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之终结》系列谈之二

作者:卢泰之 王文

题记:
马克思、阿伦特等所有的思想家却没有理解到这一点,他们没有理解到市场的政治性,他们把古典的古希腊民主结构理想化地生硬强制一厢情愿地按置到人类现代社会里,其结果是通过民主来否定市场,通过民主选举一劳永逸来解决人类社会所有的问题,但是古希腊民主应用到现代的结果是必然导致专制。 ——王文

正文:

FOR THE LOVE OF THE
WORLD(爱这个世界)是的汉娜•阿伦特哲学的主旨。正是由于这种对世界的爱恋,所以,她才为我们留下来可以汲取的政治哲学智慧财富。

《论革命》一书在她的著作里有相当高的地位。《论革命》是其第一本成型的政治哲学著作。尽管,《极权主义的起源》是她的第一部政治理论著作,但是其思想在此著作里并未完全成型。阿伦特的一生都在反对将自己称为哲学家。是因为她反对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的“沉思”传统;汉娜•阿伦特主张哲学的“世界性”,她认为她的政治哲学务必是在“神学面前不再谦卑,在人类共同生活面前不再傲慢”。其实,人生往往都是生活在某种悖论之中,阿伦特的最后时光还是在形而上学领域遨游,并写下了她最为抽象的一本哲学著作《思维的生命》(Life
of the Mind)。

现在国内的启蒙运动中,自由与民主这两个概念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两个词汇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但是,汉娜•阿伦特的《论革命》告诉我们:以自由立国可以实现民主,而以民主立国却必然导致专制和极权。

极权主义的悲哀是因为我们所有的思想家或是有意识地或是无意识地都有一个以古希腊式的民主为样板来重建人间的宿愿梦想,于是民众的激情把所有的人都卷入极权主义的深渊。阿伦特觉察体感到了西方政治制度的困境,但是她没有为西方政治的困境找到出路。她对美国的自由制度作了肯定。进一步的解释就是,阿伦特更多地强调了一种公共领域的政治哲学:作为公民,必须作为行动者进入到公共空间,这个公共空间必须是世界性的。也就是说,这个公共空间排除了任何的他者的专制的封闭的社会存在的可能性。这就是阿伦特的“政治行动论”。

与马克思著作里所谈到的“人的异化”问题一样,阿伦特也描述了“世界的异化”问题。世界的异化使得现代人成为失去其公共空间和政治行动的人。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正在朝向着阿伦特所说的“异化世界”的方向行进。这个世界已然变成了为了生产、消费和交换的所在。人们也沦陷在劳作之中,而非行动之中。人们早已失去了世界性。这个是一个十分理性的话题。这也是阿伦特《论革命》中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民主所提倡的人民主权问题,不过是把人民抬起来替代国王的地位而已,其实质乃是一种主观虚构凌驾于一切的绝对性之上。在法国大革命中,人民及人民主权又成了法律和权力的来源,用民主制替代君主制,将共和和民主又混为一谈,导致另外的一种专制体制。从此分析,此后的共产极权制度打着民主共和的旗号行着专制极权之实质,此为源头之一!

同样,《论革命》中,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的区别在于,美国革命没有人民主权的概念,只是通过大家的“政治行动”建立的新的权力—美利坚联邦政府。在阿伦特看来,权力就是大家聚集起来的政治行动。所以,美国革命的目的不是限制权力,而是构建新的权力。自古罗马的希腊民主原则来讲,不过是一种威权。以法律和民主制度来压制人类的自由。威权和权力的区别就在于此,权力来源于政治行动,这种政治行动乃是依靠自由的原则所结合成的一个新的权力结构。

接着谈一下西方制度的困境问题,其实,这一困境不仅仅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困境,而是人类社会普遍的困境。为什么会导致这一困境,是因为,西方政治制度缺失了重要的一环,这一环就是个人的在公共领域的自由缺失。

西方民主政治的困境在于,以古希腊民主为基础,公民选举产生的议会的代议制民主为基础的现代民主并不是人类民主模式的终结。我们不能用这一民主的形式来解决社会的问题。现代民主对解决社会的一致性是有效的,而如果超越自身的这一有效性而去解决社会问题的多样性,其结果必定是以民主的名义侵犯个人的自由。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不能保障个人是独立于这一制度的自由之存在,如果个人不能平等而对等于国家﹑社会及他人,个人将不会是自由的;古希腊民主没有发展出公民与城邦是对立而独立的主体概念。在古希腊,公民就是城邦,城邦就是公民,而没有发展“公民不仅仅是城邦,城邦也不仅仅是公民”。更没有发展出美国独立宣言里所论述的“天赋人权”的思想;即公民有不能被任何理由去剥夺的权利。因此,以民主立宪的古希腊民主模式必然导致专制和极权。更不能以此作为未来中国自由民主的政治走向和前提条件。

自由的社会务必以自由立国。以宪政立国,乃是以个体的人等同于国家的存在之立国,在此,个人的利益不一定是国家的利益,国家和社会不能以其所谓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以侵夺个人的利益,反之,个人也不能超越个人的利益而去侵犯他人的利益。

自由是市场的结构,而阿伦特共和的意义就在于权力的制衡;通过制衡产生平等的主体,而完全民众化的民主政治结构是不能产生平等的主体的,古罗马的贵族的共和是人类社会产生平等主体的一次伟大实践。但是平等主体的政治制度的产生不等于独立个体的产生,启蒙运动是人类独立个人的伟大觉醒;正是启蒙运动与资本主义市场化二者的共同作用产生了人类历史上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个人,这一独立的个人是独立国家和他人之外的个人,他的存在和利益独一无二,不被国家和任何他人混同。

西方的民主制度也就是公共权力制度里没有可容纳公民的公共自由的权利空间,也就是说这个空间是不存在的。由于公共权力的制度结构里无法容扩所有公民的平等的主体意志,一旦如希腊城邦这种小共同体的民主制度放大在一个大公共同体里时,它就必然崩塌。

我们现代社会并不只是一种权力社会,权力社会的体现形式就是国家的政体结构。现实中,国家的政体结构在市场中是退缩的存在。如果不这样,如果政治权力正面积极地压制市场,更甚至消灭市场,其结果必然是整个社会的个人的自由的丧失和整个社会效率结构的崩溃。现代社会与人类一切其它的以前存在过的社会形式不同之处是,我们的社会的主体形式是市场社会。只有市场社会才能容纳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独立的主体的存在,而独立的人恰恰是人的自由的基础。市场中独立的人不仅仅在市场中平等于他人,同时也平等于社会,平等于国家。

市场中独立的人不仅仅在市场中平等于他人,同时也平等于社会,平等于国家。因此,人的自由必定只有是市场的。

对于个人而言,财产就是个人的意志,剥夺个人的财产或任何对个人财产的非分之想都是在破坏和否定个人的自由意志,即个人的自由。这一点阿伦特及所有的思想者都没有意识到,她深深体会到现代人的个人生活的逼仄和孤独,但是她没有找到现代人的自由为什么这样逼仄的根源,也是极权主义产生的根源之一。因为,当我们放弃了我们的财产一部分作为税交与政府组织的时候,我们就放弃了我们的个人公共自由,没有公共生活的人终是孤苦人。因为,我们就无法把我们的善,以我们的意志加诸于社会之中。

卢泰之,笔名“逸风”,独立作家、主要从事政论、诗歌、翻译等网络创作

王文,独立学人,主要研究经济学,政治哲学

来源:作者提供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