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下,中宣部迫不得已作出让步,处罚李大同、卢跃刚,拿赵勇作替死鬼,3月1日恢复冰点。但恢复之日发表了由张海鹏操刀的反驳袁伟时的《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以下简称“《反》文”)一文,想为自己找回面子。然而,这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大人亲自执笔写的大作,却到处都是毛病。不仅没找回面子,连里子都掉光了。以我这个非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的水平,简单看了看,就找到17处毛病,兹一一点评如下:

1、《反》文:“如何认识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以及围绕这个主题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不仅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是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道路、关系到我们对青少年一代的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点评:历史哪来什么主题?历史的主题是解读历史,利用历史的人赋予的。

2、《反》文:“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1月11日发表的《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现》文),其观点是要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术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近代史所取得的基本结论,对青少年产生严重的误导。”

点评:这些基本结论如果是错误的呢?该不该与时俱进呢?谁对青少年产生严重的误导,这个可不能由你或你背靠的那个党说了算。

3、《反》文:“近代中国的主要任务”

点评:近代中国哪来的什么主要任务次要任务?历史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的吗?从秦以下的2200余年历史,以什么为任务?美国历史又以什么为任务?这位研究员研究历史的方法论是陈腐的目的论。

4、《反》文:“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形成了束缚中国发展进步的不平等条约体系。”

点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屈辱,但是否束缚中国发展进步,就未必了,如果没有佩里准将扣开日本国门,就不会有明治维新,不会有后来打败中俄两大国的强大日本,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中国说不定连洋为中用的思想都不会有,还停留在乾隆皇帝拒绝英国使节奇技淫巧的自大狂里面。

5、《反》文:“毛泽东在1939年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重要著作中,肯定并总结了对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分析,”

点评:毛泽东又不是历史学学术权威,不具备现代历史哲学入门水平,凭什么他肯定总结就能算数?张海鹏研究历史却用官本位。

6、《反》文:“可以说,在近代中国109年的历史进程中,由中国的革命政党推动的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旋律。”

点评:把革命作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旋律,强调历史有主旋律,是政治至上,政权作用至上论思路得出的结论。张研究员如果学点汤因比等当代历史学大家的历史哲学,估计就不会有这样的奇谈怪论了。作为一个历史学者,不具备世界视野,不从人类文明史整体角度看问题,永远只配作井底之蛙。从世界视野看,中国社会的“主旋律”——政治,166年来的进步几乎无限接近于零,近代中国内部政体变换只是一系列总和为零的游戏。活跃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的大小人物,除孙中山等极少数外,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都将是“忘掉他们”的垃圾角色。倒是张海鹏的所谓的“主旋律”之外的民间社会,在由洋枪洋炮护送进来的技术革命的冲击下,缓慢摆脱封闭的自甘奴役状态,不断融入世界民主文明,才是真正的发展进步的主旋律。

7、《反》文:“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主题。在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后,在人民掌握了国家的主权后,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才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

点评:反帝反封建,并非什么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主题,近代中国历史如果说有个基本主题的话,也是当与世界强势文明发生冲突落败之后,不得不向强势文明学习这个主题。人民何尝掌握了国家的主权?到今天为止,国家的主权岂不同样掌握在凌驾于人民之上的执政者手中?国家的现代化事业何曾“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如果经历了私产充公的合作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大挫折的中国能用顺利二字描述,那么,日本、美国、韩国等没有经历这些惨烈的人祸的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又该用什么词语来定义?

8、《反》文:“1900年5月31日晚,英、俄、美、法、日、意六国士兵共356名自天津抵达北京。月3日,还有一批德国兵和奥匈兵到达。据马士统计,总共到达北京的武装人员有451名”,“必须指出,早在5月底,各国已在各自使馆驻扎重兵”

点评:众多使馆总共驻了451名武装人员,也算是重兵?

9、《反》文:“总结160多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前109年和后56年。前109年……”

点评:这么一大段议论,全是说教,与前面所征引的史实有何关联?(史实是否正确,征引的资料是否权威,是否片面,有待袁伟时等对这段历史有过专门研究的专家去考证,笔者非研究近代史专家——虽然也是有点搞笑的中国近代史学会会员。)

10、《反》文:“《现》文说战争的原因,列举了两条。一是’让英国官员和商人可以自由进入广州城’(即外人入城问题),另一是修约问题。这是两条表面原因,如果认为是根本原因则是违背历史真实的。”

点评:张文认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谋求在华的全面经济与政治利益”,这是近视眼,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专制政体既不能主动适应新型的国际贸易关系,又无力保护其弱势的独立地位,却还要坚持闭关锁国,结果只能除了屈辱挨打还会有什么?照张研究员的意思,英国不该追求其国家利益,倒应该追求道德高尚?

11、《反》文:“这年5月,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文翰提出修订《南京条约》问题,要他向中方提出: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英国人走遍全中国不受任何限制。”

点评:今天到美国英国去的中国人,难道不是走遍全美国全英国不受限制吗?清政府抵制外国人的这种旅行和经商权,除了说明他们愚昧无知外,可有什么爱国价值?

12、《反》文:“1855年,美国任命传教士伯驾为驻华公使,给伯驾的任务,是要他从清政府取得公使驻京、无限制扩大贸易以及取消对个人自由的任何限制等三项主要权利。”

点评:美国政府对清政府的这三项要求,除无限制扩大贸易的“无限制”有一定问题应该予以适度抵制外,现在看来,有什么侮辱中国主权的地方?达到这样的目的就是把中国殖民地了吗?这就是侵略吗?那美国今天岂不是成了中国的殖民地?中国人现在在美国既有公使驻京,也有扩大贸易,更有得到美国法律保障的个人自由(张文中所谓无限制的自由,也应该是法律保障的自由,显然,美国政府不会主张美国人有权在中国偷抢骗杀,这处表述间接反映了这位研究员观念多么破旧)。这样的条件都只有通过军事手段来达到,清政府对这样的要求都予以抵制,说明什么呢?能得出清政府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吗?只能说明清政府不够格立足于强国之林。

13、《反》文:“实际上,这些貌似遵守程序正义优先的法学原则的殖民主义侵略者,来到中国从来没有遵守过程序正义优先的法学原则。”

点评:使用“从来没有遵守过”这样的全称判断,可得向读者交待充分的事实,可后面却只以举例说明为据,这就非常不严谨了。

14、《反》文:“以马赖案子为例,马赖违法传教在先,而且在传教地区作恶多端,地方官员未能把违法的马赖解送领事而加以处死,违法在后。按照程序正义优先的法学原则,为什么不是马赖或者法国首先理亏呢?”

点评:这段话暴露了这位研究员对法学的无知,他连什么叫程序正义都不知道,就在这振振有辞!建议张研究员找个法学本科生学学再来就法律问题发言。

15、《反》文:“唯物史观不能动摇”

点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唯物史观经典公式,列宁以在生产力落后的俄国率先实行所谓的先夺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然后发展生产力的事实动摇了,此后,在生产力最发达的西欧没有发生马克思预言的革命,反而在生产力极为落后的东亚和非洲接连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大量事实已经从根本上颠覆了这种所谓的唯物史观。

16、《反》文:“但我认为,当代人研究、撰写历史,还是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用历史主义的方法,观察历史现象,认清历史发展本质,指明历史发展的方向。”

点评:这一段可说是张研究员的历史哲学了,只是这种哲学充斥着错误的本质主义和目的论。张研究员指明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吗?历史向哪个方向发展?苏联倒了,中国由所谓的马克思的第四阶段退回到所谓的第三阶段,由公有制恢复到私有制,这是方向吗?

17、《反》文:“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人一波一波地发起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专制的运动,组织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掌握属于人民的武装,才能够有今天中国的结果。”

点评:日本,美国,西欧,都没有组织共产党,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今天的结果比之中国,是好还是坏?苏联东欧国家解散共产党,放弃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在的结果比之中国,也要好得多。张研究员又该怎么解释呢?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战胜日本,太平洋是主战场,是不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美国人打赢的,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抗日作战是国内主战场,也是由不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国民党军队打的,怎么能够把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功劳一古脑地送给共产党一党呢?这还是历史学家在发言吗?这是党棍的语言!

附:张海鹏简历

张海鹏,男,1939年5月生,湖北省汉川县人。1964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系,8月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经历过劳动锻炼、四清运动和十年文革。197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5年任副研究员,1990年任研究员。在行政工作方面,1985年任近代政治史研究室副主任,1988年9月起任副所长,1994年任所长迄今。又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革结束后,协助并参与刘大年所长主持的《中国近代史稿》编撰工作。1981-1983年间,主持编辑并出版了《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共三卷。1984年出版有《中国近代史稿地图集》、《简明中国近代史图集》。1998年出版《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1999年主编出版《中国近代史(1840-1949)》、《20世纪的中国:政坛风云》、《中葡关系史资料集》(上下卷),2000年与王忍之共同主编出版《百年中国史话》四集(92本)。发表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理论、方法及有关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论文数十篇。社会工作方面,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台湾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近代史研究》杂志社社长、《抗日战争研究》杂志主编。

文章来源:卫子游文集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