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由于病菌大量侵入血液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感染,一种可累及人体各组织和脏器,危及人生命的高危急症。病菌一般通过皮肤的创面、痈疖、灼伤面侵入血液;也有因体内病灶严重感染、脓肿引发此病的。

  败血症通常发病比较峻急。病菌侵入血液后迅速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全身感染,进而肌体出现畏寒、高热、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多汗、头痛、皮疹、关节痛、肝脾肿大、中毒性肝炎和心肌炎、腹胀、呕吐、便血、昏迷等。若治疗不及时,或由于误诊,贻误了及时对症的治疗,往往会葬送生命,或给肌体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害。

  由这种来势凶猛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疾病,我联想到我们社会出现的一些现象。

我们的社会肌体,今天是不是也正在遭遇类似于败血症这样的疾患呢?无处不在、愈反愈猖獗的腐败,是否就是大量病菌侵入血液(党政机构)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越来越多的腐败分子、堕落分子、假公济私之徒,渗入到权利部门的各个领域、级次,大面积侵蚀和危害着整个国家肌体的健康,在大肆败坏社会风气、鲸吞国家财产和人民血汗的同时,以其难以置信的方式和速度,对全社会形成至为深重的毒化、腐蚀和败坏作用。

  关于从我们的社会肌体里挖出贪官污吏(人们一般称之为“蛀虫”)的报道,我们实在是听得太多了。可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媒体报道出来的“典型案例”只是挖出来的贪官污吏中有限的一部分,而千辛万苦挖出来的部分,和仍在我们肌体内为害的大规模的“菌群”相比,又是过于有限的一部分。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级别层次,目前还有多少腐败分子堕落分子假公济私之徒官居原位、身居要职,在继续自己的“蛀食”事业呢?没有人能说清楚。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中国社会近些年积累的财富一方面正在被数不胜数的贪官污吏变戏法似地转换成了“私有财产”,一方面正在被各级官员搞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拍脑袋工程”消耗或挥霍掉。

  幸亏我们是一个大国,幸亏我们的人民既勤劳又善良,勤劳得像蜜蜂一样,善良得像牛羊一样,予取予夺,从不计较。不然我们的国家哪有这么坚实的“支撑力”,在这样大规模且持久的“失血”状态下,仍然站得直直的,让不明真相的老外还以为我们蛮强壮的。只有我们中国人知道自己哪出了毛病,只有我们中国人知道,自己的病已经到了哪个部位,已经发展到何种程度了。 不过仅仅知道而已。

我现在越来越弄不清中国究竟是谁的了。好象是全体中国人的,又好象不是。凡是说起国家财产,国家的事情,人们往往称“公家”。但“公家”好象只是一个表号,一个虚名,象一块无主的肥肉,象一个没有主人的猎场,更象一个有些痴呆不会看家的憨老大手中的庄园,谁都可以吃它、偷它、拿它、抢它,谁都可以作践它糟踏它,看不见有谁真正心痛,看不见有谁愤然站出来捍卫它保护它。吃“公家”的人不但认为自己吃得天经地义,看别人吃的人仿佛也感觉如今不吃白不吃,有机会自己也要吃;把“公家”的东西想办法变成私人的东西,把“公家”的钱变着法子弄到自己的口袋里,仿佛也不再算是犯罪,而是一种令人羡慕的“本事”。

说国家是共产党的吧,好象也不像。共产党要真把中国看成是自己的私产,怎样解释它的大小官员疯狂贪污国家资产的行为,怎样解释近半个世纪中国环境遭受的破坏和污染?中国共产党里爱国主义大师成群结队蔚为壮观,他们看着此情此景,也完全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也好象他妈的吃了老鼠药一样,一个个无动于衷躲在家里装聋作哑;至于说中共党内那些三流四流的爱国主义小喽罗们,更他妈的看着自己的祖国没人管了兴高采烈手舞足蹈起来,为自己能在浑水中摸一两条不用掏钱的小鱼庆幸……

  败血症——一种由血液中侵入病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就这样一天天地向我们逼近。它或许是由于一个不起眼的创面、一个小小的伤口引起;或许是由于我们某个器官潜伏已久的病灶未被我们及时发现,突然出现脓肿、破裂,引起大面积感染造成;或者两种因素兼而有之。但不管怎样,它引起的全身感染和中毒情况,却是人人可以看到、可以感知的事实了;它造成的我们社会整体的衰败迹象,也愈来愈明。

我真担心我们善良的人民有一天支撑不住了,再一次倒下,重演东亚病夫的悲剧。我们善良的人民虽然具有很多优良品质,他们无与伦比的勤劳和勇于奉献,但他们的体质实在太弱,实在经不起这样猛烈的侵蚀和感染,经不起这样大规模的不留任何余地的掠夺、践踏和摧残。

中国共产党现有近7千万党员。凡加入共产党的人,一律被称为我们这个民族的“优秀分子”、“新鲜血液”。今天,在这近7千万的“优秀分子”中,有多大比例的人还保留着真正共产党的本色?医学专家指出,病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生败血症,取决于细菌的数量和人体的防御免疫两方面的情况。显然,今日的党员干部中,不贪不腐的人渐成“极少数”,而贪污腐化分子数量之庞大真可谓数不胜数。“新鲜血液”中掺杂进来这么多的有害病菌,不发生败血症,反倒是一桩怪事了。

败血症,令人毛骨悚然的败血症,就这样不声不响来到我们面前,来到我们身上……

首发2004年《大纪元》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