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一石激起千层浪,揭开了中国大陆毒气、毒水、毒土地、毒食品、地质灾难为代表的环境恶化的一角。亿万点击率震动朝庭。柴静调查反响多元,这不奇怪,它触及的利益太多了,不知多少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要被动。

环球时报3月2日发题为“对付雾霾,中国社会是利益共同体” 社评对柴静调查为政府站台。社评讲政府对治理大气有“决心和行动”有“铁腕措施”“巨大努力”。社评对今后环保努力方向定为“全民参与”,如社评所言“让我们做个预见,当中国的一些名人以公交出行、节俭生活为荣的时候,中国环保的社会基础就会出现一个飞跃。”

不错,环保要靠全民参与,我们也相信政府在巨大民意压力下会更努力环保。但这就够了吗?不!关键在制度。

一在立法制度上改革。要真普选出真代表。人民代表会提案、敢质询、能决策,唯此环保才能不出大失误。

二在司法制度上改革。司法独立才能判环保大案,才敢对各级党书记拍板工程说“不”,才敢与“两桶油”等国企庞然大物顶牛。

三在新闻管理制度上改革。让各种媒体自由报道、爆光、追责、评论。让国民有言论权、知情权,让一切污染之源、害群之马晒在阳光下。

中国大陆环境如此恶化至天怒人怨之地,制度之弊难逃其咎。治理环境若制度不变必起伏不定。天佑中国!

北京查建国 3月3日 手机13661195761 家电010-67506064 电邮[email protected]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