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腐败问题上,我们显然正陷入这样一种尴尬局面:一方面,我们以前所未有的一致达成了这样一个社会共识:不对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腐败的势头很难扼制,更不要奢望“消除”了。但另一方面,谁来对权力实行制约和监督,怎样对权力实行制约和监督,谁又有能耐在现如今的权力框架下“插进一只手”,对权力实行制约和监督?对这一问题,大家似乎都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如果一个看似合理的建议无法实施,说来说去,岂不是最终会流为一场空谈。
这让我想起一个寓言故事:一群老鼠在猫们的百般欺凌下不断损兵折将,生存与发展都受到极大的威胁,在万般无奈之下,鼠们聚集到一起“共商国是”。你一言我一语,每一句话都显出很高的智商,最后全体一致认为:只有给猫脖子上挂个铃铛,大家的安全才有保障。
我们今天的境遇,是不是有点类似于这群可怜的鼠呢?换句话说,在中国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体制下,把监督和制约这个“铃铛”挂在权力者的脖子上,其可行性可操作性在哪里?既然没有可操作性,监督与制约最终只能是一相情愿青蛙想吃天鹅肉的梦中美事。
当然,我们毕竟不是老鼠,我们比老鼠有更高的智商,因此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讨论下面这个问题:用什么办法才能让当权者“思想上再解放”一些,利益上“考虑国家和人民”多一些,觉悟上不要总“等同于普通老百姓”,境界上能“再上一个新台阶”,然后大义凛然地、走上刑场般地在脖子上挂一个让公众监督和制约的“铃铛”?(之所以要让权力者自己往脖子上挂“铃铛”,是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国情:中国老百姓目前绝不具备往权力者脖子上挂“铃铛”的胆量和能力,唯有走当权者“自觉革命”一途)
另外需要格外提醒一下的是,在讨论这一问题时,一定要把“稳定”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加以考虑,特别是在实施阶段,绝不能操之过急,伤害了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须知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任何改革都不会成功的。切记!
首发《散文百家·杂文》 200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