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0日

2月2日美国宾夕凡尼亚州庞克亚瑟镇的土拨鼠预告,今年春天会很快到来。这个预告似乎很准,刚到3月,天气一天暖过一天,万木萧索一片苍黄的大地开始转绿,变得生机勃勃。

我来美国无数次,但从来没有一次是在冬尽春来这个季节转换的时候。

我家乡成都所处的四川盆地,虽然有春夏秋冬四季,但一年四季都山清水秀,绿意盎然,除了气温升降和农作物收获之时,大地的颜色在秋冬或冬春这季节变更时的变化并不明显。记得上世纪70年代某个冬天,我坐火车回川,一路行来窗外景色非常萧瑟,看不到绿色,给人很深的寒意,但当火车一进四川盆地,景色立即陡变,扑进我眼帘的全是绿色:深绿、墨绿、黄绿,连湿润的空气都是绿濛濛的,邻座一位来自北方的外省人被四川盆地的绿水青山所震撼,不禁惊叹连连,不断说:天府之国!这才是天府之国。然后转身告诉我,你们四川冬天绿成这样,我们北方是不可想象的。

后来在香港生活,香港属于亚热带,四季皆绿,景色变化更不明显,冬天和春天之间并无明显界线,对冬尽春来的季节更替切换的感受更浅淡,甚至没有。虽然读了许多诗文,谈到春回大地的种种风光,春光如何明媚,如何带给人间的希望和欢乐,可以说,直到此刻,春天来临的景象于我来说,只限于书面上的认知,缺乏寒冬逝去春回大地的直接视觉感受。

美国东岸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相比我成长的家乡成都和后半生定居的香港,每个季节的特征非常鲜明,季节间的转换也非常突出清晰。美国东岸冬季的凋零萧索景象我以前也感受过,有一年春节来美与家人团聚,女儿开车驰过流经华府的波多马克河,我看见沿路树木都光秃秃,天地一片枯黄,有些意外,说上次来美,这条路风景很美。女儿笑说,你上次来是夏天,现在是冬天,怎么能比。但我那次未等春天到来,已飞回香港,没有看到美国东岸的春回人间,改天换地的自然魔力。

我来美国多是秋天。美国秋天之美已深有体会。这次我也是秋天来美,但待的时间够长,经历了整个金黄的秋季,亲自看见秋叶落尽,然后是寒风凌然而至,终于在美国过了第一个冬天。美国东岸的冬天,天寒地冻,大自然也好像进入冬眠。除了社区的人工草坪和几株松树,住家四周林地,树木焦枯干黄,小动物不见踪影,了无生气。而且寒气侵人,每次出门都寒风凌咧,我自认非常御寒的冬衣也低档不住北美的透骨寒风,要改穿女儿的美国冬衣。然后是几次大雪,冰天雪地,大地一片白色。这时社区罕见人影,在美冬最严寒的时候,酷爱自然户外活动的居民也躲在温暖如春的室内。

香港的所谓冬季,人体感受如同这里暖和的春天。但也有那么几天,北方来的寒流越过南岭山脉呼啸直下珠江三角洲侵袭香港,这时会给香港带来短时的阴冷天气,气温最低会降到摄氏七八度。但仅止几天而已,寒流过去,又会温暖如故。

而北美的冬天很漫长,在严寒和冬雪中煎熬的居民,因而热切盼望春天的到来,土拨鼠这样的小动物也加入了渴望春天的队伍中。所幸今年的土拨鼠预言春天会早日到临。

果然进入3月,天气开始和暖,气温一天天升高,有几天气温还升到二十几度,下了几场雨后,出门突然发现焦黄的树木出现点点发芽的新绿,很多花树也长出一串串的花苞。又过几日出门,发现大地已经焕然一新,随家人开车出门郊游,道路两旁一片绿意,新绿的柳枝低垂到地,草地、牧场换上了新的绿色地毯。更令人惊喜的是许多花树,也纷纷爆出白的、粉色的、红色的花朵。世界突然从单调的枯黄变成新绿为基调的多彩天地,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原来春天真的到来了!

大地万物复苏,突然换装,能让人强烈感受到冬尽春来的季节交替,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复苏。带孩子室外散步,可以见到许多雀鸟吱吱叫着觅食,甚至看到了一只灰兔在嫩绿的树丛中东张西望。女儿说,马利兰有很多野兔,到春天就会跑出来捕食。这时,连沉睡了整个冬季的社区也喧嚣了起来,窗外传来孩子户外玩乐的欢笑声。傍晚时分,家人也开始到久违的阳台上喝茶饮酒烤肉聊天,享受黄昏的美好。这天下午突然响起轰轰的机器声,寻声过去,发现是一个穿着短袖露出一大截胳膊的彪形大汉骑着一部重机车正驰回他家的车库,看到我们即满面笑容地向我们快乐挥手。我想他是憋了整整一个冬季才熬到温暖的春天可以骑着心爱的机车四处游车河。

春天是繁殖的季节,空气中充满了爱的孢子,给世界带来希望、快乐和新的生命,但对某些人来说,可能也会带来一场小小的灾难。很不幸,我就属于这样的人。这次遇到美国春天,我才发现我对花粉过敏。

我是过敏体质的人,在医院做过过敏检测,发现自己对空气中很多东西过敏,比如灰尘、螨等。在家里做清洁,扫尘我会带上口罩,否则就会咳嗽、流鼻水,严重还会哮喘。但我从来不知自己对花粉也过敏,因为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春天降临,树木花草同一时间集体大开花,花粉弥漫空气的情景。这次我的呼吸道吸入大量花粉孢子,出现严重过敏症状:咳嗽、流鼻水、气喘等,晚上咳得整夜难眠。开始我还以为是感冒了,后经家人提醒,吃了抗过敏药才止住。

显见美好的东西有时也会潜伏着某种意外的危机。

来源:大纪元时报(香港)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