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欺世

网络图片

前言

我们思想的形成,是生活经验、接触信息和自我学习的综合积累,是一个不断学习、鉴别和思考的过程。社会环境越开放,所提供的经验和信息就越多样化,越能促进人们的鉴别力与思考力,俗话说得好:“见多识广”。相反,在一个封闭性的专制社会,充满了强权的瞒与骗。当下后极权的中国,与毛极权时代的信息单一、贫乏相比,有限的开放呈现信息的不平衡,一方面是单调的丰富,另一方面是严控下的相对贫乏。与信息贫乏造成的精神饥渴不同,信息单调的丰富反而分散了一部分人的注意力,消解了对信息多样化的追求;而另一部分不满足的人利用有限的开放,追求信息的丰富。这必然造成二者思想的分歧,沟通和理解的困难,更遑论寻求共识,因为二者信息不对称,不在一个平台和频道上。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当然需要社会制度的改变,但在当下,努力提高民众的媒介素养还是可行的,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种尝试。

笔者曾发表《专制帝国受众的媒介素养》(“民主中国”网2012年7月18日首发)一文,旨在帮助一般新闻受众了解党媒,而本文主要针对接触党媒评论的受众,因为对同样新闻的不同评论,会令受众对新闻产生相反的解读。这就是为什么有文化但信息渠道单一的人,因被宣传扭曲而丧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独立思考,反而不如没文化、接触媒体少的人那样能保持对生活的正常感受。本文起初拟命名为“……防毒手册”,考虑到一般读者对党媒的消极防毒应是拒绝接触,那就不需要参考本文。因此,笔者针对接触党媒的受众,将本文命名为“……解毒手册”,旨在对读者的批判性思维与阅读有所帮助。

现代党媒已不同于毛时代完全的简单僵化,其宣传手段也“与时俱进”地不断专业化、精细化、多样化。一位资深编辑曾对我说《环球时报》的评论读起来“怪怪的”,这种表面上自圆其说的宣传对一般读者来说很有欺骗性,但“怪怪的”的感觉恰恰暴露了其隐藏着谬误。因此,本文的论说均以《环球时报》2015年以来的社论为例,因为党媒社论最能反映官方立场。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完全避免思维错误,但是有意识地学习和训练可以减少思维错误。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能够提高查错神经的敏感度,也是通过质疑与批判他人而巩固自己信念、完善思维的过程,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鉴别不同观点,尤其是面对重要问题,避免被错误思想毒化,成为既善于学习、包容又善于独立思考的现代公民。

本文共分5章——第一章:初读评论;第二章:寻找作者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第三章:寻找推理的谬误;第四章:考察证据的可信度;第五章:发现干扰性原因和被遗漏的重要信息。

第一章 标题、论题、关键词、歧义词

如今,由于民众素质的提高,信息渠道的相对多样,官方又难以完全封锁网络,简单的“瞒”已无法适应其统治,只好通过指定党媒有选择地进行歪曲报道和评论,进行“舆论导向”的“骗”。与经济领域的“国企”(官企)垄断一样,《环球时报》具有比一般党媒较大的影响,在于拥有官方授予的垄断“特权”,该报可以报道其它媒体不能或不敢报道的新闻,不能或不敢选择的评论选题;另外,该报与其它党媒党八股的僵化相比,报道和评论形式相对较专业,较灵活多样,因此,更具有欺骗性。这是该报读者必须明确的前提。

一、审读标题

世上有相对客观的信息,但没有中立的媒体,更没有中立的评论。与身处信息开放社会的受众相比,专制社会的受众在阅读党媒评论时判断其立场反而更“简单”——官方媒体为官方。因此,如果说在阅读评论时,信息开放社会的受众先要问: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论题?谁关心这样的论题?谁会从中得到好处?那么,专制社会的受众可以直接问:官方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论题?官方会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党媒评论有些标题本身就是包含论题的论点(结论),很鲜明地表明官方立场,维护官方利益。其中,有的是肯定类评论,为官方吹捧和辩护。例如:《中国9?3阅兵为什么一定成功》(2015年6月24日),《共产主义理想没有欺骗中国》(2015年8月23日),《军队自绑16恶人,人民更相信子弟兵》(2015年1月16日),《浦志强判三缓三体现中国法律尊严》(2015年12月22日)。有的是探讨类评论,为官方建言献策。例如:《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难啃的硬骨头》(2015年1月21日),《像重视政治立场一样重视政治效果》(2015年2月10日),《构建大国心态是中国的一场硬仗》(2015年4月1日),《中国须有对付美国“床破”们的“鹰”》(2015年8月28日)。有的是否定类评论,攻击或抹黑官方的敌对者。例如:《“上访”般泡沫干扰不了习近平访美》(2015年9月24日),《维护女权不是随便上街抗议的理由》(2015年4月9日),《大赦国际,西方最偏执的因子之一》(2015年2月27日),《亵渎英雄的活跃者应付出相应代价》(2015年4月23日)。

从党媒有些评论的标题看,其论点似乎“政治正确”,但细看内容则不然。例如:《野心和私欲极度膨胀断送了令计划》(2015年7月21日)避重就轻,未触及制度性根源;《四小兄妹服农药死亡痛彻中国社会》(2015年6月12日)以所谓悲痛掩盖民众对当局失责的愤怒,将责任平摊给“孩子的父母、亲属、邻里、学校、基层政府和毕节市民政系统”,并认为“是个极端事件,我们不能认为它带有某种普遍性。”《富豪是经济引擎,也应是社会楷模》(2015年10月17日)将制度性问题歪曲为道德问题;《80年代值得怀念,更值得超越》(2015年1月16日)其实是回避实质问题,粉饰当局及社会的倒退。

党媒评论有些标题就是论题,看不出论点,需要进一步看其内容。例如:《求是网点名贺卫方是“信号”吗》(2015年1月30日),《从民间的角度看“四个全面”》(2015年2月27日),《十八大以来两年半中国变化几许》(2015年5月6日)《“异见人士”在统战对象里吗》(2015年9月24日)。

二、区分两种论题

评论的论题可分为两种:描述性论题和说明性论题。

描述性论题是针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描述是否正确所提出的问题,涉及事实判断的真实与虚假。遇到这种论题,要结合其它渠道的信息、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评论进行分析,首先看作者的描述是否虚假、偏颇、歪曲或有所隐瞒。由于对媒体的官方性质有预定前提,所以不要轻易相信。描述性论题如《围绕“文革”网上争论是泡沫化的》(2015年12月17日),《校园政治化与港大排名快速下滑》(2016年1月29日),《甘肃记者被抓的舆情倾向值得深思》(2016年2月1日),《TPP成不了美压垮中国经济的筹码》(2016年2月5日)。

说明性论题是针对人们应该怎样做及对与错、好与坏所提出的问题,涉及价值评价的正确与错误。遇到这种论题,首先要结合普世价值和自己的信息、知识,分辨其论点、立场,进而发现其背后的评价标准及价值观,并寻找其有无论证谬误。说明性论题如《幸亏中国当年勒裤带造出两弹一星》(2015年1月10日),《奥巴马没来阅兵式的遗憾》(2015年9月2日),《如何看发改委缓降油价风波》(2015年12月18日),《朝鲜人权决议,中国投反对票合理》(2015年12月19日)。

在分析这两种论题的评论时,都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对作者就论题进行的描述与评论,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因为一篇评论要具有说服力,其前提、论据(证据或理由)、结论(论点)都必须经得住质疑。

三、寻找关键词语并分析有无歧义

关键词语就是文章中决定你赞同或反对作者结论的重要词语。一是在论题中寻找,二是在推理的论据和结论中寻找。例如:《军队自绑16恶人,人民更相信子弟兵》,显然,标题的前一句是论题,关键词是“军队”,后一句是结论,关键词是“人民”和“相信”、“子弟兵”,从内容看,推理部分的关键句是:“军队反腐败的雷厉风行尤其令人鼓舞,成为公众信心的重要支点。”《香港“七一”游行口号不知天高地厚》(2015年7月1日),从标题看,论题的关键词是“游行口号”,从内容看,论题具体的关键词是“香港反对派”、“修改基本法”,从推理看,关键句是“如果香港就这么分裂、对抗下去,国家会很遗憾,但直接蒙受损失的只能是全体港人。”从结论看,关键词是“政治流氓”、“混淆是非”、“指鹿为马”。

词语的含义通常有三种表现形式:同义词、事例和标准定义。大部分词语的含义都不止一个。

在确定关键词语后,要分析该词语是否具有歧义,即是否存在多种可能的含义。从关键词语中寻找歧义词语,可以帮助你确定和理解作者表达的真实含义,进而决定赞成还是反对,同时还能将歧义词语当作反对作者观点的支持点。

如果你能说出那个词语两个或更多的含义,并且把每一种含义放在文章的推理中都能讲得通,但是会影响理由对结论(论点)的支持程度,那么这个词语就是歧义词语。例如:《军队自绑16恶人,人民更相信子弟兵》中的“军队”这个词,既可以指“国家的军队”,也可以指“党的军队”,也可以指“民间武装”。而“子弟兵”一词只能指属于自己的“民间武装”。显然,此文作者有意将“军队”与“子弟兵”混为一谈,让读者把党军当作“子弟兵”来相信、来依靠。再看《香港“七一”游行口号不知天高地厚》这句话:“如果香港就这么分裂、对抗下去,国家会很遗憾,但直接蒙受损失的只能是全体港人。”其中“分裂”的含义是什么?仅仅提出意见、游行抗议就是分裂?“对抗”的含义是什么?民众有没有提出意见、游行抗议的“对抗”权利?“国家”是指领土、民族、制度和文化组成的共同体,还是单指政府?“蒙受损失”是指什么?难道作为“香港反对派”的香港人还不如“国家”(政府)爱香港?

注意,一个词语越抽象,含义就越丰富,在作者和读者双方的理解中就越容易产生歧义。在《环球时报》社论的常用词汇中,常常用“西方”概括“民主国家”,用“中国”替代“中共”,用“反华”掩盖“反共”,用“主流价值”、“主流社会”伪装“官方立场”或被官方操控的“社会”。每年出版的《环球时报》社评选集名为《真话中国》,其中的“真话”是代表官方立场的真话,对老百姓来说就是“假话”,这里的“中国”不过是“中共”的代名词。

你可以通过站在与作者相反的立场来寻找潜在有歧义的词语。例如《浦志强判三缓三体现中国法律尊严》(2015年12月22日),如果反对作者的立场,那么就发现“中国法律尊严”的歧义,在一党独裁、政治专制的国度,存在体现公平正义的所谓“中国法律”吗?这样的“法律”不过是“中共法律”,判浦志强体现的是中共的“尊严”。

你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确定词语是否有歧义。例如《毕福剑风波验证互联网舆论的变迁》(2015年4月10日),此文看似是客观描述性的论题,但是从中还是可以看出作者的立场倾向。其中写道:“这几天舆论最突出的焦点和态度是批评毕福剑唱评的内容,这与毕昨晚的道歉形成对接。其他讨论与这一主线比起来相对”外围“,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主流价值观真实影响力的反映。……除了谴责毕的不雅唱评,舆论这几天还忙活了另外几件事。一是要查出当时与毕同席并‘欣赏’‘为其鼓掌’的是些什么人。二是就上传视频者是否属于‘不道德的告密者’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可以看出,后一个问题是意见最多元的区域。”第一句的“舆论”含义很明显是指社会公众的观点。从内容看,后面的“舆论”一词的含义是指各种不同立场的观点。作者在第一句使用的“舆论”一词,就是以偏概全地将一部分人的观点当作“中国主流价值观”,给读者一种整个社会都在“批评”“谴责”毕福剑的印象。

你还可以通过查词典明确词语的标准定义。如果以上这些方法都无效,你还可以自己定义该词语的多种含义。如果这样还不行,那说明这个词语有歧义。

评论虽然是说理的文章,但为了宣扬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同样需要融入情感。所以当我们阅读党媒评论的时候,不要受带有情感色彩的歧义词语的影响。例如《脸谱封中国异见人士的号,有意思》(2015年1月5日)、《诋毁邱少云的那帮人,既狂又二》(2015年4月18日)、《巴菲特盛赞中国经济有几分可信》(2015年5月4日)、《真诚欢迎NGO,中国有容乃大》(2015年7月27日)。

以上只是帮助你对一篇评论做出判断的初步方法。当你进一步阅读后,常常会发现,作者支持其观点的理由似乎很充分,但其论证还是不能说服你,这就是在作者的观点背后,还有决定其论证的前提——价值观和世界观。那么,如何寻找作者论证的前提,请看下一章《寻找作者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待续)

【民主中国首发】时间:5/25/2016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