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蔡英文在前进总统府之路上的竞争者还没出现。挟着去年地方自治选举在野进步大联盟横扫全国的馀威,民主进步党地方执政县市百日新政的优秀成绩,蔡英文这一次参选总统,尽管低调,却气势如虹,锐不可当。她将会是台湾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蔡英文是各种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因素的交集

蔡英文的政治对手,不在台湾岛内,而在北京宫廷大内。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放弃过统一台湾的念头,它的国力前所未有的壮盛强大,在国际政治与经济上举足轻重,一方面在国际社会孤立台湾,请君入瓮,逼迫台湾投向中国,另一方面则对台湾内部进行收买与分化,意欲不战而屈人之兵。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却又是一个脆弱的强权,为了维持中国共产党党国对各个民族与人民的统制,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人民洗脑和自我欺骗之馀,尚用尽一切国家暴力手段对民间和异议者进行监控丶恐吓和镇压。这个看似扑天盖地铜墙铁壁的党国,却因为存在桀敖不驯的台湾人,而出现严重的漏洞。台湾人用民主拒绝党国和权贵,以自决拒绝中华民族主义帝国,用自由反抗意识型态的控制和暴力恐怖统治,用在地经济和全球化,试图摆脱大中华经济圈的包围,更以自身的自主存在,为所有反中共专制的力量提供交流平台和发声管道,甚至给予道义的支持,证明了华人和所有被中国共产党压迫的民族,也都可以拥有不同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想像,自由地联合与和平地共处。

当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自身的统治正当性基础建立在中华民族主义丶中国正统性和经济发展之上,正好台湾独立是对於中华民族主义的否定,中华民国的存在是对於一个中国和中国正统性的否定,民进党是台湾人民对於唯经济主义的否定,作为三重否定交集的蔡英文本身,则又象徵着对於中国父权政治的否定,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於蔡英文出线的意义倍感头痛,希望能够管控其对於中共意识型态霸权的冲击。中华人民共和国向来的作法,就是通过美国的压力,让台湾人民基於安全和稳定的考虑,保留对於民进党中央执政的支持。二零一二年的那次选举,蔡英文匆促提出空洞的「台湾共识」,欲以此一对内共识主张解消两岸间九二共识的问题,答非所问,果然遭到内外各方围剿,最终以一哩路之差饮恨落选,也暂时解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担忧。

两岸需要新的共同政治基础

东山再起的蔡英文,在年初一月二十一日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议上,提出了两岸交流「三个有利丶三个坚持」原则主张,预告了其未来主政下两岸关系发展的路径。所谓三个有利是「要求未来推动两岸关系,必须有利於国家自由民主发展丶区域和平安全稳定丶两岸互惠互利交往」,三个坚持则是「坚持政府决策须充分民主和透明化丶交流过程须多元参与和机会平等丶交流成果须维护公益和社会共享」,这些原则性的主张都是属於程序性的,皆未触及到对岸急切希望蔡英文交心表态的两岸政治定位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於此一问题的焦虑,具体表现在三月四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丶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联组讨论会中的谈话,习近平表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陆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与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与条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他警告道,「如两岸共同政治基础遭到破坏,两岸互信将不复存在,两岸关系将重回动荡不安!」
九二共识的创造性模糊,使两岸对於一个中国有各自表述的空间,但也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得以背靠其作为中国唯一代表的国际地位,将之渲染为台湾承认一个中国,进而由此自行引伸,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台湾参与国际社会唯一代表」的命题,这就无异压缩参与国际社会的机会,甚至否定了台湾的国际法人格,自然招致台湾人民的反感和排斥。习近平重申九二共识,用意在为民进党执政後的两岸关系划下红线,其警告之严厉,正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於蔡英文的高度忧虑,却也使民共间面临摊牌之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声声催问,如果不要九二共识,那麽蔡英文能否找到一个说法,让两岸在拥有共同政治基础的情形下,继续发展关系?

扬弃九二共识

笔者三月底有机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台智库人员交流,听到对岸人士批评蔡英文回避两岸政治定位议题,立场模糊,也因为蔡英文针对党内有人主张冻结〈台独公投党纲〉,而於回应时称「认同台湾丶坚持独立自主已变年轻世代的天然成分」,而认为其系顽固的台湾独立主义者。

在两岸学者的交锋中,我们对於当下的民共关系有了这样一个初步的理解,蔡英文和民进党对於两岸关系的立场其实很清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求於她的是,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有更清楚而能够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的表态。而由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於台独的认识一向负面而肤浅,兼有以中华民族主义对内统一意识型态的作用,乃将所有反对其一中唯我论立场的论述皆打为台独或隐性台独(独台),所以蔡英文自然被定性为台独,成为敌对势力。由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於蔡英文的台独定性,加以蔡英文曾经反对陈水扁於总统任内一度接受九二共识之举,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於蔡英文之接受九二共识毫无期待,但基本上仍愿意相信蔡英文会概括承受既有两岸所有的协议,因此,只要蔡英文有一个说法,能够对於两岸共同政治基础的建立有所助益,特别是对於台湾与中国的政治关系有所交代,对岸会勉强吞忍。

以宪法共识连结宪政中国梦

民进党的〈台独公投党纲〉虽然主张最终要建立台湾共和国,却坚持通过台湾人民以公民投票方式进行民主自决来完成。〈台湾前途决议文〉主张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却也承认在现实上依〈中华民国宪法〉,国号为中华民国,而欲改变此一法理现状,民进党同样坚持只能以台湾人民经公民投票方式为之。〈正常国家决议文〉则主张在适当时机举行公民投票,以彰显台湾为主权独立的国家,并基於「中华民国」这个国号已很难在国际社会使用,主张以「台湾」的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丶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严格说来,民进党并不是台独党,它对於民主自决程序的坚持,强过国家前途的终极选择,毋宁可称之为民主自决党。所以,如果台湾人民基於自由意志日後以公民投票选择与中国大陆统一,民进党会予以尊重并服从此一决定。

而就非典型民进党人蔡英文而言,她对於两岸关系最清楚的观念和表述,就是她在李登辉总统任内接受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专案小组所完成的特殊国与国关系论,这是一个参考德国模式,而以〈宪法〉暨〈宪法增条条文〉为法理基础建构的两岸关系定位,承认两岸具有「国家统一前」的特殊关系,中华民国在以台湾人民为主体完成修宪後,宪法地域效力限缩於台湾,并因而不否认中国大陆地区自有其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宪法秩序。特殊国与国关系论是基於〈中华民国宪法〉对於当前两岸关系的法理诠释,是李登辉和蔡英文共同参与锻造的,也是蔡英文历史地位之所在,蔡英文不必自我否定,而且还应当要为李登辉和自我强力辩护。强调依〈中华民国宪法〉来处理「国家统一前」两岸关系,不仅可以在台湾内部解消掉当前的统独争议,促进国家团结,也可以连结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因为〈中华民国宪法〉本文就是在共产党参与的政治协商会议中通过其草案的。至於两岸日後是否恢复统一,由於民进党主张两岸现状的变动需经台湾人民公投自决,在宪政的实践上,就意味着台湾人民也可以经由修宪,决定是否要终结国家未统一的状态,而这也必须要同时尊重中国大陆人民经由落实宪政後所呈现的国民总意志,换言之,两岸的统一,只有在两岸人民各依民主自决程序表达意愿後的合意基础上,才能够实现。

依兼具中国性和台湾性的现行〈中华民国宪法〉诠释两岸关系,则两岸彼此间是因两部宪法主权主张重叠所显示的整个中国架构下两个宪政主体或政治实体间的关系,但对外皆应为代表各自宪法法域而为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人格,在此一基础上,不做过多推论,坚定中华民国在台湾的主权独立,也不回避两岸基於中国的特殊关系,尊重两岸人民选择统一或各自独立的自由,是蔡英文可以做的对於两岸定位最为如实的论述。前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谢长廷曾就「两岸宪法各表丶台湾内部宪法共识」的政治论述,率领民进党籍公职和亲绿学者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学者进行对话,算是投石问路,这一次的经验显示,只要不改国号和重新界定〈宪法〉领土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依其〈反分裂国家法〉,都可以解释两岸现状为非分裂状态,既是非分裂状态,则统独中间就有个可以各自表述的空间。这是蔡英文扬弃九二共识的历史机遇,以内含一中的宪法共识,清楚表达台湾的主张,也对习近平的宪政梦丶中国梦,表达了响应和支持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就对台外交围堵释放和解善意

细审民进党〈正常国家决议文〉,我们可知,民进党指控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台湾国家不正常的根源,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打压台湾,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称是中华民国的国家继承,所以,才有台湾独立,使台湾得以拥有独立国家地位,以便摆脱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主权争议的主张出现。台湾人要作为国际政治地位平等而不受歧视的世界公民,难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要逼台湾人走上独立建国一途不可吗?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接受分裂国家模式,让台湾在一个中国的架构下,经由特殊的安排和国际谅解享有完整的国际法人地位,台湾还有非独立不可的必要吗?台湾人何必要把中国视为再殖民的象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涉台智库很多,台湾研究的报告和论文如汗牛充栋,却很少人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台湾问题的本质,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全球范围内对台湾的外交围堵,由此加深了台湾人被迫害的共同感受,以致激发出台湾民族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能只是单方面地霸道要求蔡英文让步或配合,如果蔡英文的当选与否,取决於台湾人民的支持,那麽,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当要掌握问题的所在,知道台湾人在想什麽,而主动设法化解矛盾,释放善意,为两岸未来的和平统一创造社会和解的条件。假使具有鲜明蔡英文印记的特殊国与国关系论,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视为台独,则我们很难想像,有哪一个台湾人不是台独,有哪一个台湾人支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否给一个中国原则一个机会,让台湾人愿意去考虑接纳,其实,解铃还须系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要反求诸己才是。

来源:两岸公评网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