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6

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

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具分量的作品。推介词里如是说。本年1月,中信出版社推出了这本书的中文版。而在最近的北京图书展上,据称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应邀出席。但在官方解读中,一个记录者的努力,成了官方自我辩解的依据之一。其标誌性的语境依然是“看看颜色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了什么?”

白俄罗斯作家、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本书,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重新去记录那段关键历史时刻,无数普通人的生活。

作者充分考虑到了采访所需要的覆盖面,对无论是学者还是清洁工,无论是思想精英还是安于平淡,甚至是逆来顺受的普通民众,在变革过去若干年后,他们每个人都在重新寻找自己的生活座标。

这些真实讲述,用一种旁观的视觉,呈现一个长期固化的社会,面对变革之后的迷茫和不适感。

面对这样的记录,很多自由派人士也开始思考,前苏联范围内的这种不适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个媒体人说,看了这本书之后,她感到有些迷惑。

她说:在看了之后确实就觉得就是对每个人伤害都很大,特别是有很多持有热烈期盼这个变化的人,他也非常的失落。这个我觉得让我很意外。它这本书的特色就是个人讲述嘛,就像口述史一样,所以她没有给出太多的原因。特别是她写很多知识分子,原来有很多的经历,他们叫做厨房里的自由,可以去探讨关于自由、关于政治的一些想法。但是,突然变化之后他们发现,经济上的变化让他们没有时间,没有心情。她写了很多人的失望,看了之后确实还是挺意外的。

该媒体人还认为,书中所呈现的从前苏联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最大的变化就是黄油和牛仔裤等物质上的变化。但现在围绕此书的争论是,像中国这样已经不存在物质匮乏,甚至是已经极度过剩的国度,这种变化的动因和意义在哪里?

而评论界也指出,这种基于俄罗斯现像的、看似一本正经的思索,也真是官方一直希望强调的语境,那就是,颜色革命,并没能给大众带来幸福,相反,可能是更多的痛苦。

但在官方的语境中,他们会回避那些充满了死亡的苏联记忆。而这种记忆,在官方的友谊规避下,对于很多新生代的读者来说,已经日趋陌生。

原艺术研究院学者吴祚来认为,俄罗斯转型本身不成功,有文化的因素在里面。而长期封闭突然打开之后找不到生活的坐标,是他们产生不适的主要因素。但这并不代表改变是错的。

他说:俄罗斯还是有一种大国沙文主义的背景在里面,心态都不是很正常,没有很好的转型,它这个东方的尾巴呀老师割不掉。又很难和西方相兼容。无论是这个作者还是评委会,都是把它当成一个现像来看待的,并没有利用它来否定苏联解体的巨大进步。老百姓在转型之后,有一种失落,失落是一种因为封闭突然开放后的茫然。其实俄罗斯民族到现在,应该是没有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生命状态。

俄罗斯究竟发生了什么?作者用许多精细的马赛克,呈现了后苏联时代的震荡和混乱。但吴祚来认为,其中中国也有类似之处。当晚清的背影远去,无论是北洋、民国还是中共政权,也都只是一个帝国崩溃后的震荡期。

悲剧在于,苏联已经结束,但中国的故事,会如何开始?

文章来源: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