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好好说】誉来毁来儒者都不妨笑纳,但不影响立场坚定和原则坚持,不影响真话实说。对文化政治立场不同者和异议异见异端人士,直言批判是摧邪显正、拨乱反正的需要,但没必要也不应该侮辱攻击。儒家重礼,对同道朋友固应有礼,对非同道非朋友也不可失礼。即使大仇大敌,何妨先礼后兵?2012-10-11

【有感】无法无天的社会,礼当然就更谈不上了。政治社会家庭学校无不无礼,人与人之间的生活交往、问题讨论和思想争鸣,总是充满火药味,像吃了炸药或冤家相遇似的。微博上不少人,对不同意见和立场者怒气勃勃,动辄出口不逊甚至恣意诬蔑。为什么不能“有话好好说”呢?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呀。2013-3-13

【自笑】当年曾自诩敢言敢怒,对于不同立场、观点和意见者,动辄厉声开骂,“狮吼棒喝”,以为“骂是慈悲打是亲”,有诗自吹曰:枭鸣棒喝心肠热,启昧开迷手段高。敢狂敢怒常开骂,不拘一格觉同胞。又曰:狮声棒喝又何妨,一骂雄威动十方。礼貌岂为东海设?仁旗也借怒声扬!

【自笑2】敢言敢怒终究不如敢言不怒。儒者对无理非礼之人也不宜失礼,对任何人包括恶人都不妨有话好好说,没必要大喊大叫不应该粗言秽语—那是耐心不够、厚道不够、修养不够和不成熟的表现。至于狮吼棒喝,作为一种特殊教育方法,在针对门生弟子时也要特别慎重,岂宜轻易施诸外人和普通人?2013-4-15

【自笑3】自古诸家大德,无不仁恕悲悯,或会责备贤者,不会苛责普通人和小人,不会将“满腔义愤”和勃勃怒火喷向他们。小人但有一行之嘉、一言之善和一技之长,便值得鼓励和肯定;普通人思想出差、言行不当很正常,不妨友好提醒,不可疾之如仇。2013-4-15

【习性】伊尹说:“习与性成”,习惯即成习性,习性一深便不易改。东海以前有不少不良习性,如好诗好酒好怒好骂–骂多没恶意,甚至是好意,毕竟表达有问题。归儒以后不知不觉改了许多,一般都能有话好好说了,但偶尔醉后还会旧病复发。昨天独酌不知不觉大醉,又骂人了。今天就得了报应,呜呼!

【看中国】圣经厌恶无礼,痛斥说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中国人既遭人厌,也遭天厌,就是因为讨厌,原因之一是无礼,政治社会家庭统统无礼。人与人包括亲人友人陌生人乃至敌人之间,都应该讲理并讲礼,有话好好说是礼的最基本要求。虚言妄语、污言秽语、粗言暴语等无礼表现,皆小人常态,非君子所宜。2014-2-21

【一点提醒】在正常的问题讨论、思想批评和观点争鸣中,能否适当控制道德批判的冲动,是衡量德养深浅厚薄的标准之一。道德批判不是不可以,但要合情合理有度有底,不宜妄测动机、针对小节和上纲上线。否则,任何问题都无法展开讨论,任何有价值的义理争鸣,到最后都只能一地鸡毛。2014-8-24

【提醒2】动辄将思想批评上升为道德批判,将观点歧异上升为敌我矛盾,动辄将小人伪儒、帮闲帮凶、汉奸国贼之类恶谥和罪名加到对方身上,这是特色自由派的一大痼疾,某些儒人也深患此病,常常三句话没说完就亮出道德大棒、指向对方人格了。这不仅极其无礼,也是缺乏文化修养和思想交流能力的表现。

【提醒3】“虽负贩者必有尊”,即使小摊小贩,也有人格尊严,若要征求意见或讨论问题,就必须保持一定尊重,不能进行人格侮辱人身攻击。何况同道之间,更应该有话好好说。尊重我我当然高兴,但谁若试图以侮辱攻击其他儒友的方式来表达对我的尊重,对不起,请自重,请自便。2014-8-24

【有感】讨论问题、争鸣观点时,应就事论事,就理说理,最忌将道理争鸣上升为道德攻击。大儒小儒真儒伪儒,非俗眼所能辨。曾有人表示很尊崇我,要大力支持儒家事业。交流之后,发现其人很自以为是,竟妄言两位值得尊重的儒者为伪,仿佛天下之儒唯东海独真。这引起了我的警惕,端茶送客。

【告诫】儒家双讲:讲道理,讲伦理。论及大道正理,于父母于师长,都可以当仁不让。但必须有话好好说,不能无礼更不能人格侮辱和道德攻击。对东海如何无所谓,对其他儒者尤其是儒门长辈则不可无礼。有不同观点见解,可以提出来讨论商榷,态度要恭敬友好。这是儒门伦理。2015-4-23余东海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