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最近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口号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著名学者秦晖先生也称赞:“难得的全民共识”。的确,如果说和谐是一个社会的理想状态和追求目标,大概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是,和谐应该有具体的内容、直观的参数、详尽的指标。社会和谐首先是政治和谐,如果一个社会存在大量的政治反对派,并且他们的政治理念无法通过正常制度渠道得以宣泄,特别是这种宣泄表达无例外的遭受执政者强力打压的时候,这个社会就成了一座骚动的火山,我们怎么能指望火山一样的社会是和谐的呢?

笔者最近走访了全国的几个地方,结识了不少异见人士,从他们身上,强烈感受到了被压抑在和谐表象之后的那种历史的冲动。这是一股可怕的日益增长的力量,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释放,用不了多久,它就要冲出火山口。当这个时间来临的时候,这个世界以及统治者们掩耳盗铃一厢情愿的“和谐”之梦,都会在一个早晨灰飞烟灭。

郭起真:决不出卖自己的良知

郭起真是我的当事人,今年五月,他因撰写批评当局的文章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逮捕,随后被判刑四年。郭起真是真正的草根阶层,他原来是一名文化水平很低的普通职工,12年前因为单位领导诬陷,被判刑并开除公职。失去生活来源并持续多年的上访,使他沦为赤贫,一家三口靠妻子给人家织毛衣挣300块钱糊口。郭起真在长期的上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造成他的司法冤案的不只是几个败类官员,而是有着深刻地制度背景,他逐渐走出了为自己维权的框架,不仅为像他一样的冤案受害者呼吁,而且还撰写了大量文章揭露批判大陆司法制度以及社会政治制度的幽暗和不公。从2000年起,他大约撰写了400多篇这类文章。这使他由一名普通的冤案上访者成为一名人权工作者,一名网络作家。并最终付出了相伴铁窗的代价。

我在承办郭起真的案子过程中当局,通过特殊渠道得知沧州当局其实希望和郭起真妥协,他们还给了郭20000元医疗费,在郭入狱之后,还通过中间人协调,希望郭能答应他们的某些要求以换得出狱,甚至还可以恢复工作。凭心而论,郭起真家里有个上中学的孩子,夫人没有工作,这个条件太有诱惑力了,以致于作为律师的笔者都劝他在坚持不认罪原则的前提下接受妥协,但是,郭起真拒绝了。他在法庭上发表了两个多小时的演说,坚守自己的良知和气节,痛快淋漓地宣泄了对这个政权的指斥和蔑视。当被宣判判刑四年时,他微笑着说:“不就是四年么,历史会证明我无罪,历史会清算这一切!”

郭起真,这个草根知识分子的决绝的姿态,标识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让所有渴望自由、自尊的灵魂“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黄琦:随时准备再次入狱

黄琦,天网创始人,四川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2001年6月4日入狱,坐满五年政治冤牢后出狱,立即恢复了《天网》网站,《六四天网》现在依然是国内最大的维权网站黄琦当年入狱,我写了一篇评论文章《成都市中级法院判决黄琦的两个死穴》,黄琦认为这是“黑夜里而不是天亮前”的文章,为此我们结识,并成了好友。认识黄琦后,我慢慢了解到他其实只算个维权者,并不是民运人士,当年四川当局因为他的网站上出现中国民主党的章程而判他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实在是冤枉。因为他直到出狱以后,都跟民主党、法轮功等政治异议势力保持着距离,他甚至对维权泛政治化的倾向保持着高度警惕,他的《天网》网站不跟风,不煽情,不党不私,公正无偏。

对前一段时间海内外媒体爆炒的绝食维权、九评三退、苏家屯活摘器官等“新闻事件”,《天网》保持了可贵的冷静、客观的立场,《天网》网页上几乎没有出现一篇这类的文章。黄琦不是新闻科班出身,但是他的《天网》却严格遵循了新闻客观公正的品格。天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公正客观的报道新闻事件,推进大陆民间维权运动的发展。用黄琦的话说:“天网只做实事,不当演员。”

黄琦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的《天网》网站上每天都在报道各地的维权事件,他还实际帮助当事人进行维权,今年6月,《天网》网站帮助六四死难者周国聪获得首例赔偿,突破了当局对“六四”不谈判不赔偿的禁忌,成为轰动海内外的新闻事件。黄琦还有超前的政治意识和卓越的政治智慧,他通过运作台湾民进党介入大陆泛蓝联盟成员张起遭受非法逮捕事件,第一次将民进党拉进大陆事务,用人权和民主这两条绳索将这个渐行渐远的台独政党拉回到关心民族的共同命运中来。有个资深政治学者说,单凭这一点,黄琦就可以记入史册,标榜矢志维护国家统一的大陆政府就该给黄琦发一枚一吨重的勋章!

但是,黄琦不但没有可能获得勋章,而且24小时被监控,时常被骚扰,他家里被安了窃听装置,煤气罐也居然会莫名奇妙自己开了。当地一位民运人士甚至预言,最多三个月,天网将再次被封,黄琦也要再回到监狱里去。对此,黄琦一点都不在意,他甚至给我一个他的律师的电话,并说,“如果我进去了,你就找她,继续把事(指大塔维权)做下去。”我不明白四川当局对这个没有政治倾向的维权者何以如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个人独自支撑起一个网站,不收一分钱,义务为社会提供维权服务,干着本应该政府干的事情。这是我们社会的健康力量啊,如果我们把这样的义人都投入监狱,我们到哪里去找和谐?

姜福祯:居斗室而无忧

姜福祯先生是我的青岛老乡,早在78年就投身民主运动,是民主墙时代的资深民运人士。“六四”之后他被判刑七年,出狱后丢了公职,他虽然通过自学取得法律本科文凭,但是政府不许他从事法律服务,他也就作不成律师。因为山东教师任自元案件,我跟姜先生有一面之交。今年以来,我发现做礼拜的教会离姜先生的书屋非常近,就经常和同事去坐坐。欧阳小戎来青岛的时候,我们还一起吃过一次饭。姜先生给我的印象非常好,他五十出头,一口青岛话不急不徐,温和宽忍,脸上时常带着微笑。在北京出差的时候,遇见山东老乡王金波先生,金波提到姜先生,说他最近离异了。我很吃了一惊,回到青岛后就去看他。姜先生的书店只有15个平米,到处塞满了书,顾客来来往往,里面就坐不开了。姜先生抱歉地搬了一条掉腿的长凳在门口请我坐,因为没有可能烧水,他倒了一杯可乐给我。姜先生没等我开口,就说,他离婚了。房子和其他财产都给了妻子,他只带了一台就电脑和这些书搬出来了。我心里一酸,问:“那么艰难的日子都过来了,怎么现在又离婚?”他苦笑了一下,生活嘛,很多事情说不清楚的。我决定进他的卧室看看。这是一个五平米的房间,除了满屋的书,还能放开一台旧电脑,然后就是一字排开的三个凳子,那就是他的“床”了。

我问:您就睡在这里?冬天怎么办?

他还是微笑着说:无非加条被子嘛。

这么窄的“床”,根本无法翻身,晚上睡觉摔下来怎么办?我刚要再问,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姜先生告诉我,这个小房子租金一年15000元,明年要涨到20000元,我看到他满屋的旧书也不一定值这个价钱,就问,这么贵的房租,能挣出来么?他说,主要是租书,基本能糊口,大部分交房租了。

姜先生居住的是真正的“斗”室,15个平米,还要开书店,两个人进来都转不开。但是这个满腹才华的工人知识分子却居斗室无忧色,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我们时常在民主论坛上读到他那些忧国忧民、才情激扬的文章,但是我们哪里知道,这些文章居然是在“斗室”里写出来的啊。但是,仁爱、慈祥,时常微笑着的姜福祯先生却让我明白,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在这样的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当天纵英才的他选择了献身社会理想的时候,他也选择了这个“斗室”,这是他的命运,也是他的光荣。

和谐社会,如果不能把郭起真、黄琦、姜福祯这样具有社会理想和道义担当的知识分子包含在内,所谓的和谐只能是猪圈里的一团“和气”。这将是个沉闷、腐烂的泥沼,因为它拒绝了清流,它也拒绝了新生。

2006年10月29日于青岛
首发民主中国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