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瑜,女,1944年2月3日出生于重庆,笔名萧萧,吕月、傅清、柳江、程宇阳等,著名记者、编辑、专栏作家、自由撰稿人。她于1962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文艺理论专业,196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省当农村中学教师,1975年调到北京市文化局任教员,1977年借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1980年,高瑜调到中国新闻社专稿部任记者,首次专访著名作家冰心的丈夫、社会学家吴文藻,其文于《北美日报》和香港《镜报》杂志同时刊出。此后,她又相继发表了对数十位著名作家、艺术家、学者、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政府领导人以至政治敏感人物的专访,成为香港中文报刊著名专栏作家。1988年10月,她调到《经济学周报》担任副总编辑,12月4日发表了在该报的第一篇专访《严家其、温元凯关于时局的对话》,后被被当局加罪为1989年“动乱暴乱政治纲领”,《经济学周报》也为此被查封。1989年5月21日,她应《人民日报》前总编辑、社长、全国人大常委兼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新闻法》起草小组组长胡绩伟请求,到天安门广场劝说示威学生撤退,又应王丹等学运领导人请求,代为起草〈北京高校大学生告全国人民书〉,呼吁支持召开“人大”常委会紧急会议并派代表与学生直接对话,讨论撤销国务院的戒严令、撤走戒严部队和学生返校复课等问题。在“六四屠杀”爆发前的6月3日早晨九时半,她被北京市国家安全局秘密绑架到市郊平谷县的一个学校中关押,三个半月以后才办理“监视居住”手续;她发表的〈对话〉和代为起草的〈告全国人民书〉都成为被追究的问题,但一直无法加诸罪名,在关押近十五个月后,因心脏病发作,于1990年8月28日被解除“监视居住”而释放回家。由于《经济学周报》已被查封,高瑜失去了固定工作,从此成为自由记者。

1993年9月23日,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没有成功;10月2日,高瑜在应邀前往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做访问学者的前两天被捕;1994年11月9日被北京法院认定在香港杂志《镜报》上发表的两篇文章犯有“泄露国家机密罪”而判刑六年。然而,这一判决激起国际新闻界对同行高瑜的更大关注和敬佩。1995年,高瑜相继获国际报业协会“自由金笔奖”(Golden Pen of Freedom Award)和国际妇女传媒基金会“新闻勇气奖”(Courage in Journalism Awards),1997年5月又荣获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吉列尔莫·卡诺世界新闻自由奖”(UNESCO/Guillermo Cano World Press Freedom Prize)。1999年2月15日,在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访美国前夕,她以“保外就医”的名义获释。

高瑜出狱后继续以自由记者身份从事中国新闻报导,赢得更多荣誉,2000年5月获日内瓦颁发的20世纪后五十年全球五十名“新闻自由英雄奖”。2004年,高瑜加入独立中文笔会,2006年6月因笔会推荐再度获国际妇女传媒基金会颁发的“新闻勇气奖”,成为全世界唯一两次获得此项荣誉的记者。2006至2008年,她担任独立中文笔会女作家委员会委员,2009年9月当选荣誉理事,11月应邀成为捷克笔会荣誉会员。

2014年4月24日,高瑜再次被北京市公安局以涉嫌“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刑事拘留,5月30日正式逮捕,被指控将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办印发〈关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通报〉的通知》(中办发[2013]9号)录入电子版发到海外网站发表。次年4月17日,她一审被定罪判刑七年,上诉后于11月24日二审被减为五年,并因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和美尼尔氏综合症,批准“保外就医”而当庭释放,一年后转为“监外执行”,于2019年4月23日刑满,但仍经常遭到警方骚扰。

国际笔会认为,高瑜案是中国当局侵犯公民新闻出版自由的典型个案,瑞典笔会、丹麦笔会、瑞士意大利语笔会相继授予她荣誉会员称号,予以重点救助。2018年4月,高瑜缺席当选独立中文笔会理事和第一副会长,任期两年,并同时担任女作家委员会顾问至今。

高瑜著述甚丰,广有影响,除上述个人专访外,重要文章还有:〈刘宾雁宣布退出文坛〉(1985)、〈毛泽东整刘少奇的历史真相〉(1986)、〈中共第二批知识分子被整肃内幕〉(1987)、〈解散《红旗》赵紫阳态度强硬〉(1987)、〈光明磊落无私无愧胡耀邦〉(1989)、〈北京审判陈子明、王军涛内幕〉(1991)、〈知识分子谈邓南巡后的中国──徐四民与北京知识界人士座谈〉(1992)、〈永远的张思之〉(2008)、〈华国锋的下台和胡耀邦的上台──结束旧时代和开创新时代的两位中共领袖〉(2008)、〈改革开放三十年“总设计师”不见了 “英明领袖”回来了〉(2008)、〈北京奥运是权贵奥运 反恐变成反人民〉(2008)、〈公民刘晓波〉(2009)、〈不同的二十年──东欧倒墙vs.中国崛起〉(2009)、〈胡锦涛的“和谐”为什么变成“河蟹”?〉(2009)、〈中共终于又找到对手──刘晓波为何因〈零八宪章〉而重判〉(2010)、《六四二十一周年的思考──邓小平镇压八九民运的必然性〉(2010)、〈温家宝无力改变经济发展方式〉(2010)、〈《李鹏六四日记》出版背后水有多深?〉(2010)、〈三十年前的《决议》本来就是绊脚石〉(2011)、〈草色烟光祭林彪〉(2011)、〈必须严惩司法暴力〉(2011)、〈韩寒和革命〉(2012)、〈李锐评说毒杀伍德案〉(2012)、〈看北京怎么做薄熙来文章〉(2012)、〈令计划丑闻盖薄案了〉(2012)、〈怀念军旅作家刘家驹〉(2020)、〈那么多不堪回首的日子——怀念刘晓波〉(2020)、〈中共司法与传统节日 ——有感耿潇男的审判日〉(2021)、〈奥运年,鲍彤破了”邓小平总设计师”的神话〉(2021)、〈历史将重新评价华国锋?——一个真正改变中国历史的人〉、〈我爱《苹果日报》(2021)、〈赵紫阳曾为阿坝”新叛”平反〉(2022)、〈重读《战略集》 再谈刘亚洲〉(上、中、下)(2022-2023)、〈“昨日香港、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2023)、〈历尽磨难 虽九死其犹未悔〉(2023)、〈三中全会发表《决定》之后 大外宣难有起色 ——谈谈高志凯面对“独裁”的提问为何只能用谎言搪塞?〉(2024)、〈邓小平废除终身制了吗?〉(2024)等。她的作品还被选入多种选集,专著有自选集《我的六四》(2009》等。

2024年8月26日,高瑜的手机和家里座机、宽带被当局全部切断,她被迫借用邻居家的网络或外出时借用其他网络,继续坚持网文写作,包括发表〈那年,数千名干部和邓小平激烈争论〉(2024)、〈宋彬彬之死与文革的后果〉(2024〉、〈赵紫阳105岁冥寿,重读赵家儿女《祭文》〉等文章。

独立中文笔会2024年“狱中作家日”新闻公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