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咏梅-圣地亚哥5-1
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的海港城市恩森那达(Ensenada)市中心的祖国广场飘扬着墨西哥国旗。这面大国旗是这个海港城市的地标。

圣地亚哥与墨西哥的边境城市迪华娜(Tijuana)一界之隔,我在这之前一直想趁机过境到墨西哥那边看看,但朋友劝我不要去,说那边就是一条商业街,乏善可陈,去了会后悔。家人则担心治安不好,因为在新闻上墨西哥是个犯罪率很高的国家。但我还是去了,不过不是一个人,还有一个亲戚和一个朋友的朋友。下面是流水账。

一早在圣地亚哥的Santa Fe 火车站集合。这个火车站位于市中心,是圣地亚哥的交通枢纽。

蔡咏梅-圣地亚哥5-2

圣塔菲火车站是一座西班牙殖民时代风格的建筑。我去海港第一次见到这座建筑印象很深,只见Santa Fe两个大字,但不知这是一座火车站。

正要进站的火车

我们在圣塔菲火车站搭乘开往迪瓦娜(Tijuana)的蓝线轻铁。车停在边境的终点站。列车左边可见兑换墨西哥比索的找换店,1美元换18比索。


下了车,换了少少比索,就按照路牌指示,经过一条长长的通道。。
走到这道大门,两道只能进而不能退回的旋转铁门。一旦进去,就是墨西哥。有人进去後,发现自己没有带护照,结果回不到美国,引起很多麻烦。

进去一个房间,墨西哥海关人员检查证件。据说以前根本无人检查,直接走进去就入境墨西哥。入境後是一道天桥。站在天桥上看到回美国的汽车排成看不见的长蛇,缓慢地向前蠕动。头天晚上因为拍摄夜空中的巴尔博公园露天管风琴音乐会,ISO调得很高,但却忘记调回来,这天好多照片都曝光过度,照片清晰度大受影响。

大概11点钟哦我们走到一个的士站,已可远远看见迪瓦娜那条专为美国人过境消费的革命大道的金色弧线拱顶,但我们决定回来再说,先包的士南下迪瓦娜一百多公里外的墨西哥第三大城市恩森那达(Ensenada),再开车一小时去看当地一个天然奇景Le Bufadora。

上方的美国是灰浅色,下方的墨西哥是黑色。地图左上角墨西哥境内的第一个白色圆点就是迪华娜所在处,我们的的士就是在此出发。从地图可见迪华娜关口离太平洋还有一段距离。南下Ensenada先是走一道与美墨边境平行的公路,到了太平洋岸,再一个转弯,贴着太平洋岸一直开往Ensenada。

一上了的士,司机就指着紧贴着高速公路右侧一道白色围墙,告诉我们,这就是着名的美墨边境墙。美国和墨西哥之间这条长达3169公里的边境线据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边境。为防止墨西哥人偷渡和毒品走私美国在2006年开始在两国之间建隔离墙,这道墙随着地势起伏,一直延伸到太平洋中。在急速的车上抢拍了几张照片,不是很成功,大致可以看个所以然来。

开始看到的围墙绵延不断,图片右下角红色箭头所指的浅蓝色长条即是围墙,一直朝图左延伸,先是被一道坡遮住了视线,然後从坡後转出来,随山势略微下降後又开始爬坡,最後翻过了山梁。

但中间有了缺口,据说还在兴建中。3169公里长的边境墙,是个相当浩大的工程,美国建了10年还没有完成。

在边界线还可看到美国那边山头上的边境巡逻岗哨,注视着墨西哥这边的动静。

检查所拍照片,终於发现ISO有问题,调回来,曝光正常了。

墨西哥这边的下加利福尼亚地貌和圣地亚哥一样,地势起伏不平,非常乾旱,黄褐色的山坡上星星点点都是黯绿色的仙人掌,又叫我想起了癞蛤蟆那令人生厌的黄绿色皮肤。荒凉的山坡上不时有民居出现,有的非常豪华,但孤零零的,并未形成社区,不像美国那边注重美化住居的周遭环境。这间豪宅上有一座张开双臂的巨大耶稣塑像,提醒我们来到了天主教世界的拉丁美洲。

公路另一侧却是在阳光下闪烁着蓝色波光的太平洋海岸,一个又一个的海水浴场丶一群又一群的美丽别墅度假观光酒店,显示这个地区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海滨度假区。在漫长的海岸边,还有卖水果和饮料的小摊位,在在一闪而过。到恩森那达海港时,看见停泊美国海岸来的巨大远洋邮轮。

间中高速公路偏离海岸,在山坡或谷底穿行,谷地平坦处有一片又一片的农场,栽种葡萄丶橄榄树。还看见一座养马场和下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招牌。

进恩桑那达城後,司机将车停在一个空旷的广场,说让我们拍照15分钟。这个广场叫做Plaza Dela Patria,中文翻译为祖国广场,有一面迎风招展的硕大国旗,及三个大得吓死人的巨大金色头像。

这三个头像都是墨西哥历史上的伟人和民族英雄。左边这位贝尼托·胡亚雷斯(Benito Juarez)在墨西哥建国後曾任五任总统。右边这位米格尔‧伊达尔戈(Miguel Hidalgo)为天主教士,墨西哥独立战争之父,下面是他一张单独照片。

最右边的一位贝努斯蒂亚诺·卡兰萨(Venustiano Carranza)无法摄入全体照,只好给他拍了张单人照。此人是墨西哥建立立宪共和国后的第一任总统,可说是宪法之父。

如果不是这位伟人旁边那行文字,中文译“恩桑那达祖国广场”,我还不知道我们身处何地。

广场离恩桑那达的万圣湾(Bahia de Todos Santos)邮轮码头很近,距离一个街区而已。这是一个着名的旅游区,邮轮旅客抵港後在此上岸游玩,附近很多商店和向游客兜售纪念品的摊贩,还见到有邮轮旅客坐马车经过。但限於只15分钟时间,没办法四处闲逛,因此除了这个广场,也没有拍到什么照片。

蔡咏梅-圣地亚哥5-

请司机和我们一道在当地一家墨西哥本地人光顾的餐馆吃午饭,请司机帮忙翻译,吃了价钱便宜又相当美味的墨西哥玉米夹饼Taco。

蔡咏梅-圣地亚哥5-4
右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虽然收了我们一笔不菲的车费,但 大家觉得他人还算忠厚尽责。
蔡咏梅-圣地亚哥5-5
当地食客

吃完午饭,开车再出发前往,离开平坦的万圣湾港区,前往我们的目的地La Bufadora。西班牙语bufadora是冒烟的意思,这是恩桑那达万圣湾最南端一个半岛下的海蚀洞,当海浪涌来时会激起高达30米的水柱,为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太平洋海岸的一个奇观。从恩森那达去要一个小时车程。这个地势险峻的半岛好像是一条隆起的狭长手指。车子开始爬坡,到最高处,然後沿着陡峭的山路下到海边。半岛非常荒凉,长着加利福尼亚常见的乾旱灌木丶仙人掌和当地一种叫做山艾灌木的沙漠植物。

La Bufadora不需要买门票,但下到观景处之前是一条长长的,夹道迎客的礼品摊位。这是其中一处。因为路上耽误了很多时间,不敢逗留,快快走过。
厕所要收费,依照当地物价来说,收费不菲,要半个美金。

游客在观景台俯视悬崖陡壁下的海水汹涌着冲入海蚀洞,激起冲天的水花。

这个过程是动态的,还是视频能够捕捉。放一则网上视频:

这个自然奇景说不上特别了不起,但以此为目的,让我们可以游车河饱览一段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海岸的风光,此行还是值得的。

蔡咏梅-圣地亚哥5-6
游人在一个五色的Ensenada字母牌前留影,我也不能免俗。

印第安人表演卖艺,吹奏着名的老鹰之歌。

打道回府已是黄昏,司机已开了八个多钟头的车。要到迪华娜时,司机停在一个坡上,要我们看一界之隔墨西哥和美国的差别。中间一条大道和一条隔离墙,左边是圣地亚哥,右边是迪华娜。因在车中隔着玻璃照的,效果不是很好。再下一图来自wiki,比较清晰。

司机把我们载到边境,我们决定还是花点时间到迪华娜的革命大道逛逛。这条街确是乏善可陈,不值得久留。一条街全是酒吧丶餐厅丶药房(可出售美国买不到的处方药)丶礼品店丶牙科诊所(收费便宜过美国),都是为美国人吃喝玩乐的。据说两旁暗巷中一入夜就会有许多妓女公开招揽美国买春男子。因为非周末,已是黄昏,白天来的过境美国人多已回家,革命大道显得有些冷清。

蔡咏梅-圣地亚哥5-7
返回美国沿途有指引。

下图中进入前往美国的通道有两个墨西哥警察站岗。是否进去後就非墨西哥管了?不得而知。

进去後这条通道非常长,估计正在营建中,以应付繁忙的过境。但此时仅止我们几人,因为的士司机指点我们行这条道,避免了原出境道的人山人海。

这条通道好像没有尽头,走到尽头还要转到对面灯火通明的通道。因为在铁丝网那一边,应该已属於美国。

终于走到美国这边通道尽头,下楼梯就进入美国的入境大楼。检查护照後过关。

到了美国这一边,看到从墨西哥过来的汽车。

 一天的墨西哥之旅结束,回到亲戚家已是深夜。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