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有很丰富的历史遗产,但那些遗产没有被保护和活用。

我去中国,主要是为了采访的目的。所以,春节期间,我很少去中国。我在中国过春节只有两次。第一次是1988年在哈尔滨。那时候,我在某个旅社从事服务员的工作,大多数的同事都回家过年。在除夕的晚上,老板的爱人给我们做很多菜。我不知道在中国北方过年,有吃了很多菜,最后吃饺子的习惯(在日本,男孩儿一般先吃米饭等主食)。我吃饱了后,非常多的饺子来到我的面前,大家催我吃很多,于是我在半夜去过几次公共厕所(那家旅社没有厕所)。

第二次过年的是2012年在河南浚县。浚县有《三国演义》的“官渡”、还有其他的名胜古迹。我在浚县吃得多,喝得也多。浚县是在中国佛教非常盛行的地方之一。在浚县过春节,我看看当地的庙会,觉得非常愉快。

但是,有一个事让我觉得非常遗憾。浚县有很丰富的历史遗产,但那些遗产没有被保护和活用。老街有很多老房和很长的城墙。大部分的老房被放置,在城墙的周围,垃圾满地,保存状态非常差。我向一位居民反映了这些情况。他回答说:“我们县,历史建筑物只好被放置的。被拆的地方也不少。这是没办法。”

而在县里不少地方,在进行修建工业开发区、花园式公寓、办公大楼等。如果有那么多资金,那应该利用于修补历史建筑物等……外国人访问浚县,肯定会有这样的看法。但是,中国的中小城市都像浚县一样。因此不少人感到中国全国的城市都很像。去哪里都有同样的公寓、大楼,而老街很脏,很少有本地特色的魅力。当然,主要原因是政府所推进的“乱开发”。但是如果居民对自己家乡要引以为豪的话,就应该向本地政府主张保持该地的特点。

“每个人都有个家乡!”这是常坤主持的公益机构“艾博”,在“自己的家乡”展开公民教育活动之际,复制推广的一个标语。我认为这个标语说得既是很当然的事,又是能表现出目前要克服的课题。对中国人来说,中国是他们的祖国。省、地域、县、乡镇也是他们的故乡。那他们爱中国的话,应该以同样的力量和热情而爱乡镇、村、街道等,爱自己家乡的特点。很多人开始主张应该保护自己家乡的特点,已经形成人数规模的压力……,我认为这样就是能保护浚县城墙等历史遗产的唯一的方法。如果这些人增加的话,有两个效果;(1)人数规模的压力给本地政府的开发计划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2)很多爱自己家乡的人希望在本地政府上班。这也给本地政府带来不少影响。

我在浚县见过本地出生的律师蔺其磊。他利用自己老家的空房为设立向本地农民的民办图书馆。通过接触这些活动,我能保持对未来中国的一些希望。

来源:东网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