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两文钱?”李倜旅途中道,
那就买馍与花。
馍予你食饱,
你买花意味着
人生值得过好。

风景

树林在原野边缘萦绕
听苞米地在夏天簌飒笑。
这声音六月听来最金软柔和
那田地中央有座石标。
夏天屋外晴空高挂
田野优美波动闪耀
四面八方都为风神叫好。

去年

那年,树林里的废弃小屋被卖作柴。
清障车随运输车而来,
三小时一刻钟将她拆卸
水井也被捎带。
它从井里拆出时并不大。
人们甚至懒得将它损坏
就按原样放在平台。
它在那里像条灰色小腿布满青苔。

当一切再次归于平静
黄鼠狼从旧炉墙里出现。
她从树林里唤来一只杜鹃,
两者办了个虔诚仪式。
杜鹃唱了首杜鹃赞。
到此一切结束。
而后一切不复从前。
但夏天继续漫步
让红脉草生长并积花成环。

选自马丁松诗集《图勒的青草》 (1958年)
(张裕 译于2024年10月24日)

译注:哈里·埃德蒙·马丁松Harry Edmund Martinson,又译哈瑞·马丁松,1904年5月6日—1978年2月11日),瑞典著名诗人、作家,早年当过海员,1949年当选瑞典学院院士,1974年与另一院士埃温德·雍松(Eyvind Johnson,1900—1976年)同获诺贝尔文学奖,1978年在医院中自杀去世。其主要诗集有《鬼船》(Spökskepp,1929)、《游民》(Nomad,1931 年)、《自然》(Natur,1934年)、《顺其自然》(Passad,1945年)、《蝉》(Cikada,1953年)、《图勒的青草》(Gräsen I Thule,1958年)、《车辆》(Vagnen,1960年)、《光明与黑暗的诗》(Dikter om ljus och mörker,1971年)、《丛簇》(Tuvor,1973年)等。其长篇幻想史诗《阿尼亚拉号》(Aniara, 1956年)和长篇小说《荨麻开花》(Nässlorna blomma,1935年)中文版有华裔瑞典作家万之译本。李倜(约1250年-约1331年),字士弘,号筼峤、员峤真逸、员峤山人,太原榆次(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元朝官员、书画家,官至泉州路总管,两浙盐运使、集贤院侍读学士,工诗文,善书画,尤以书法和画墨竹著名,信崇道教,时称“清江七逸”之一。马丁松诗中的李倜谈道为假托,以抒发诗人对中国道家思想尤其人生自在的哲学理解和推崇。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