。

正在进行一个人激烈思想斗争的黎海额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首先,罪犯开始杀人,那么任何小道消息都会造成广海市市民的恐慌;其次,只要罪犯没有被逮捕归案,政府根本无法辟谣。恐慌中的市民甚至会把本来存在的那些命案也算在政府的无能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生活在恐惧中的市民慢慢接近真相,他们将最终认识到犯罪的真正动机――为救人而杀人,为了迫使政府重视生命而枪杀生命――可怕的是,这种做法无疑在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心理产生别样的感觉。

这种感觉在犯罪心理学中很普遍,民众将慢慢对罪犯产生同情,这时如果政府妥协,民众会认为罪犯替广大的穷人造了福,如果政府继续强硬,民众会慢慢产生反感。最后,罪犯很可能会成为为民请命的中华英雄……

那么我将是什么东西?一心抓住罪犯的公安警察又是什么?

黎海从沉思中猛然惊醒,浑身出了一身冷汗。如果罪犯用每天暗杀一个市民的方式迫使政府出钱救 治成百上千的穷苦病人,并把中国穷人病死在医院门口的现状暴露于天下,从而成为民众心中的英雄的话,那我这个人民的警察,这个神探又算是什么呢?广海市的市民,全国的劳苦大众还那么盼望我尽快破案吗?如果我有一个亲人在医院里没有钱做手术而等死,我还会那么努力去破案吗?我……

谢天谢地!

好不容易从自己设计的困局中摆脱出来的黎海长长叹了口气,他得感谢中国的老百姓纯朴可爱,没有受到那么复杂的思想的污染。随后,他想起来,刚刚幻想的情景也是日本和美国好几本破案小说和侦探大片中情节的混杂。他暗中希望这些书和音像制品不要传到中国来。至少在中国公安有能力对付这些复杂的犯罪之前,不能让民众率先仿效。

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对政治不是太感兴趣的黎海,也对中国政府牢牢控制新闻和舆论以及文化音像制品表达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他支持严格限制电影电视中的暴力、色情,甚至对自己如此喜欢的破案小说也心存顾忌。这些小说都是无聊文人杜撰出来的,如果这些破案小说、侦探小说落到犯罪分子手中,那很可能会成为教科书。所以他虽然喜欢看外国的侦探小说,但并不为中国缺少这类书籍而遗憾。

他有个大学同学,以前写过几本政治类小说,后来宣称改写侦探小说,也就很自然地缠住他这位公安局副局长的老同学索取素材。黎海当然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推说自己经手的案件都非常简单,绝大多数是马路上的你争我夺,或者是邻里间的刀光剑影,没有什么阴谋鬼计,更缺少值得一写的让人拍案叫绝的蓄意谋杀。

那位叫杨子的老同学不肯罢休,但黎海也始终没有让步。两人吃吃喝喝不断,但只要杨子一问到广海市的某个案子,黎海就顾左而右言,对那些领导决定不公开报道的有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刑事案件,他始终守口如瓶。

让杨子想不到的是,最后找到他主动述说下面这个复杂的案情的正是他的老同学――广海市公安局 副局长兼刑警大队队长的黎海。

(未完待续)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