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11日(一)

自从中国官媒发布对周永康立案调查消息以来,官方与学界不知是不谋而合还是默契配合地发出了一连串有关反腐的“节点说”,其中《人民论坛》一次性就登出13篇探讨反腐“节点”性的文章,代表着当下社会对周案后反腐的一种认识与期待。

所谓反腐“节点”,即是指拿下周永康后,中国反腐不再重在抓捕打击那些老虎,而是从运动式反腐治标转向制度性反腐治本上,也就是说中国反腐自周永康后不再抓大老虎与老老虎了,而是转向制度建设上了。

无庸置疑,中国要想根治腐败必须得靠制度建设,即真正实现“将权力关入制度的笼子里”而不能无休止的奔忙在抓贪官的“拍蝇打虎”上。但是,什么时候能够从打虎转向用笼子关虎,这可能不取决於人们的主观意愿,而是取决於打虎者与虎的现实力量对比上。

从常识而言,只有人将虎制服后才可能关入笼子,而如果老虎没有被制服,随时可能反扑伤人,这时打虎者生命尚且处於危险之中,当然无从谈起关虎之事。身陷险境中的打虎者此时只能集中一切力量,调动一切资源,想尽一切办法,将老虎打死或打昏,使老虎完全没有反扑咬人机会,切实解除打虎者的人身危险,才能进一步考虑将虎关入笼子之事。所以,打虎的“节点”取决於老虎是否完全丧失反扑伤人的可能,而只要老虎还依然在反抗,甚至依然有能力伤人,打虎就无法转向,“节点”就不可能到来,否则打虎不仅前功尽弃,而且打虎者也生命堪忧.

那么中国今日反腐上的“打虎”究竟处於一种什么状况?这从大陆官方媒体最近透露习近平主席对反腐的讲话中可见一斑。8月4日出版的《长白山日报》头版报道,吉林白山市委8月1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关於巡视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文章披露,习近平对反腐败形势判断是:腐败与反腐败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文章还说,习近平十分坚决地讲到“与腐败作斗争,个人生死,个人毁誉,无所谓.既然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交给了我们,就要担当起这个责任”。可见,中国目前反腐与腐败处於胶着状态,也就是反腐上的“打虎”之战陷入“骑虎难下”之势,攸关打虎者的生死与毁誉.

打虎陷入“骑虎难下”境地,显示打虎者与虎处於势均力敌状态.出现打虎上的势均力敌,其中必然出现了超乎打虎者事前预估的新情况:即,要么被打的老虎比预想的强大凶猛,要么打着老虎又来了新的更多的老虎,要么打虎队伍自身出现配合不力,甚至意见分歧,离心离德,消极怠工,使打虎整体能力降低等。然而,不管是老虎出现始料不及状况,还是打虎队伍自身战斗力减弱,“骑虎难下”的胶着状态对打虎运动与打虎者本身都是生死攸关时刻。

在一个骑虎难下的生死攸关时刻,打虎者的命运有三种情况:其一、力竭体乏,不胜虎力,最终为虎反扑所食;其二、人虎实力相当,持久相抗,人难胜虎,虎亦难胜人,双方耗至两败俱伤,但各不能亡,最终双方长久处於时战时和的对抗相持状态;其三、打虎人聚力凝神,一鼓作气,奋力将虎歼灭或制服。应该说明的是,这三种结局先决条件是双方均没有新的力量出现并介入,否则,任何一方若得新生力量相助,另一方将立陷败亡境地。

骑虎难下三种结局的确事关打虎者生死与毁誉,这种时候打虎者最需要集中精力考虑的是如何胜虎以突破困局。而能够使打虎者脱离与虎的胶着状态,使自己处於胜算之地,那就得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努力增长自己打虎的现实力量。作为另一方的老虎要想脱开胶着状态,立於不败之地,也必啸聚同类,结成攻守相助同盟,以抗拒进而击败打虎者。从种种迹象来看,中国今日腐败的“老虎”早已结成团伙,并本着唇亡齿寒、荣辱与共的原则,抱团相助,还不断抛出所谓“反腐亡党”、“抹黑政府”、“给敌对势力以口实”等等说词,来阻止反腐继续进行。这些“老虎”的目的就是要维持过往权贵集团主导中国的老路,使一切社会改革服从权贵弄权与渔利之需要。

应该看到,中国近两年来掀起的反腐“打虎”狂潮,虽然佔据着道义与法理高地,但就切实力量而言,并不具有优势。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权力体系中,由於制度性的腐败,使发起坚持反腐者成为极小数派;在经济领域,资产上亿的中大型资本拥有者,他们在一定程度主导着中国经济命脉,他们由於与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其中的绝大多数对反腐持抵制反对态度,而那些真正依靠自己艰苦创业起家的小资产拥有者及部分中型资产拥有者,由於在发展中倍受权力不公的欺压,对反腐普遍表示支持欢迎;在民间,民众深受腐败所造成的不公之害,普遍支持反腐;在知识界,除少数寄生於权力系统而丧失独立性与道德准则者反对反腐,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讚同支持反腐的。综合来看,中国反腐参与、赞同一方在人数上佔绝对优势。然而,人数仅仅是力量的一方面,就真正调动资源,能够结成现实社会力量而言,以权贵为代表的腐败一方,力量事实上要远胜过反腐一方。也就是说,中国反腐一方在道义、法理与人数上处於绝对优势,但面对权贵集团调集社会资源结成对抗反腐的力量上,反腐一方却处於劣势。所以习近平主席断言“反腐与腐败两军对垒,处於胶着状态”。

如何尽快突破反腐的胶着状态,扭转骑虎难下之势?从现代世界反腐的经验来看,能否发现、激活、调动社会反腐新生力量,是关乎反腐成败与反腐者生死毁誉的关键.从历史来看,一切社会变革成败的根本取决於道义与法理,而道义与法理的外化是民意,即民意深藏着历史背后的天道(规律)。所以深切理解与遵从民意,是历史性变局的根本。中国今日反腐是代表着民心民愿,是当下民意最集中的反应,因而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而一种反应民情民愿的历史性行动,应该充分尊重与调动民众的参与积极性、创造性,以民众的热情、智慧与力量,来持续增补反腐现实力量,进而克制权贵集团对反腐的抵制与颠覆。

要激发维护好民众对反腐的支持、参与,除了要疏通民众意见表达的言路,拓展民众参与监督权力运行的渠道,理顺民众与政府的主仆关系,当下尤其应该给过去历史上因反腐受到打击迫害的人与事进行平反,即给1989年春夏之交以反腐为核心诉求的爱国民主运动平反,给1989年之后起来反对权贵违法侵权的维权者正名,给2013年起来呼应中央反腐而上街要求官员公示财产的公民昭雪。通过这些平反昭雪行动,可以恢复社会是非准则,重塑社会善恶价值,收拾民心,聚合民力,提振民气,坚固民间反腐基础,结牢体制内改革反腐力量与民间的信赖依托关系,同时藉四中全会研究依法治国问题,检讨反省中共建政以来历次政治运动中违法侵权的情况,将民众履行宪法权利反对权力侵害的行动切实纳入法制保护范围。面对反腐困局,权力体制内还应该不拘一格用人才,即如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近日谈到反腐时所言:在某些特殊领域或腐败重灾区,沉痾日久,不“换血”无以新生。面对人才短缺该如何应对?突破观念和体制瓶颈,做到超常规用人是关键.所谓超常规,是指以有力措施将逆淘汰出局者、因保持名节被“冷藏”者、体制外优秀分子、条件限制未及涉腐的高素质人才四种人选用好。

通过这些对历史问题的反省检讨与平反,大胆起用一批清正贤德之士,对权力系统大刀阔斧地“换血”,进而切实设置起保护公民宪法权利的机制等努力,可以夯实社会反腐基础,壮大反腐“打虎”队伍,将腐败置於社会监督、防范、打击的汪洋大海中。这样不管老虎有多少,有多强,在全社会的反腐声浪下,必将溃不成军、落荒而逃、无容身之地,最终进入不能为害的制度的笼子里.也只有这样,反腐上的胶着状态才能解除,打虎上的骑虎难下才能结束,反腐的“节点”才会真正到来。

文章来源:东网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