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30604234645F5

闻听张春桥有“狱中家书”即将出版,我真是有点将信将疑:如此缄默深沉一言不发之人,是抱着把牢底坐穿的顽固信念者,他会打开话匣子?会不会是好事之徒瞒天过海弄虚作假?如今书贾可恨,以奇高码洋搜刮读书人血汗无所不用其极,比如有些肤浅小文章结集出版,装帧固然漂亮,但卖价却也令人望而却步。而张春桥作为一标志性人物,曾几何时,炙手可热,但一朝倾覆,沦为阶下囚,失去自由近三十年,如此以政治为生不苟言笑一本正经不无阴鸷深不可测之人,他真的有所谓家书吗?会不会又是如所谓“豆豆自述”一样欺世盗名令人大倒胃口?

感谢友人美意,得以一睹装帧考究但也要耗资四百元的《张春桥狱中家书》。张春桥一生以文字安身立命,在文革前也出版过《龙华集》等小册子,文革期间,其雄文更是印发全党红遍大江南北,但身后家书却要在一国两制名义下的香港出版,就如同一生以最为革命自命的邓力群的《十二载春秋》也要在香港出版一样,这些当年最为惯于钳制思想控制他人读书的人,若地下有知,将会作何感想啊。就此打住,且说《张春桥狱中家书》。恕我直言,也许是期望值过高之故,也许是张家情非得已有所保留,仅就现在披露的家书而言,实在是乏善可陈,令人大失所望,当然要比汪东兴生前出版的“回忆录”有价值得多罢了。精明的上海作家叶永烈以写“四人帮”的人物传记而著称,当然也是经济收益颇丰吧,我们对张春桥生平的大致了解也大都从叶永烈被允许在大陆出版的文字中得来,尔后则是徐景贤、朱永嘉等人的片断文字,让我们对张春桥更多了一些了解,减少些许概念化脸谱化。再就是王力、也许是托名曹轶欧等人的回忆,中央文献的一些够得上级别的人物传记中,还有就是来自林彪集团的人物劫后余生的文字,大致勾勒出张春桥的些微面目:是一个不可小觑的人物,是毛泽东晚年至为器重甚至离总理位置只有一步之遥的人物,是会写文章有谋略公认的“四人帮”中的灵魂人物,是死心塌地义无反顾冥顽抗命的人物。你看他在法庭上的蔑视眼神,你看他微微翘起的高傲嘴角,大有一副对所谓法庭夏虫不可以语冰的不屑与自负。这样的人物,当然不能指望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彻底的检讨与反省,但他对自己的政治人生真的就那么自信满满坚贞不二吗?他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特殊材料锻造出来的吗?

张春桥从政治局常委军队的总政主任国务院副总理顿然间成为阶下囚,大致从1985年开始获得允许与家人通信,写信时间长达近二十年。从书中收录的58封信件中,多是个人健康家长里短家人生活晚辈教育等等,并且屡屡提及需要牙膏抱怨伙食太差等,倒也透露出一朝势落如春梦之后的几分真实可爱。但我更为关心的是,张春桥作为毛泽东身边红得发紫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对自己追随毛泽东亲历文革的种种,可有丝毫反悔之意?没有,一丝一毫都没有;非但没有,仍然是坚定地信奉无产阶级专政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一套“宏伟理论”,这样的花岗岩脑袋也真是人间的天赋异禀了。家人围坐,灯火可亲,本应是家常语,这样的亲情款款,长辈慈爱,张春桥也都做到了。张春桥当然也提到让子女买东西之事,还说如果让我们做父母的说两遍,我们就不麻烦你们了,这样的响鼓重锤,还是颇显个性的啊。而更多的则是张春桥对社会现实的诸多不满与暗藏机锋的牢骚满腹,对毛泽东的坚信不疑奉若神明。即使对女儿、儿子、女婿等,也是谆谆嘱托,让他们多多学习毛泽东的著作,这样的良苦用心不能说有什么不好,但他虽然也关心时局也看电视看报纸,但毕竟与社会脱节太久,真是有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

张春桥还是不改其一生秉性,他欣赏叶利钦的鲜明直率不挂羊头卖狗肉;他喜欢刁德一,认为他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他挖苦季羡林,很不屑他的所谓学问,这倒有点像康生不大瞧得上齐白石与郭沫若一样了;他甚至还关心克林顿的绯闻,他讥讽范长江与恽逸群的过于“活络”;他挖苦赵紫阳,对金庸更是言辞激愤痛加贬斥;当然,他还是欣赏鲁迅。在狱中的张春桥,也读书思考,他读《世界通史》,也读赵继彬的《论语新探》。难道这就是张春桥的全部精神世界?他还有多少臧否人物的话没有说出来?叶永烈说他指使徐景贤写信“揭发批评”王洪文,是道听途说还是确有其事?张春桥表明心迹会服从华国锋,但若要求他如对待毛泽东一样配合华国锋,张春桥是断难做到的,以张春桥的高视阔步目无余子,华国锋在他眼中还不是土包子一个?张春桥对汪东兴当然会耿耿于怀,而对于巴金、赵超构也是不依不饶,看法依然。

书中附录有对张春桥长女张维维的长篇访谈,据说是郑重的女儿恺蒂整理而成。这篇访谈,信息很多,也很系统,可看做是为张春桥辩诬的不可多得的难得文献。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张维维女士因为其父亲的政治遭遇,固然也受到了不少冲击品尝了不少人间辛酸,但在言语之间,把自己的父亲说成是一位洁白无暇的斗士,是否就客观公允?张维维说到所谓张春桥化名狄克攻击鲁迅是另有其人,与张春桥无涉;说到文革之中多人遭难是有人浑水摸鱼转移视线,这样的说法倒与戚本禹为江青的“辩护”有几分相似了;说到自己到北京串联,被谢富治邀请要代表上海红卫兵发言并且上了天安门城楼,这样的经历,若非你是张春桥的女儿怎么能够?你打电话给王洪文就解决的一份工作,泱泱大上海,几人可以给王洪文直接打电话?这中间难道没有隐隐的优越感?你说到陈丕显对你如何客气,许世友给你爸爸送豹子等等细节,固然很好,但作为年近七旬之人,你与张春桥在1976年纵论时局大有慷慨赴死的悲壮,这当然是你的一家之言。

据说,张春桥即使在法庭之上,也并不是一言不发的。他被问得烦了,就说道:他们的意思,是让我来。来什么?当总理啊。张春桥突然觉得,多说无益,言多必失,就牙关紧闭,再也不吱声了。张春桥也说到邓小平能力很强,到北京就能找到房子住,不像他们几个从上海来的,要等着周恩来安排房子。也是据说,确定华国锋之后,毛泽东让毛远新捎话给张春桥、王洪文,要等一等,他在遵义会议之后还等了十年呢,这才有了王洪文的“十年后见”被邓小平反复提及。张维维也在访谈中提到了李先念,用了一个“神抖抖”的语汇,不以为然之状溢于言表。张维维说到张春桥梦到邓小平,也许不是诳语。

书中说到了张春桥在开封读小学,受舅舅们的资助到延安寻求发展机遇,也提到了他姊妹七人、兄弟六个,我们知道名字的是张秋桥、张铁桥、张月桥等。看得出来,张维维对自己的姑父恨声连连,没齿难忘。

林彪的女儿也好,张春桥的女儿也好,甚至还有叶剑英的女儿、罗瑞卿的女儿、吴法宪的女儿,也许还会有汪东兴的女儿,提供文本,供世人与后人讨论辨析,总比闷着葫芦带进坟墓的好。据说,近来耿飚的女儿也很活跃,召集聚会,发表访谈,只要本着实事求是敬畏历史的态度,都应该值得肯定。假以时日,不知张维维是否会写出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那样的文本,甚或是齐邦媛《巨流河》一样的文字?趁此机会,叶永烈再修订《张春桥传》也不是没有可能;郑重不是要写《张春桥大传》吗?不知道怎么个“大”法?也只能拭目以待了,会是徐铸成写杜月笙的笔法吗?

来源:思想者博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