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看韩寒“代笔门”酣战;下网,读卡夫卡的小说《诉讼》(也作《审讯》),网上,“倒韩”“挺韩”双方打得昏天黑地;书中,主人公约瑟夫·K进入到处是法院的九曲八弯杂乱逼仄的楼道里“出不来”……回头再看网上的韩寒,正落入约瑟夫·K的境地,用毛时代的流行语说,是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韩寒的所有作品、视频被人挖掘出来对照检点,有人甚至用上了笔迹学和音频分析技术。在海内外有良知学人的逻辑推理下,韩寒被质疑得不敢出头应对;在追求真相的普通网民的常识辨识下,韩寒被洞穿得左支右绌。

然而,韩寒已不只是韩寒,除了对韩寒的一个问号都叫好的愚忠粉丝,不少人把他当作一个象征,一根标杆,一位代表,还有牵丝攀藤的巨大利益关系。就在韩寒别说反手之力,连招架之功都丧失的时候,一大批教授、作家、法学家等“公知”出头硬挺韩寒。他们是有“知识”的分子,能煞有介事地拿出理论道道作依据,只不过这些高深的“知识”抵不住草民的常识。

继续阅读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