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2017年12月26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原刊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评论》

尊敬的张维迎教授,各位朋友、同学们,晚上好!非常感谢张维迎教授的邀请,以及刚才对我的介绍。我来北大讲经济学,是班门弄斧,讲得不对之处,请多批评。

先说一下为什么要讲这个主题。从昨天来北大起一直到今天,我都在想,“我来北大,我应该把什么样的讯息传达给你们?”这与我对你们的期待有关。我原来的题目是“经济学与自由市场”,这个题目会“安全”一点,但我认为“自由市场”几乎是同意反复,所以还是决定用“经济学与自由”。另外一个原因是北大是有自由传统的大学,但是现在离人们的期待还有差距,这是一个需要重振的传统,没有哪个学科,比正确的经济学更能够承担这个使命。

在下面我会比较经济学的两种范式,说明这两种范式与自由还是干预的关系。

经济人

VS

行动的人

古典经济学只有“要素”概念,把如劳动力和工人等,没有有关个体的假设。边际革命之后经济学出现有关个体的假设。经济人: “消极主观主义”理性,给定约束下的最大化,所有的个体在给定假设下都一样。这两种假设也是被给定的人和能选择的人的区别,虚拟的人与真实的人的区别。

“行动的人”: “积极主观主义”理性,认为个体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会判断、发现、警觉等等主观活动,约束条件(目标和手段)是他自己的确定的,不是经济学家确定的。“行动的人”假设,也是企业家假设。张维迎教授说,企业家不是在给定的假设下求最大化,而是自己“Make assumptions”。

客观价值

VS

主观价值

劳动价值论是典型。价值是包含在商品的属性之中的抽象劳动,由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古典经济学家虽然也主张自由,但他们的价值理论不支持自由。劳动价值论经过李嘉图的发展,到了马克思手里,变成了支持剥削理论的基础,成为否定资本主义的学说的一部分,给二十世纪的人类造成巨大灾难。

边际革命纠正了这一价值理论。但新古典经济学并没有将主观价值论一以贯之,而是部分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成本决定价值理论,如马歇尔的“剪刀”。不彻底的主观主义成为干预主义的理论支撑。经济学正确的价值理论是主观价值论。价值是由边际效用决定的,不同人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在不同的时间也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价值一定也是个体的。价值不能加总,不能求导,Mr=Mc也是有问题的。

客观价值论(如劳动价值论)是一种“决定论”,因为价值已经事先由客观因素决定了,把个体自己决定价值,自己选择的可能性排除了。客观价值论也意味着“冲突”、“集体”(阶级)等概念,也没有“稀缺性”概念,稀缺是与主观评价相关的。

不仅是成本,目标、价值、利润、知识和结构等等都是主观变量。真实世界不存在客观的市场变量,只存在个人主观去理解与诠释的变量,对这些变量的理解会因人而异。比如价格。比如善于捕捉机会的企业家会发现其中的机会,从而获得利润,其他人可能会亏损,另外一些人无动于衷。

从主观价值的角度可以理解“价值中立”:每个人都有且都有自己的评价,评价是个体性的,经济学不会对你的目标进行考察。主观价值指向自由;客观价值指向奴役。

唯理主义

VS

无知性

正确的经济学建立在承认个体的理性有限,没有能力搞全盘设计之上。

唯理主义,也称唯科学主义、科学至上主义(scientism)或建构主义的危险在哪里?唯理主义与集权主义是一体的:某些“聪明人”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改造世界。承认无知性是获得自由的基本前提。

无知性与市场经济:必须充分地利用市场,发挥个体的创造性来克服人的无知问题。当然,人的无知性是永远不可能彻底根除的,假如有一天真的根除了,那么市场也就不需要了。Rizzo等人有《时间与无知的经济学》一书。

匈牙利经济学家兰格认为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成千上万种商品的价格。认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使计划经济可行,是兰格论调的翻版。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批判笛卡尔,圣西门等,其副产品是《通往奴役之路》,计划经济是理性的狂妄。

承认无知性才可能把“法律”“道德”的意义提上来,把个体放到规则之下。换句话说,假如“无所不知”,那就意味着不需要法律、道德,无法无天。

信息

VS

知识

信息(数据)是客观的,知识是主观,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信息经济学排除了知识问题,强调信息不对称,把信息问题变成搜寻成本最低的问题,把成本最低问题变成求解函数极值问题。信息经济学没看到市场对知识的利用是以难以函数化的方式实现的。市场是个体充分利用知识的制度安排。市场是分散地利用自己,以及他人的知识的机制。

市场的奇妙之处:市场信息很多,但市场是一个简化信息的机制。市场把大量的信息都简化为价格,使个体只要利用相对稀少的信息就能进行理性的行动。这是市场的伟大之处。市场是简化选择的机制,它把选择剪裁到人类心智能够处理的尺寸,这是哈耶克的观点,我引自西蒙。

市场利用每个人的知识,生产出信息,又使这种信息为每个人利用。如价格信息,如微信上的文章,基本上是免费的。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消费最多的就是知识和信息。

计算

VS

发现

经济学的研究不是“计算”出什么东西,是发现什么东西,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就是经济学研究的本质,这是经济学的创造,和企业家的创新没有区别。

均衡

VS

过程

经济学是考察人的行为与社会合作过程的科学,均衡学说中假设合作已经自动实现了,剩下的是计算最大化问题,这样也就是把过程,把真正的经济学问题排除了。

虽然我们可以接受“个体是追求最优的”这一假设,但现实中没有最优存在,比如教科书中说,厂商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上生产是最优的,但厂商真的知道自己的最优点吗?能计算出最优点吗?都不可能。把厂商视为黑箱。

真实世界中的厂商是根据市场状况,根据自己的目标,不断进行调整。最优点是经济学家的想象,是均衡思想的产物。所以,市场是一个“过程”,哈耶克说“竞争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以“价格”为例: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学家可以计算出价格,也就是调节价格,实现某个最优解。真实的价格是无数人行动的产物,不是经济学家可以计算出来的。每个人的行动都对价格产生影响。市场价格与参数价格。

均衡学说的例子:比如主流经济学厂商理论,最近我认识到主流的厂商理论是错的,我发现张老师也已经在写文章批评了。这种理论中没有企业家,没有竞争过程。什么是竞争?什么是垄断? 主流经济学都定义错了。垄断是常态,垄断还是竞争的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形成垄断价格。很雷人的是,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说,垄断厂商有福利损失,那怎么办呢?用税收、反托拉斯法和价格管制的办法去减少垄断损失。殊不知,这三种手段才是真正会造成损失的垄断。

还有主流经济学认为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市场失灵,这完全不成立,张老师一定和大家说过了,这里不多说。

集体主义

VS

个体主义

基于均衡思想的微观经济学抹杀了真正的个体,宏观经济学更是如此:在总量与个体福利之间划上等号。认为总量目标达到,个体福利就增进,这并不成立。

1)方法论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把无数个体构成的人视为一个集体,赋予这个集体以意识,把这个集体当作个人来看。方法论集体主义认为个人不具有独立自主的决策权利,制度不是个体行动的结果,是设计的。

2)方法论个体主义认为要从个体角度去思考,行动都是个体产生的。要从个人行动的差异和变化去观察与分析集体现象的形成与变化。“要认识整个的集体,就得从个人行为的分析着手”(《人的行为》,p43)。个体追求个体自己的目标,而不是为总体目标服务。

3)个体不是实现集体目标的工具。个体的自由、生命先于集体目标。

最大化效率

VS

协调效率

著名经济学家黄春兴教授区分了一人世界,二人世界和多人世界。一人世界如计划经济,比如朝鲜。两人世界,如恋人。多人世界,如市场经济。对一人世界来说,效率是技术问题,对两人世界来说,效率是一个合约问题,对多人世界来说,效率是规则问题。

一人世界是可以求最大化的,但对于多人世界是不能求最大化的,因为不同人的效用不能加总和比较。如果是对多人世界求某个整体的最大化,那就是把多人世界变成一人世界。主流经济学是均衡经济学,是求最大化的,将多人世界变成一人世界,“技术问题”。

多人世界的效率是“协调”概念,不是技术效率。对多人世界来说,不是某个个体或组织确定的目标的实现,就意味着所有人福利的提升,相反,你要把不同人的行动协调起来,让每个个体充分发挥创造性,才是多人世界的“效率”。企业家创新就是协调。

对多人世界采用技术效率是错的。如控制金融风险这样的概念,究竟是谁的金融风险,怎么算是控制金融风险?都经不起推敲,资产价格下跌是风险吗?对另外的人不是风险、是机会,这样为了控制金融风险,就限制价格波动,等于干预了市场。

比如有人研究“我国能源效率”这样的问题,拿了国家基金项目,但这也是经济学上不成立的概念,用技术效率代替个体基于成本收益的选择,这样的研究当然也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概念都是缺乏经济学常识的体现。

经济学是有关个体选择的科学,选择与他的价值和意义相关,也就是他的成本收益相关,总量分析、平均分析把这些都排除了。没有“协调思想”在里面。

分配

VS

创造

主流经济学是分配效率,关注的是把政府的资金分配到哪里去,怎么分配才是最优的这样的问题。比如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合理分配资金,把资金分配到他们认为比较有前途的产业,从而促进产业升级,经济结构的转型。

然而,新产品是企业家创新的结果,不是事先就可以预测的。政府不可能比企业家先知道什么技术是有市场的。既然不知道,那么政府的补贴也就无从谈起。另外,也要强调创新和金钱无关,创新是思想活动的产物。米塞斯说劳动并不是创造性的,思想才是创造性的。

刺激需求

VS

创造供给

凯恩斯主义强调刺激需求,用通货膨胀来达到目标。米塞斯说“通货膨胀是把石头变成面包”。

奥派强调的是创造供给,奥派先驱萨伊说“供给创造需求”,也就是萨伊定理,大家都熟悉。它的另外一个表述是“要得到,得先生产”。如何理解“贫穷”?贫穷是没有能力“供给”的问题。

历史

VS

理论

历史学派:没有一般性理论,理论都是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比如,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可以从中国的经验中总结出“中国经济学”,这种说法值得斟酌。没有中国经济学,经济学是普适的。如中国经济学家可以从中国经验中得出一般性结论,那是对经济学的贡献。

为什么反对历史主义?因为人的行为是观念的产物,不是由环境决定的。历史主义隐含了“决定论”。未来是未来人的观念决定的,不存在“历史规律”。波普尔有《历史主义的贫困》一书批评历史决定论。

实证

VS

理解

主流经济学流行实证方法,但这种方法是“历史”,不是经济学本身。实证方法把人的自主性否定了。那么经济学的可靠方法是什么呢?理解或内省。经济学的确认,是“理解后”的确认,不是用事实或数据的确认,数据和事实本身也需要被理解。现实是多种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所有的实证、统计都是“历史”,不是经济学本身。计量经济学也不是经济理论本身。

经济学的学习:在理解原理的过程中,把他理解的现实和他理解的原理进行相互对照,对两者进行相互验证,为什么这是可能的?

因为经济学原理本身就是反映现实的,应该具有一般性,“一般性”意味着是能够被他人所理解的东西,所以,并不要求有同样的经验或给出数据才能理解或验证他人的理论。这种在心中进行的检验,有位朋友称之为“心证”(“心中的实证”)。

“理解”与“共同的心智结构”。米塞斯的重要发现,与斯密的“通感”类似。能理解,才意味着用理念去说服是可能的。实证主义和计划经济也是一体的:改造得好不好,通过实证来检验一下。

数量

VS

意义

人的学习和成长就是理解意义的过程,比如学文字的时候,他习得文字的意义。他写作也是表达意义,不是在那里“组合文字”,同样绘画和音乐也是表达某种意义。“创造”就是“创造意义”。企业家生产的产品也是满足“意义”。人的行为也会为他所认识的意义而改变。

比如,一个外星人看到北京马路上汽车来来往往就理解不了,不知道一个个铁盒子跑来跑去干什么,看到足球比赛更是理解不了。但我们人能够理解这些,因为我们知道他们行动的目的。

经济学不是关于数量,是关于意义的。行动与意义相关,行动是表达意义,理解行动者采取该行动的意义,我们才能理解该行动者的行动。社会也是作为“意义”而存在,某种共同的意义把不同人连接在一起,组成社会,这种意义瓦解了,社会也瓦解了。

大学排名与意义:如何看大学排名?大学排名看发了多少论文,但你这所大学追求什么它不讲,也不考虑,不考虑“大学追求的意义”的排名没有意义。在“意义”正确的方向上取得成绩,才有“意义”。学院的走廊上挂谁的像可以看出这所大学追求的意义。比如北大,假如在国际上发表很多支持干预主义的文章,虽然排名是上去了,但却把“意义”破坏了。

经济学是道德科学,就是这个意思。米塞斯说“自然科学没有处理价值判断的工具”,也即自然科学没有关于意义的工具。这是为什么反对把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原因。

目标

VS

原则

比如房价人们都很关心,但不关心买房的钱是怎么来的?正当吗?买房的是什么人?这一问题比价格水平的变化更重要。比如产业政策问题上,经济增长问题上,主流经济学都有讲实现某个目标,比如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但不讲实现目标的手段的合法性的问题。主流经济学方法有个什么问题,它假设规则已经正当,这样就容易变成为了目标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经济学不服务于特定人的特定目标,经济学揭示的是一般性的原则,这些原则关切每个个体的利益,或者说,经济学关心的是“规则利益”,不是特定人的利益。

经济学揭示的原则是很客观的,比如比较优势定理,协作定理,私有产权等等。

一个引申:道德问题

举个例子,关心“孔子说了什么”,这是目标功利主义;关心“孔子说话的权利有没有保障”,是原则功利主义。中国可能面临这样两种道德冲突的困境:一是儒家强调的伦理规范;二是“去权力化”意义上道德。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人伦,也就是通常说的“关系”或人情,它被认为是维系中国社会秩序之所需,后者更侧重原则。某种程度上也是中西价值观之别。

在权力社会中,一个人假如讲原则,讲公义,那么他和权力部门甚至和周围的人的“关系”可能就不好了,从这种关系中获得的利益就没有了。讲关系,必然意味着原则的牺牲。哈耶克说“为什么坏人容易上去”。

去权力化,自由是要求“超越”世俗利益,把“原则”作为利益。如不愿意放弃从权力中获得的利益,那么权力会一直比较大,这样就会阻碍市场经济。原则与目标的关系:原则不是为目标服务的,相反,原则使每个个体的目标都能更好地实现。最终能服人的是“原则”。国与国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都应该建立在原则之上。

权宜

VS

原则

不去触动问题的根源,在结果上改改,就是一种权宜之计,比如发生通货膨胀了,怎么办,不去改货币与金融体制,赶紧去压住价格。这就是权宜之计。干预主义都是权宜之计,以解决特定的问题,实现特定的目标为目的。如凯恩斯主义,为了目标,可以把原则牺牲了,如用通货膨胀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这样就把货币作为手段用了,而如门格尔指出的,货币是演化产生的制度,不能被作为工具用,哈耶克进一步说货币要非国家化。

自由是原则的产物。不是权宜之计的产物。经济学提供与人类的生存和繁荣相关的原则,这是相比其他学科的优越之处: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是必需品和奢侈品的关系。

设计

VS

自发

市场是自发秩序,非设计的产物。目标、计划、调控与设计是一体的。“最优市场设计理论”是自相矛盾。市场不是机器,不是可以随意设计的。斯密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移动原则,和立法者强迫他接受的原则是不同的。如果这两个原则的移动方向碰巧一致,人类社会这个大棋局将会和谐顺畅,并很可能是一盘快乐成功的棋;但是,如果它们相反或是不同,棋局就会变得凄惨,社会也将陷入最大程度的无序。”

人为

VS

演化

规则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的、人为的(设计的)与演化的规则。古希腊哲人的一个错误是他们只区分自然的规则(秩序)与人为的规则(秩序),没有意识到在这两种规则之外还有“演化形成的规则”。演化形成的规则是非人为设计的产物,是人的行动的产物。例如,语言、法律(道德)和货币都是演化形成的规则,这也被称为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

规则是演化出来的,是行动的产物,怎么才能使好的规则出现?重要的是给个体行动的权利,给个体行动的自由,只要个体的行动不直接损害他人,那么都不要限制他。

立法者需要的是发现好的规则,然后把它确定下来,成为法律。这意味着市场的非决定性、开放性。

直觉

VS

逻辑

实证主义方法容易犯这个错误,他们从观察和直觉中得出结论。比如看到中国增长快,政府也很努力,就想当然地把经济增长和政府努力联系起来,然后做一个假设,回归一下,如果看看是不是相关,最后得出结论。要从可靠的理论出发解释现实,理解现实,个体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当然不是说经验是没用的。

数学

VS

经济学

经济学的数学化趋势明显,但数学语言并不适用经济学:1)数学不能说明一种状态的形成,以及从另一种状态到另外一种状态的过程。2)数学经济学描述的是假想的均衡状态,不是真实市场(见米塞斯《人的行动》)。真实市场的运作难以用数学描述。数学逻辑和经济学逻辑有根本的区别。经济学逻辑可以描述市场过程,数学为什么不能:

1)在数学中没有货币运用的空间。真实世界必然使用货币,数学没法对人们使用货币进行描述。比如“机制设计理论”中没有行动、没有货币。使用货币意味着行动。数学只有“数量”,没有“行动”。2)数学全是等量关系,而经济学中没有等量关系。价值是主观的,不能基数化,只能排序不能加总,更不能求导。在价值的世界中没有等量关系,一加一等于二是等量关系,但我一个苹果换你两个梨不是等量关系,两种商品对你我价值不相同,交换不是等价交换。3)行动的非连续性。数学建立在连续性假设之上,但人的行为是非连续的,人也不是同时选择无数的商品。

经济学不是求解数学题。给出一个函数,求解最大化,这是数学,不是经济学。 “黑板经济学”可能误导对真实世界的理解。经济学的数学化是坏风气,是道德堕落,是悲哀。“数学帝国主义”与这样一种功利主义的研究态度很有关系:即只求发表,只看发表,不问真理。

经济学的数学化也和“科研的国家化”很有关系:试想私人资助者会纵容这样无休止地制造垃圾吗?政府科研投入越多,经济学的数学化就越严重,两者是相关的。科研必须去国家化。

结 语

经济学日益技术化,工程师化,这是悲哀和悲剧,也产生严重恶果。拉赫曼在多年前就说这是经济学的黑暗年代,现在或许更黑暗。经济学需要一场范式革命,回到把人当人看的经济学上去。

正确的经济学知识非常稀缺,缺乏正确的经济学知识,发生在经济学教授身上,甚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身上。哈耶克说里昂惕夫,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济学一窍不通,也是指他经济学常识缺乏的意思。哈耶克知道经济学应该是怎样的,所以把诺奖得主贬得一文不值是很有底气的。当我们有了正确的经济学这把尺子,就可以去衡量其它人的经济学,我们不再看一个人的名气去判断他的水平。假如只根据所发表的论文的级别去判断一个人的学术水平,这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思维或体制思维,因为行政只会看级别和数数,换句话说,是缺乏自己判断力的体现。

经济学非常重要。米塞斯说,工业革命的产生,是因为经济学家推翻了一些陈旧的教条,如“用价廉物美的商品击败对手是不公平的”,“机器会带来失业,是个坏东西”,“政府的职责之一是防止有效率的商人发财,保护效率低的商人免于效率高者的竞争”,“用政府权力或其他强制力量来限制企业家的自由,是促进国民福利的适当手段”等等。他认为没有经济学思想把这些错误的观念推翻掉,自然科学的进步增进大众的福利就没有可能。依靠经济学的教义制订的自由政策,才使技术的进步促进财富的增长具有可能性。

对中国来说,经济学同样非常重要。阻碍经济发展的错误政策,会因为错误的观念而出台,而错误的观念又是受错误经济学的影响。凯恩斯和哈耶克是死对头,但他们都认识到观念的力量。凯恩斯说:“讲求实际的人自己为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其实他们是某个已故的经济学家俘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哈耶克说“长远而言,是观念,因而也是传播观念的人主宰着历史发展进程”。

相对其它经济学而言,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是更为正确的经济学。希望今后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索和交流更为正确的经济学,共同去推动观念的进步!

谢谢大家!(完)

作者 editor